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浙之旅,童年不再只是回忆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确切地说是山东人,习惯的是起伏绵延的山丘,渐隐渐现的道路 ,更熟悉的是冬天干裂发抖的黄土地,宛如两手笼进棉衣袖子里的老人,时时瑟瑟。

山东的冬天

忽一踏上江南,目睹学生时代书本里的水乡:一望无垠的大地,满涨到堤沿的河水,冬季依然葱葱郁郁的绿, 心中顿时变得闲适安逸起来。

江南水乡

北方的冬天是凝固厚重的,而南方则是轻巧流动的。


正月初五,踏上南行之旅,一路经沈海高速前行,出山东开始堵车,高速公路变低速,车流涌动却有序。压抑一千多个日夜的人们今朝得以缓解,趁着春节长假纷纷外出,重温出行梦想。

沈海高速拥挤的车辆

我们原本计划下午4点到达景区,没想到直到晚上8点才抵达,比预计晚到4个小时。计划不如变化快,却没有遗憾,意外欣赏到了同里古镇的夜景,既美轮美奂,又少了些许喧嚣。正应了那句话:有缺憾才是完美。

同里夜景

多乘几个小时的大巴确实很累,但是,最辛苦的还是司机师傅。在拥挤的高速上,师傅全神贯注,丝毫不敢懈怠,保证每个人平安到达,令人感动,真诚对师傅说声“辛苦了”。


第二天,首站游览的是虎丘,距离老远就望见了课本上常见的云岩寺塔,倍感亲切。《史记》记载吴王阖闾葬于此,葬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所以得名虎丘。

远观云岩寺塔

虎丘里面各种古迹很多,印象最深刻的是幽奇神秘的剑池,它因形状像一把剑而得名,有学者认为它其实是通往吴王墓的墓道。

剑池

导游介绍说,新中国成立后,曾经组织挖掘吴王墓,却发现剑池直达云岩寺塔底,继续挖掘怕对塔基有影响,随即被叫停。


其实,不管是也不是,还是不是也是,最好的选择就是让它沉睡地下,满足当年霸主的心愿。

虎丘下山路线

而我们作为后来人,听着世世代代的传说,漫步在石板路上,怀着敬畏之心和欣赏之情,来回想当年的金戈铁马,鼓角争鸣,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下午,我们车赴绍兴,怀着敬仰之情,参观了鲁迅故里和沈园。在先生故居,有了新的收获。

鲁迅先生石像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我想亲眼看到的不再是先生书桌上刻下的那个“早”字,而是先生书桌的位置:在最偏僻的东北角。


鲁迅先生本来是在正对老师的位置的,靠近门口。因为同伴们经常趁着寿镜吾老先生不注意时偷偷外出玩耍,从鲁迅身边经过,打扰到他的学习,所以他主动要求到了这个偏僻安静的角落,只为安心读书。

左下角是先生的书桌,刻着“早”字

先生能够成为文学大家,名扬天下,答案也就在此了。正应了那句歌词: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


“三味书屋”名扬天下,我却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名字的含义,听了导游的讲解,才第一次知道。


其中的“三味”是指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xī hǎi)(醢系肉或鱼剁的酱),可见“三味”是指学习的内容。

三味书屋图片介绍

我的理解是:读《诗经》等儒家经典就像吃饭,不可或缺;读《史记》、《汉书》等史学书籍就如吃菜肴,增加营养;读诸子百家的书相当于调味品,有滋有味,不知大家是怎么理解的。


“活到老学到老”这句古语可谓真言,儿时的词语直到知天命之年才明白含义,也真是不虚此行!

沈园

沈园不是因为它是江南富贾沈家的花园而闻名至今,而是因为陆游和唐婉凄美的爱情故事。


当年陆游为母所迫,一纸休书把深爱的表妹唐婉赶回家,致使唐婉忧郁成疾早逝。比起牛郎织女,山伯英台,这个故事更让人唏嘘,毕竟它们只是传说,而这却是实情。

陆游《钗头凤》手迹

其实,在我看来,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想如果唐婉明白这句话,就不至于“病魂常似秋千索”而早逝。


反观陆游,85寿终,不用说在宋代,就是现在也是高寿。如果不是这么高寿,我们怎么能欣赏到他那些著名的诗词句呢?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达;“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怅惘;“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悲凉;更有那首人人传诵的《示儿》,诗人的壮志未酬感动了一代又一代。

沈园一角

我们记住陆游的是他的伟大诗篇,记住唐婉的却是那首索她性命的《钗头凤》,由此我想我们更应该记住的是生命无价,只要生命还在,一切都可以从头再来。


在横店,我们游览了清明上河图,它是根据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修建的。

清明上河图石碑

画作再现了北宋时期都城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北宋经济当时位列世界第一,宋徽宗赵佶也因此自豪,邀请张择端作画,完成后,徽宗在卷首题五签,并加盖了双龙小印。


横店修建的清明上河图,雕梁画栋,楼阁亭台,生动再现了北宋的繁华盛世,歌舞升平。

清明上河图里面的亭台楼阁

在这里,可以租一套汉服穿上,梦回大宋,亲身体会大宋的繁荣。

试穿汉服的小朋友

当然,最好的体验是亲眼看看北宋时期的市民生活,我们非常有幸,观看了这场精彩绝伦的演出:《汴梁一梦》。

演出开始

高超惊险的杂技,水波潋滟的汴河,富家公子的玩笑逗趣,小家碧玉的巧笑嫣然,加上精美的舞蹈和多姿多彩的灯光,让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汴梁一梦》演出

作为游客,沉醉其中无关紧要;作为北宋统治者,却要自食其果。


徜徉于歌舞升平的权贵们怎么也不会想到,亡国的这一天会来得如此之快!仿佛一夜之间,中原大地金兵纵横 ,皇亲贵胄们也没有例外,连同徽、钦二宗在内,一共三千多人被虏北上,当牛做马伺候金人。


徽宗此时后悔莫及,曾经的万里帝王家,如今化作他笔下的“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宋徽宗画像

盛衰岂无凭啊!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于国于人都要学会未雨绸缪,过去的三年就是最好的例证!


在我们离开横店,往回返的路上,再次路过苏州,夜宿这里。


导游大哥非常用心地安排住宿在古城区,靠近观前街夜市,以便于晚上近距离拥抱苏州。

苏州古城观前街夜景

夜市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却不行色匆匆,看出人们的生活相当惬意,疫情过后,非常享受当下。


路边小吃丰富,却不是想象中的烟雾缭绕,气味刺鼻,而是干净整洁,地面一尘不染,绝不见一片垃圾。夜晚徜徉于此,的确是一种享受。

苏州古城观前街夜景

当年北宋词人柳永在《望海潮》中写道: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那时的东南就是如此繁华,以至于一百年后,金主完颜亮读到这首词,对江南垂涎三尺,发兵南下。


看了今晚的苏州古城,我也被它的舒适和惬意吸引,想留在此地不走了。


第二天一早,游览了寒山寺。一提起这三个字,耳熟能详的是那首《枫桥夜泊》。

寒山寺

在唐代诗人中,张继不是大家,也算不上名家,然而仅凭《枫桥夜泊》一首,他名留千古;「寒山寺」也因为这首诗,成为远近驰名的游览胜地。


张继苦读十几载,好不容易中了进士,却因为安史之乱而无法上任,他漂泊至此,夜晚羁旅难眠,写出了这首千古绝唱。

《枫桥夜泊》碑刻

我们知道张继这个名字,只是因为这首《枫桥夜泊》,正应了那句“文章草草唱千古,仕宦匆匆只十年。”


永远不要失去对生活的信念,上帝为我们关上一道门,必然会打开一扇窗。


这次跟着课本去旅行,回忆童年时光的江浙之旅结束,不变的是风景,变了的是容颜,增长的是认知。

我们的团队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不管世事如何变迁,都该顺应时代,抓住当下,活出最好的自己,大家认同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汴梁   吴王   史记   鲁迅   江南   苏州   北宋   书桌   夜景   童年   当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