上了年纪,“晚上起夜”与“不起夜”,哪个更健康?医生说出实情

62岁的周大爷最近白天总是没精神,犯困。为什么会如此呢?

原来他最近总是多次起床夜尿,平均每晚都要起来3-5次。本来上了年纪,就容易睡不好,这样一折腾,周大爷睡觉的时间就更少了,连他的老伴晚上也时常会被吵醒

这几天,老伴都说和他一起睡觉睡不踏实,吵着要自己单独一边睡。这下周大爷更难受了,他在公园里晨练时候和自己的好友们吐露了这件事,没想到得到了大家的共鸣,原来他们中的一大部分人都深受起夜困扰。

周大爷找到了医生,及时得到了诊治,并了解到了夜尿症的相关知识。

睡觉本身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它是我们人体补充自身能量的重要时段。良好的睡眠具有增强免疫力、缓解焦虑等作用。如果睡得好的话,一整天都精神饱满。但夜尿多次起床,中断睡眠状态,第二天可能就会出现精神萎靡的现象,长期以往,还会对身体造成更大的危害。

那么,为什么我们晚上会需要起夜呢?上了年纪,“晚上起夜”与“不起夜”,哪个更健康?有什么办法可以减少起夜的次数呢?

一、晚上经常起夜是怎么回事呢?有哪些常见原因

国际尿控协会对夜尿症的定义为,患者迫于夜间尿意需要起床排尿1次或1次以上,且均中断睡眠

但并不是所有的夜间排尿都归纳于夜尿症,例如在夜晚没有入睡时但因尿意频频的并不算是夜尿;或被外部噪音吵醒后进行的起床排尿也不算作夜尿。目前夜尿症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症状,但经常被人们所忽视。

随着年纪的增长,很多中老年人夜间总是会睡不着,起夜排尿。其实,一般来说,如果夜尿次数不超过2次,我们通常不需要过于担心,这属于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但如果次数超过了两次以排尿量超过全天总尿量次数的一半,那我们就需要多多关注自己是否患上了夜尿症。

一般我们的夜尿增多,分为三类原因。分别为生理性、心理性及病理性上的。

首先是生理性夜尿。在睡前1-2个小时左右,饮用适量的水可以起到补充水分,加速胃肠道蠕动,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的作用。但是,我们要避免在晚上9点以后或者睡前半小时喝水

因为此时人体预备进入休息状态,呼吸道以及汗腺的分泌功能减弱,如果喝下大量水,可能会影响肾小管功能,就容易导致夜间尿液频次增多。

生理性夜尿也可能是因为吃了一些利尿性质的食物,如茶、 酒精、咖啡等都会导致生理性尿频。此外,在寒冷的气候中,机体入水量增加,排尿次数也会增多,出现尿频现象。

但是还有很多人,即使睡前以及白天都没有喝很多水,晚上也还是总会被尿意憋醒。那我们便要考虑另外两种因素。

一种是心理性夜尿。有些人处于精神紧张、不安等不良状态,或者有一些心理暗示时,膀胱括约肌会出现痉挛或活跃状态,容易发生心理性的夜尿增多。如果检查后发现肾脏功能和泌尿系统没有问题,那么很有可能就是心理原因导致的。此时,我们要注意调整心态,进行心理调节。

如果排除了生理性和心理性的夜尿增多的原因,那么就要特别注意。很有可能就是病理性的夜尿增多,需要及时进行相关检查诊断,以防止一些疾病的进一步恶化。

泌尿系疾病是常见的病理性夜尿增多的原因。如出现泌尿系感染非细菌性膀胱炎等容易出现尿频、尿急,甚至晚上起夜。

另外,膀胱储尿功能是影响夜尿次数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当膀胱发生病变,出现膀胱过度活动症,以及怀孕或者子宫肌瘤等邻近器官压迫到膀胱时,都会引起夜尿增加。

除此之外,出现夜尿频繁中老年男性还需考虑前列腺疾病的可能性。前列腺功能会随着年纪的增长下降,出现前列腺疾病。一旦前列腺功能下降就会导致男性的憋尿能力大幅度的降低,更易出现夜尿现象。

如果发现自己经常夜尿增超过两周后,一定要注意,最好及时就诊检查。

以上介绍了容易造成夜尿偏多的原因,我们从中要学会了解并及时判断自己夜尿增多的原因。这样才能够做到针对治疗。那到这里,我们的第二个问题来了:是不是晚上不起夜就是更健康呢?

二、上了年纪,“晚上起夜”与“不起夜”,哪个更健康?

根据医学研究发现,人体每天需要代谢的尿量在1500毫升左右。平均下来也就是每天小便5~6次左右,其中,夜间正常情况下小便在0—2次左右。正常情况下,起床夜尿是正常生理活动,对身体健康没有太大伤害,但如果频繁起夜可能对健康造成影响。

和晚上不起夜的人相比,起夜或多或少都会影响睡眠质量,可能造成睡眠节律紊乱。尤其对于那些睡眠本就轻的人来说,起夜更是一种折磨,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还是晚上不被中断的睡眠质量更好。

尤其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夜尿频多是睡眠质量差引起的,睡眠质量下降使其更容易被轻度尿意刺激醒来。而在睡眠时长本身就不太长的情况下,频繁起夜,又加重睡眠不足的情况,反复循环。

而且晚上多次起夜,对上了年纪腿脚不便的人来说,在夜晚起床常处于没有完全清醒的状态,容易增加头晕眼花、摔倒骨折的风险。

因此在起夜时老年人动作应缓慢,可先在床上静坐几分钟。不要突然下地,以免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及排尿性晕厥。起夜时也要注意披件衣服,以免受寒受冷,引起感冒咳嗽;严重的可能会引起皮下组织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引起心绞痛。

除此之外,以下一些内科疾病也可能会使夜晚排尿次数增加,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和观察:

1、糖尿病

糖尿病是引起老年人夜尿增多的危险因素之一。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糖代谢功能出现障碍,可能并发肾脏疾病,导致肾小球、肾小管、肾脏间质和血管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学改变,从而引起肾功能不全。进而造成尿液浓缩、稀释功能下降,发生夜尿增多。

2、肾脏疾病

夜尿增多,是肾脏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毒器官,主要功能是产生尿液,维持体内水平衡。小便可以有效及时地排出人体内的代谢废物以及体内沉积的有害物质。因此,不管尿量是突然增多还是突然变少,都很有可能是警示我们的肾脏部位出现了问题。

另外,老年人更易发生夜间尿频,第一可能是由于肾动脉硬化,肾小管浓缩功能的下降,夜间尿量增大;第二可能是心脏功能的下降,在睡眠平卧姿态后使回心血量和肾灌注量增加,从而尿量增大。

值得注意的是,夜尿频繁对健康的影响十分明显,它很有可能就是健康危机的信号,往往表明患者存在隐性的健康问题,因此我们对此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针对晚上总是起夜,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能做些什么呢?

三、针对频繁起夜,应该怎么应对?

针对频繁起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减少夜晚起夜次数。

1、睡前不要饮用过多液体饮品

我们每日饮水量要控制在1000-1200毫升左右,但在傍晚及夜间时要适度地限制饮水,建议在晚上睡前水的摄入量一般不要超过500毫升,避免因为饮水增多而导致尿量增加。

此外,很多人习惯在睡前喝杯牛奶,牛奶的确有助于睡眠,但同时身体也需要时间去消化吸收这些增加的水分液体,所以睡觉的时候,我们常常会产生尿意,忍不住起夜排尿。

2、避免睡前服用药物

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患者来说,要避免在睡前服用如利尿剂、钙拮抗剂、四环素类等药物。 因为这些药物会促使人体排出相应的水分,导致尿液增多,使排尿次数增加。

还有部分药物具有兴奋神经系统的作用,会引起大脑皮层兴奋干扰人体正常的睡眠—觉醒节律, 如夜间服用平喘药常可导致中枢镇静兴奋,从而影响睡眠。此外,长期服用安眠药抗抑郁药物,也会导致患者形成药物依赖,反跳性失眠,老年人因生理机能改变后,易患夜尿症。

所以对于这些疾病患者,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尽量避免睡前服用药物。

3.调整生活方式

想要缓解夜尿该症状,我们需要长期进行调理,从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开始,推荐夜尿症患者遵循以下生活方式:

四、结语:

相关研究表明,经常失眠会导致白天大脑代谢的有害物质不能及时清除。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老年痴呆的风险会增加。

所以保持良好的睡眠,减少起夜排尿,提高睡眠质量,正确看待夜尿症并及时采取措施治疗是我们刻不容缓的事!

参考文献:

[1]老年人起夜次数多是什么原因.医药食疗保健,2017(12):25-25.

[2]王阳赟.老人起夜多,谨防夜尿症.健康指南:中老年,2021(11):26-27.

[3] 余静雅,高静,刘洁等.老年人睡眠障碍与衰弱关系的meta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9,33(4):289-295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夜尿症   晚上   尿频   膀胱   实情   肾脏   老年人   夜间   睡眠   年纪   次数   医生   功能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