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五代十国(三)-两个盐贩王仙芝和黄巢的创业奋斗史(3)

两支起义军在两个方向上辗转多地,几个月间大仗小仗打了不少,各有胜负。

朝廷也无力投入更多的人和资源来分开作战,毕竟都是钱,留着自己享乐,不香吗?逐个击破才符合当下的现实状况,朝廷决定先从老熟人王仙芝下手,还是原来的配方“招安”。

上次被黄巢等搅了局,想想还觉得遗憾,所以再次知晓了朝廷的决定,王仙芝还是派人去长安好好谈谈条件。

可谁知派去的亲信,一个不小心卷入了朝廷权力斗争中,莫名就送了性命。

得知亲信被杀,王仙芝这个气啊,这不明摆着耍我玩么?老子不折腾点事情给你们看看,真当我是好欺负的?

于是王仙芝决定转战守军较薄弱的江陵,江陵这边也自知敌不过,火速命人求援。援军来得也快,路上好巧不巧遇上了骁勇善战的沙陀人(也算是王仙芝倒霉。),于是援军领着沙陀人一起进攻王仙芝大后方,王仙芝哪里架得住沙陀人折腾,大败而逃。

气势低迷的王仙芝军一路败走来到黄梅,还是被唐军追上,唐军在气势上完全碾压起义军,强弩之末的王仙芝军完败,王仙芝在突围中战死,就此创业失败。

虽然吵过打过,但黄巢听闻王仙芝死了,不免兔死狐悲,难过了一秒钟。但转念一想,王仙芝残部肯定多数会前来投奔,又心下大喜。

起义军经历了诸多波折,减员不少,但大军总算是又汇合了。此时黄巢作为绝对的领导人,一人独揽大权,在大家推举下自立为王,又称冲天大将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新官上任三把火,何况是王?黄巢秀了两场漂亮仗后,信心满满,准备干票大的,一举拿下东都洛阳。

洛阳作为朝廷东都,地处中原,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史学家称之为“天地要领,九州咽喉”,足以见洛阳的战略意义之大。

朝廷毕竟也不是吃素的,迅速集结大批兵力在洛阳附近等着黄巢自投罗网。但打仗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消耗,都拿去打仗了,哪还有钱享乐?所以朝廷在布置兵力的同时,又使用老招数招安来诱惑黄巢,准备不战而屈人之兵,并且诚意满满的封了正三品大官。

王仙芝这个例子还不够鲜活吗,又来这套,真当我傻?黄巢果断拒绝。

奈何形势比人强,洛阳那边兵力众多确实有些打不过,就算勉强打赢了,必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定然后续无力了,况且还会有其他援军,岂不是玩完了?

这不是长久之计,当下还是找些软柿子捏捏吧。

黄巢军放弃进攻东都洛阳,转战宋州、汴州(现河南商丘地区、开封地区)等地,虽不比洛阳,但也是中原重镇,起义军掳掠之下赚的盆满钵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黄巢军一路南下,渡过长江进入江西,由于朝廷在江南的军队力量相对要薄弱,黄巢军如鱼得水,一举攻下江西大部。本可老实休整一阵,但生命在于折腾,哦不不,在于运动,耐不住寂寞的黄巢又率兵东进宣州(现安徽宣城),不想吃了些暗亏,于是只能再次向东挺进浙东。

浙江地界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好混,黄巢军捞些好处后,南下七百里进入福建。

黄巢在福建转了转,发现实在没什么油水。这时朝廷派了镇海节度使高骈来剿灭起义军,双方你追我打,走走停停打了大半年时间,黄巢军最终来到广州地界。

广州这个地方商业发达,物资充足,是个好地方。但地方越好守军肯定越厉害,黄巢便打算先谈谈条件,探探朝廷对自己的态度到底如何。

唐僖宗此时正在头疼,原来北方李国昌父子有些按捺不住,在代北作乱,朝廷出讨几次无果。这时南方起义的黄巢有意谈判,那再好不过,但被追了那么久如同丧家之犬,自然不会再封什么大官,于是就封了个率府率(太子东宫侍卫长官)。黄巢极度不满,封这么个小官简直是对我冲天大将军的蔑视。愤怒之下攻打广州城,成功攻克广州,杀了岭南东道节度使李迢,后又一鼓作气连破岭南数州。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江陵   黄巢   奋斗史   起义军   节度使   中原   洛阳   援军   兵力   广州   朝廷   两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