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不养阳,郎中跑断腿”,今日立春,4种“扶阳”食物别忘吃

淑气初衔梅色浅,条风半拂柳墙新。遛弯时,不时有微风吹拂,细细的柳枝随之舞动,细看已有新芽萌动。所以人们将柳树称为“报春使者”,万物丛中最先绿。立春节气也不紧不慢,悄然而至,新一轮的四季变换也就此开始。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来临,不仅要将新一年的计划做好,更要将身体养好,才能为一年打好基础。而进入立春节气,气候变化明显,白昼渐长,阳气也随之升发旺盛。我们的身体对于四季的变换也是非常的明显,体内代谢会变快,在此时要顺应自然变化,注意阳气的保护。

进入春天,我们依然要注意保暖,可以多到户外晒晒太阳,增加一些锻炼。饮食上也要随之调整,可以多吃些温和助阳的食物,同时也要懂得忌口,豆腐虽然营养,但是属于偏寒冷的食物,而且也不易消化,进入春天要少吃。而梨虽然滋润可口,却也是寒冷的食物,也不适合多吃,在吃的时候一定要蒸熟或煮熟后再吃。

俗话说“立春不养阳,郎中跑断腿”,今日立春,下面就来跟大家分享4种温和助阳的食物,有钱没钱别忘吃,养好身体,平安入春。

一、韭黄

这段时间,在超市或菜场里经常可以看到韭黄在出售,每次我都会忍不住买上一把带回家。韭黄性温,带有淡淡的辛味,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以及钙,铁等多种营养成分,开胃又暖胃,有助于增强体质。进入春天我们可以常吃些,炒着吃,煮汤面,或是调馅包饺子都非常美味。

推荐吃法:韭黄炒肉丝

1、一把韭黄,把根部的老皮剥掉,清洗干净后,把根部一厘米左右的部分切掉,进一步切成小段。

2、一些猪肉,放一点料酒,盐,胡椒粉,再淋入一点食用油拌匀,腌制待用。

3、热锅凉油,把肉丝倒进去进行翻炒,很快就会断生,这时候调入一点生抽和蚝油高温爆香。

4、韭黄很容易熟,倒进锅里,与肉丝一起快炒,一分钟左右韭黄变软,调入少许盐炒匀,就可以关火装盘了。

二、木耳

木耳看似普通,却是一种非常难得的营养食材,其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多糖元素,维生素以及铁,钙等微量元素。可以为我们补充多种营养成分,有助于补气血增免疫。木耳也是一种百搭的食材,凉拌,热炒,调馅都适合。

推荐吃法:儿菜炒木耳

1、将干木耳放到碗中,倒入大量的温水,大约十五分钟左右,木耳就泡好了。要反复多洗几遍,把上边的杂质搓掉,并且把根部剪掉。

2、儿菜也是这个季节不可错过的鲜味儿,洗净以后,直接切片。

3、烧一些热水,把儿菜放进去,焯烫一分钟左右,这样可以将其本身略带的涩味去掉,吃起来更鲜美。

4、起锅烧油加蒜末炒香,儿菜和木耳一起下锅,调入酱油,生抽,盐,快速翻炒,入味以后就可以关火装盘了。

三、红枣

红枣是一种常见的干果类,物美价廉,春天不妨多吃些。红枣中富含纤维素,维C,钙,铁,镁等微量元素,有助于养血安神,健脾暖胃。红枣的皮一般比较坚硬,所以我们最好熟吃,可以蒸面食,煮粥,煮饭等,这样枣皮可以得到软化,容易消化,而且可以带给我们更多的美味佳肴。

推荐吃法:红枣馒头

1、适量的红枣,先在清水中泡十分钟左右,接着搓洗干净,水分擦干后,剪成小块。

2、将红枣与面粉混合匀,另外准备一些红糖水,并且放入酵母调好,接着用红糖水将面粉红枣混合物揉成团,然后进行发酵。

3、接着我们把面团中的气体揉出去,分成小的馒头剂,每个馒头剂子都在面垫上揉圆。

4、蒸锅里边的水提前烧开,然后关火,把揉好的馒头生胚放进去,盖住醒发至体积膨胀。接着开火,蒸十五分钟左右即可。

四、牛肉

进入春天,饮食上要注意清淡一些,在肉类上可以多吃些牛肉,其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而且氨基酸种类多,还含有镁,铁,锌等营养元素。滋补不上火,有助于免疫力的提升。当然在烹调方式上,不妨用蒸,或煮的方式,而避免烤或炸,这样更加健康,而且好消化。

推荐吃法:蒸牛肉

1、一些牛里脊肉切成小块,不用太薄,稍厚一些也无妨,加生抽,盐,糖,淀粉,先将这些食材抓匀,接着调入一些食用油拌匀。

2、另外准备一些生姜,洗净后切成细丝,放入牛肉中拌匀。

3、适量的虫草花,清洗干净,比较长的话,可以剪短些。

4、把虫草花放到盘底,放入牛肉。蒸锅内的水烧开后,再把牛肉放进去,大火蒸十分钟。这样蒸出来的牛肉口感更嫩更鲜美。

来源:小茉莉美食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立春   切成   韭黄   断腿   郎中   根部   吃法   红枣   木耳   馒头   牛肉   食物   春天   今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