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广会客厅|机车“裁缝”半载人生的春运坚守

“呜......”一声汽笛划破铁路货场清晨的宁静,列车在蜿蜒曲折的轨道上前行,从远方望去,像是一条钢铁巨龙盘踞在驼峰场上。

略显昏暗的驾驶室内,除去两个驾驶座椅和一张窄小的桌子,落脚处仅余不足2平方米,刘平和许少忠正在全神贯注地注视着车窗外的环境,一边紧盯路况,一边操作着手柄与按钮,整个流程十分熟练流畅。

与人们印象里火车司机的“走南闯北”不同,刘平和许少忠作为广州机务段江村运用车间的专调司机,他们驾驶的列车基本上只在车站与货场内循环往复。

在进入驾驶室时,刘平一边把自己的手机调为振动模式装进工具袋,放在操纵台的指定位置处,一边说到:“我们上班时,一般都是处于‘失联’状态,这样也能更好地提高自己上班时的专注力,这是我们的纪律,更是我们安全的保障,我们上班可容不得一点儿马虎!”

“我们调车司机平时担负着货运列车的解体、编组等一系列繁重的任务,就像一个‘裁缝’一样,每天将南来北往的货运车辆‘穿针引线’,编组成列后发往全国各地。”刘平向记者介绍道。

“我们平时运行速度最多开个二十来公里,不像其他司机一样风驰电掣,工作总是在一个站场来回调车比较枯燥,最开始的时候心里有些许落差。”许少忠说。

近期货运列车增多,晌午时分,刘平火车头正缓缓驶向停留在铁路货场的车列。司机室内不断传出“嘀嗒、嘀嗒”的机械声——这是刘平频繁操作调速手柄的声音。“10车!”“注意距离!”“5车!”“控制速度.......”刘平与许少忠聚精会神地观察着机车与车辆的距离,为精准控制速度,刘平手中调速手柄的位置也随之不断移动,短短一分钟内,刘平已经提回调速手柄数十次。

刘平直言:“每一个道岔,每一个信号灯,我们都必须逐一确认是否正确开通。特别是连挂作业时,最高速度不得超过5km/h,但是单机起速快、惰力弱,稍不留神就容易超速,因此,我们只要一上车就得保持精神高度集中。”

刘平说:“临近退休的这几年,我和许少忠想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尽可能的多带点年轻人,引导他们沉下心、俯下身、好好学业务,将‘火车头’精神传承下去。”

下班后的刘平第一件事往往都是和妻子通电话。“我下班了,晚点就回家!”“你吃饭了没有,家里给你留了饭!春运这段时间你不是肩膀忙的有点酸痛吗,给你买了点膏药,回来赶紧贴上......”

刘平告诉记者,他的小孩刚出生那几年,基本上都是妻子在照顾,对他这个爸爸都有点陌生,有时候叫他都是叫“哥哥”或者“叔叔”,那时候刘平心里还是感到有些酸楚。

如今,还有一个多月,刘平和许少忠就要与相伴半载人生的机车告别,他们表示:“这是我们的最后一个春运!确实有些遗憾没有像其他同行一样日行千里。但在这个岗位上,看着一列列满载货物的列车驶向全国各地,这更能给我们带来成就感!”


通讯员:谢泽智 钟健豪 陶蔚

配音:谢络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9

标签:春运   机车   操纵台   装进   巨龙   日行千里   货场   会客厅   裁缝   手柄   货运   列车   平时   司机   妻子   车辆   速度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