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凉山老州府昭觉县完成两次“一步跨千年” - 卫星之眼见证凉山飞跃70年

昭觉群众的新生活

封面新闻记者 席秦岭 周翼 罗石芊

从1952年10月1日建区起,凉山彝族自治州在历史长河里,已跋涉了70年。在凉山建州七十年之际,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和中共凉山州委宣传部联袂推出“卫星之眼见证凉山飞跃70年”特别报道,以卫星为眼,从50万米以上的高空穿透星云,用卫星地图、史料照片及视频和最新照片及视频,见证这座城市70年的进化史。

如今的昭觉县城

今天,我们走进凉山彝族自治州老州府——昭觉县,看看70年间,昭觉如何从站起来到富起来,走上“昭觉老州府·彝乡幸福地”“山水昭觉·和美彝乡”的乡村振兴之路。

昭觉县三河村群众开启新生活

凉山老州府

完成第一次“一步跨千年”

1950年4月7日,昭觉解放。1952年,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在昭觉正式成立,昭觉也是凉山彝族四种方言文化汇聚之地,故有“不到昭觉就不算到凉山”之说。

凉山“一步跨千年”,指的是当地奴隶社会制度灭亡,迈入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步,是从昭觉开始的。1956年1月 24日,在昭觉县举行的凉山州第一次劳动人民代表大会上,王少民高举大锤砸碎铁链,开启了凉山州轰轰烈烈的民主改革。通过3年民主改革,凉山州共解放受压迫民众165万人。22年后,四川撤销西昌地区建制,将其并入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府从昭觉迁驻西昌。

昭觉群众庆祝民主改革胜利

从31.8%降至0

和全国人民一道奔小康

昭觉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是乌蒙山片区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31.8%,是贫困程度最深、数最多、问题最突出的深度贫困县。

到2020年,昭觉县22217户、102347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从31.8%降至0,实现了昭觉彝族群众从民主改革站起来到全面小康富起来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

昭觉县城2022年卫星图

昭觉2020年卫星图

收入三级跳

建设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

2018年,昭觉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5430元、9129元;2020年,昭觉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7513元、10195元;2021年,昭觉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1176.46元、12508.82元。

昭觉县开在安置点的服装厂

过去,贫困是昭觉的标签,现在说到昭觉,到“彝族文化走廊”“彝族服饰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去旅游,成了新期待。“加快建设民族地区全面脱贫后高质量发展先行县”是昭觉在乡村振兴阶段的新目标。

昭觉新农村:漂亮的竹核坝子

昭觉三河新村

昭觉群众的新生活

城市名片

昭觉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地处大凉山腹心地带,在彝语中译为“山鹰栖息的坝子”,曾是凉山州州府所在地,幅员面积2559.87平方公里,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县。昭觉旅游开发资源丰富,境内有位于解放沟镇的谷克德高原湿地、南诏大理国博什瓦黑“王者出行”岩画、三比洛嘎恐龙足迹化石群等,交汇依诺、圣扎、所地、阿都四大方言,素有“彝族文化走廊”“彝族服饰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美誉。

(图片由凉山州自然资源局、国星宇航、昭觉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昭觉县   凉山彝族自治州   西昌   彝族   昭觉   民主改革   坝子   贫困   千年   群众   收入   卫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