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观察-阳江西濑水乡一夜“出圈”,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何以守住“文脉”和“乡愁”?

“花船准备好沿河边游行,把灯都同时点亮,我们要呈现出最好的效果!让市民们眼前一亮……”夕阳西下,华灯初上,漠阳桥两边的西濑水乡彩灯亮起来了。农历腊月二十八,位于阳江市江城区南恩街道的西濑社区,街道干部忙碌起来。

2023年春节,西濑社区一下子成为了阳江市区热门的“新晋网红”景点。沿河房屋装饰着古香古色的红灯笼,沿边的瓦房外立面涂着连片的彩绘,亮化的灯带渲染下一片暖黄,灯景倒影在漠阳江上更加迷人,显示出一派水乡美景……

笔者连日“打卡”漠阳水乡,发现从腊月二十八到现在,这里都是人山人海,尤其是晚上,前来一睹“芳容”的市民络绎不绝。一个老旧社区,为什么一夜之间在网上蹿红,吸引大批游客争先打卡,其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近年来大火的文化街区改造,如何守正创新,留住城市的“根”和“乡愁”?或许,西濑的探索能为漠阳江畔的这座千年古城趟出一条新路。

从“老区”到“景点”

西濑水乡夜景“意外”“出圈”

漠阳江,阳江的母亲河,孕育着阳江一代代人民。依偎在漠阳江的西濑社区拥有历史悠久的疍家文化、造船文化和龙舟文化,其水乡特色也是最值得花心思着墨描绘的,可以说是江南水乡,也可以说是阳江版的西塘古镇。

西濑社区改造前后。

经历岁月的洗礼,这一带的房子慢慢变得老旧,排水不畅、电路老化、沿河防护设施不到位等问题也随之而来。于是,2022年江城区便启动了“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西濑社区就是改造项目之一。

西濑是风貌保留较好的原生态老城区,有人文有历史更有烟火气息。”南恩街道办副主任李丹华告诉笔者,这片区一直以来都非常干净、安静,春天的时候,沿路的住宅门前开满了杜鹃花,非常美丽。她认为,西濑水乡夜景一夜“出圈”纯属意料之外,因为游客们看到的美景,只是老旧小区改造的一小部分。

西濑社区改造前后。

老旧小区改造内容分为三类,包括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西濑社区项目改造的最大特点就是:三方面都囊括在内,既满足了居民安全和基本生活需求,又丰富了社区服务供给、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

笔者了解到,该项目从去年9月底正式动工,截至当年底社区住宅的基础建设改造已经基本完成。春节之前,项目组便开始主攻沿河的景观部分,加班加点施工,就是为了争取在春节给老区群众呈现出一个老城区独有的“年味”。

农历腊月二十八,西濑社区的沿河一带进入了试灯环节,便有了开头的一幕。两岸灯火通明衬托着西濑水乡美景,欣赏彩船“哼着”喜庆的歌儿在水上巡游……霎时间,桥上桥下围满了一层层群众,人潮涌动,脸上洋溢着欢乐。

今年确实非常有特色,加上花船巡游,更是充满了喜庆热闹的氛围。在这一条老街上,我仿佛看见了‘儿时的年味’。作为阳江人,作为老城区人,我很自豪。”慕名前来观看的市民感慨说。

从“小白”到“精通”

年轻干部全凭“一股劲”

西濑社区能打造成为“网红打卡点”,项目组成员都感到出乎意料。他们回忆起刚接到项目的时候,当时的压力大,工作量也很大,项目要求高,工作起来要照顾到方方面面,各个程序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项目组勘察施工现场。

“除了白天的正常工作,我每天晚上几乎是在家中恶补知识,例如如何立项、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同的审核、三线下地标准以及招标各流程的熟悉等,每一事项都要去学习去深入了解。”对于“90后”李丹华来说,这些都是一个个考验。

小区改造改什么、怎么改?街道办干部对此进行了多次讨论。南恩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何金果告诉笔者,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他们遵循“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原则。社区改造总共涉及200户居民,因为时间关系,项目组都是边制定方案边征求老街坊意见。

“我和工作组的同事经常挨家挨户去拜访街坊,商量窗户更换、外立面的微改造等事宜。刚开始时,许多居民不理解。我们就坐下来耐心跟他们解释,根据每一户住宅的实际情况去协调商议,例如通过调整窗户的尺寸、功能等方式,与街坊达成意见统一后,施工队才动工。”何金果说,“我们希望尽可能充分了解居民的真实需求,把居民最想解决的问题妥善解决。”

一分付出,一分收获。最终,一场“美丽的邂逅”不期而至。去年12月,在区里的策划组织下,渔委会和南恩街道几次沟通之后,“花船巡游”和“水乡夜景”的最佳CP诞生了,于是有了在腊月二十八到正月十五期间的“花船夜游漠阳江”活动。

“腊月二十八第一次亮灯时,四面八方涌进了好多人,完全出乎我们的预料。”李丹华说,一夜之间,改造一新的河堤西濑社区一带一夜成为市民的热门打卡点。

听到群众的赞赏,看见网友们的刷屏,一直值班到除夕的街道干部满心欢喜。“很多亲戚朋友都会截图发给我,问这个‘景点’是不是就是我跟进的改造项目,那一刻,我充满了幸福感。”李丹华说。

要“面子”也要“里子”

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南恩探索”

2月3日,2023年度阳江市十项民生实事项目出炉,其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首次上榜。

不逛南恩路就不算逛过阳江,这是一条“活”的街区,历经百年风雨,依然繁荣兴旺。这里有阳江九街十二巷丰富的历史古迹和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是一个城市的“文脉”和“乡愁”寄托。

如何在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中,既要“面子”好看,又要“里子”好用?无疑,西濑社区的改造探索了一条可复制的路径。

在多个政府部门历练过的何金果感慨道:“工作十年了,老旧社区改造项目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的,突然一个这么大规模的项目落在我们街道,同样的人手,工作量剧增。”在何金果看来,她担心的不是辛苦,而是怕自己做不好。

但是,直到看见群众的笑脸,看到居民们从原先的不配合到现在的点赞,她倍感欣慰。“今天都还有居民来办事处找我,希望街道办能为暂未亮灯的部分增加公共照明,让自己家也成为市民相机中的焦点。”

项目除了旧房改造、外立面美化,还包括路面铺设、埠头和3个小公园景观平台建设以及雨污管道、路灯、绿化、通信管道等附属配套设施建设,做到提升改造“面子”好看,“里子”好用。

对于未来的发展,南恩街道办事处班子成员充满着憧憬,“江城南恩片区正申报‘广东历史文化街区’,我们希望通过西濑社区的影响带动,以点带面,盘活资源,将南恩街道打造成旅游旺区,让老城焕发新活力!”何金果说。

而江城区的雄心则远不止于此。2023年,江城区新增老旧小区改造项目54个,涉及居民3218户,更多老旧小区通过改造给居民提供更舒适、更宜居的生活环境。

“近年来,江城区委、区政府全力做好文化街区保护工作,注重顶层设计,出台了《文化江城建设实施方案 (2022—2025年)》,同时注重品牌打造,推动以阳江九街十二巷为载体的休闲旅游街区建设,接下来,我们争取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江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谢桂苗说。

“阳江贵地总无忧”。这句阳江人口口相传的口头禅源自明代万历年间出生于西濑社区的高僧朱在参。400多年后,历经风雨的西濑社区,经过改造后焕然一新,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谱写着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民生篇章。

【策划/统筹】赵强 陈伟荣

【撰文】巫雅柠 赵强

【通讯员】杨广恒

【视频/图片】巫雅柠 马文荣

【作者】 巫雅柠;马文荣;赵强;陈伟荣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阳江   水乡   街区   文脉   沿河   乡愁   腊月   历史文化   守住   街道   居民   城区   项目   社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