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财政入不敷出怎么办?

现阶段的房价应该是在顶部回落的过程中,如果房价不能显著上涨,参与者没有理由入市买房,根据现在的租售比(1.5%左右),如果房价不涨了,租房会比买房划算太多。在这样的租售比情况下,自住和投资的需求本质是一样的,自住客是担心房价上涨导致未来更买不起,所以买房的;而投资客是因为觉得房价还要涨,期望投资获得财富的增长,这两类需求就成为一类人了,都是上涨预期所驱动的类似押注的行为。当房价上涨的预期被打破后,投资客与刚需自住客都会消失不见,房子自然就卖不动了,房地产的高周转率也就一下子停下来了,自然就会形成债务的违约,信用的破产,更不敢拿地。如果房地产企业不拿地或少拿地会怎么样?

2022年发生了一些沿海发达城市公务员和在编教师薪资大幅减薪,一些地方村镇银行出现严重的金融风险,个别城市的城投债也出现了违约现象。地方政府债务大约是25万亿,地方城投债务大约是65万亿,加在一起是地方政府的债务高达90万亿,借新还旧都来不及。这些问题最主要的根源是2022年各个地方的土地财政收入出现明显的下降引起的。2022年比2021年少了23%,只有86854亿元,下降了20000亿。而房地产企业又很难在短期内恢复健康状态,各个地方的财政压力变得非常大。我国的土地出让金相当于全国一般预算收入的46%,财政的收入关系到各地的财政状况,各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

如果土地财政无法满足现状支出,那房产税就会随时开启,针对所有存量房的房产税将陆续上马。再不行就只能是印钱通胀了(2022年央行也新增放水了28万亿,只是这些资金还没落实到需要的底层企业,还在金融机构内部转圈)。

老百姓普遍的财务状况是高资产、高负债、低收入。就是工资收入很低,依靠大量的贷款买了泡沫虚高的房产。六个钱包的现金流收入有时都不够支付分期还款与利息。像深圳年收入十几万的却住的是上千万的房子家庭也比较多,月供压力就非常的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方城   旧都   财政   入不敷出   地方政府   债务   房地产企业   房价   土地   收入   地方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