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老谁来养?

最近在看日本一个作家大前研一的《M型社会》。

看了还不到一半,看到关于养老问题的描述,尤其是关于中产阶层的滑落问题,一边看一边是感同身受。

因为从经济发展的路径来说,我们跟隔壁的日韩很像,日本和韩国都是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开始,慢慢的向上攀科技树,最终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按照我们的发展路径,我们将来大概率也是如此。

哪怕老龄化也是一样的,日本和韩国已经进入了彻底的老龄化和少子化社会,日韩媒体报道的很多老人到了晚年,生活凄惨。很多独居老人,去世很久之后才会在家中被发现。

其实关于养老问题,这里面跟我们密切相关的,一个是养老金,一个就是生育率。

1.棘手的养老金

就像我们90后,大部分退休之后,基本的维持生存的手段就是养老金,不过不同行业养老金的差距巨大。

就像前段时间我写过的一篇文章:是谁分担了我的养老金?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工薪阶层能够真正实现养老相对自由的,主要就是三类。

第一类是体制外的金领。月薪一般都至少五六位数起步,就像前段时间上海的某证券公司的夫妇,因为疫情期间找人替自己做核酸,结果俩人羊了最终丢了工作。

他们夫妻俩的年薪就是七位数的。

第二类,就是像部分体制内的人员。如江西某社保所讲的,虽然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但人均养老金能够拿到5000+,这个数字已经非常不错了,因为非体制内的人员的退休养老金顶多也就是这个数字的一半。

非体制内的普通老百姓人均退休养老金就更少了,基本上也就200+出头。

第三类,如广州等各地的拆迁户们。因为城市在快速扩张,高速城市化的过程中,享受了政策的红利,人均分得几套房,多的十几套以上,大部分人靠房租就足够安稳的度过下半生。

当然前提是只要不瞎折腾。

当然了,我们传统文化里,还有养儿防老的说法,如果自己靠不住,还可以寄希望于孩子。

但以前养儿防老有前提,一家五六个孩子,虽然有个别孩子不孝顺,但概率上还是有一些子女自觉担负起了老人的赡养义务的。

无奈的是,咱们好巧不巧的碰到了老龄化和少子化。

隔壁的日本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步入老龄化的时候,人均收入已经达到25000美元以上,当时约合人民币20万以上,虽然我们发展了30多年,但是离这个目标还是差距巨大。

2.少子化、老龄化、人口负增长

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严格实行计划生育,其实今天的少子化局面就已经注定了。

而且我们人口从建国以来快速增长,一家四五六个孩子是常态,但这一批人,尤其是60后们,从今年开始就要陆续退休了。

我们得偿所愿,在2022年完成既定目标,实现人口的负增长。

不过从官方的表态来看,针对人口负增长这个事儿,如临大敌。

从世界范围内的经验来看,人口一旦出现负增长有机会扭转吗?

除了引进外来人口,真的别无它法。

人口的引进,如果不能从国外引入,只能内部流动,那么大部分都是从三四五六线城镇流向省会和超一线城市。

这也侧面说明了为啥北京上海的房子均价五六万一平,但是黑龙江鹤岗的一套房子标价六万打半折都卖不出去。

很多话题,最近我也麻了,不敢太展开的讲,一不小心说错了话进小黑屋得不偿失。

我作为一个非体制人员也想说两句,我现在没有体制内的身份,属于体制内不在编不在岗人员。

其实从去年开始,我的活动中心陆续就从外界的其他事务完全转移到学习、赚钱上来了,行政的事儿我也做了几年,对当官晋升没兴趣,而且现在是一点儿也不想掺和。

我不希望自己的未来老无所依,而且作为非体制内人员来说,将来百分之九十九的概率属于被养老金抛弃的群体。

我现在所做的所有的事情只有一个目的,让自己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总之那句俗话说的不错的:靠人不如靠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鹤岗   上个世纪   少子   养儿防老   养老金   韩国   日本   上海   概率   事儿   体制   人口   老人   人员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