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为江西天价彩礼“平反”了!

2023年1月11日,一则关于天价彩礼的话题再次引发讨论。

该话题最初来源于知乎上一则对“大家觉得江西的女生怎么样?”

一个匿名用户自称是上海“土著”中产,在美国留学时与一名来自江西萍乡的女留学生相识相恋,最终因结婚的天价彩礼未谈拢分手。

天价彩礼包括哪些呢?1888万的现金、数千万房产要过户给女方以及女方亲戚们每人10万元的红包。

这条帖子,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编乱造。

结果证明也是虚构,当事人也网上道歉了。

但笔者以为,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不知道从何时起,国人对江西女生的高价彩礼所迷惑,一直认为江西老俵们的彩礼居全国首位。

2021年,在网上流传的一张中国结婚彩礼排名地图。

其中,江西、福建、浙江、江苏、辽宁排名前五,广东、北京等排名靠后。

江西的彩礼,以38万排名第一。

江西,在人们心中的印象一直是相对贫穷落后的。几个邻省的经济都要远超于江西。比如,湖南、湖北、广东、浙江、福建这些省份都处于较发达地区了。而江西还在成长发展中。尽管这几年的GDP增速可观,甚至排到了全国前列,但总的基数还是处于较低水平。

2021年,江西省人均可支配收入才突破3万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68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84元。

如果按照38万的彩礼测算,江西的彩礼与可支配收入比达到10倍以上,说“天价彩礼”也不为过。

我们不禁要问,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吗??

2021年,有朋友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对其身边的朋友做了一个微信的小调研,尽管样本量很小,但可以作为参考者来看。

结果显示,江西各地存在一些差异,但总体均值都在20万左右(不含住房),比网上传言的38万出入还是非常大的。而经济发达的一些市县,都在20-30万区间,经济稍弱的一般在15-20万区间。而一个县的情况,基本没有差异,彩礼基本做到了统一价,偶有出现城乡比县城还高的情况,比如南昌市区要明显低于南昌县、进贤县等郊区。

那我们继续追问,为何江西的彩礼会较全国其他省份稍高一些呢?

很多人一定会脱口而出,男女比例失调啊。

我从百度上搜到,2021年,江西省的男女比例是107:100。而且最近几年,这个比例还呈现上升趋势,比如2019年104.3,2020年是106.6。

据国家统计局官网最新发布了《中国统计年鉴2021》,披露了人口等多方面的数据,其中包括全国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主要人口统计数据。

其中:

江西2020年乡村人口总数为:17878024人,其中男性9366260人,女性8511764人,性别比(女=100)为110.04。

江西2020年城市人口总数为:13560075人,其中男性6906564人,女性6653511人,性别比(女=100)为103.80。

江西2020年镇人口总数为:13750536人,其中男性7045709人,女性6704827人,性别比(女=100)为105.08。

尽管这个数据能够呈现出男女比例失调的特征,但我们纵观全国,男女比例也大体如此。《中国统计年鉴2021》的数据显示,2020年年末,全国男性占比51.24%,即全国男女比例水平为105.08,这说明江西男女比例水平和全国相当。

因此,用男女比例失调来说明江西人的彩礼高不是主要原因。

那究竟是什么呢?

记得网上曾经流传了一个很广的故事。就是女儿问自己的父母什么是爱情?什么是亲情?

女儿问爸爸,什么是爱情?

爸爸说:“爱情就是爸爸什么都没有,妈妈依然嫁给了爸爸。”

女儿又问妈妈,什么是爱情?

妈妈说:“爱情就是爸爸什么都有了,依然爱妈妈。”

女儿又问爸爸,那什么是亲情呢?

爸爸说:“亲情就是妈妈绝不会,让你嫁给一个什么都没有的人。”

女儿又问妈妈,什么是亲情?

妈妈说:“亲情就是爸爸绝不会,让你嫁给一个什么都有,却不爱你的人。”

这个故事其实很容易揭开江西彩礼偏高的根本原因。就是:江西人穷怕了!

我们不能说婚姻是一桩买卖,但可以用商业原理来诠释这个道理。

就用大众熟知的销售汽车来举例吧。

当一个供不应求的市场出现的时候,作为提供商品的销售方是有绝对话语权的。我们可以想象当年凭票买车的那个场景,排队买车的那个场景。这时候,加价销售的情况就出现。而且,现在的市场依然出现这种情况。比如某些新能源汽车的订单已排到了6个月后;依然还有一些稀缺车型通过各种方式加价销售。

而当一个供大于求的市场出现的时候,作为购买商品的消费者是有绝对话语权的。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当今很多的中端合资品牌汽车销售倒挂现象非常严重,面临巨额亏损、倒闭的4S店也是屡见不鲜。

而良性的消费市场是怎样的呢?那就是产销动态平衡。买卖双方都处于一个相对合适的状态,这时候的市场,消费者和销售方都能收到相应对等的利益,市场的撕杀也不会那么动荡。

我们再回到婚恋市场吧。在一个需求远大于供给的环境里,一个经济相对欠发达的传统农业省份,作为父母,总会有一些朴素的想法,没有哪个希望自己的女儿去嫁个一个贫困家庭,去过“扶贫”人生。

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青年选择晚婚或者倡导不婚主义,会直接导致婚配市场待嫁的女性资源的减少。在数倍男青年的狂热追求下,商品社会的“加价现象”必然产生,彩礼行情就会面临不断加码的可能性。

事实上,这种现象,江西省并非特例。河南、河北、甘肃等省份的一些市县也显示出与江西相近的高彩礼行情。这些省份有着与江西类似的情况,比如经济相对靠后、男女比例失调等一些客观因素。

而在此时,我必须理直气壮地为江西的彩礼“平反”了!

江西的彩礼,并非是只收不出的过程。善良的女方父母尽管会在婚配时大谈彩礼,更多的还是保障自己女儿的利益。除个别乡镇片区、个别家庭外,江西绝大部分的女方家庭都会在收到男方彩礼后,通过结婚返还的形式,作为小两口购买婚房或新家庭的启动资金。具体返还比例的多少,与当地风俗习惯、女方家庭条件以及父母观念等因素息息相关。

据最新消息,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江西省GDP增速与福建并列全国第一。

随着江西的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彩礼这一块越来越理性,而且相关政府也在通过完善制度、加强引导、规范管理等举措各种方式来推动移风易俗。

据媒体报道,早在2019年7月,鹰潭市月湖区公布婚丧喜庆事宜操办标准,提出“结婚彩礼总数控制在8万元以内”“每对新人红娘不超过2人,媒礼每人每桩控制在1000元以内”等具体细则。这些细则得到了获得群众认可,推广较为顺利。2022年以来,区里涌现了21对“零彩礼”新人。

在赣州石城县屏山镇,各村里成立祠堂理事会,理事会成员对家有喜事的村民推广婚事新办,将“彩礼最高不超过5万元”“宴席不超过15席(150人)”等具体内容写入村规民约。目前,村里彩礼在3万元左右,婚事花费也减少至过去的1/5。

移风易俗非一日之功,但这些现象的出现,的确为江西高价的彩礼降了一点细雨。

而笔者认为,真正出现所谓的天价彩礼现象,都是个例。更多的是,男女之间的感情基础才是决定婚姻走向的核心要因。彩礼再高,如果只是一桩买卖,也走不远,处不久

只有三观相合,感情稳定,婚姻才能够走得更远一些。择偶虽没有定论的标准,但人品必须摆在第一。不能将彩礼和人品的秩序颠倒,这才是为人父母最需要把关的。

最后发个小问:你认为江西的彩礼真的高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彩礼   江西   江西省   女方   省份   亲情   爸爸   女儿   现象   父母   妈妈   男女比例   经济   全国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