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姜不去皮,吃错一生疾”,生姜到底要不要去皮?告诉你答案

“快把皮削掉,谁家吃姜不削皮呀!”黄先生最近得空给父亲做菜,结果他切姜时没有去皮,惹来父亲的一顿说道。

黄先生对父亲说:“爸,哪有这么多讲究,我妈切姜时就没有去皮。”

见状父亲连忙对黄先生说:“那是你们不懂得其中的门道,要知道‘吃姜不去皮,吃错一生疾’,你还是听爸爸的话,赶紧切掉吧。“

无奈之下黄先生只好去掉生姜皮,但是他对父亲的话却心存怀疑,生姜不去皮,竟真的会导致疾病?

提到生姜大家肯定不陌生,它是生活中常见的食材,很多美味的食物都需要它来提味。然而看似熟悉的食材,其中却包含不少的学问

例如你相信“吃姜不去皮,吃错一生疾”这种说法吗?吃生姜的时候到底要不要去皮呢?这些问题的答案,其实需要我们对生姜进一步了解。

一.吃姜对身体好处多,你知道都有哪些吗?

常言道:“生姜治百病”,虽然这一说法有夸大成分,但是吃姜对身体的益处还是很多的,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一下。

预防疾病

生活中我们习惯于把生姜当做调味品,殊不知它还具有预防疾病的作用。当生姜进入人的体内后,会产生抗氧化酶

大家对于这种物质可能比较陌生,抗氧化酶能够降低人体血液粘稠度,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从而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这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胰腺炎、前列腺炎的作用。

根据相关科学家的研究发现,生姜中所含有的姜辣素、姜酚等成分不仅会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还能降低胆汁中的黏蛋白含量,从而保持胆汁中各种物质的相对平衡。另外生姜还具有利胆作用,能够在预防和阻止胆石症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治疗感冒

天气转凉,不注意保暖很容易就会患上感冒,此时很多人都会泡生姜水来缓解症状。其实这是生姜的发汗作用在起到效果,人在发汗时生姜能祛除体内的寒气,所以对于治疗风寒感冒有好处。

健胃解毒

健脾解毒也是吃姜的两大好处,就拿健脾来说,如果人们的胃口不好,可以通过吃姜来达到开胃的效果,如此一来能促进对食物的吸收。

值得注意的是,姜具有发汗解表的作用,也就是说其能缓解一些浅表性的中毒情况,所以吃姜有利于人体的排毒。

如此看来,吃姜对身体的好处还真不少,但与此同时,和吃姜方法相关的说法也不断涌现,有些人甚至轻信“吃姜不去皮,吃错一生疾”这种说法。

二.“吃姜不去皮,吃错一生疾”?这种说法科学吗?

吃橘子时要去皮、做菜时需要的食材很多也要去皮,所以在用烹饪食物时,很多人也会将生姜去皮,甚至有人还说“吃姜不去皮,吃错一生疾”。实际上这种说法过于危言耸听

在谈及吃姜不去皮对身体的影响时,主要体现在生姜皮本身味辛、性温上。生姜本身具有发汗解表的作用,而生姜皮则有利水消肿的效果,中医认为,冬季伤风感冒属于寒症,须用温热的生姜来散寒解表。

如果吃生姜时不去皮,良性的生姜皮会影响生姜本身的温性,这就会大大降低其解表、祛寒的效果,并非会使我们患上疾病。

另外,虽然生姜在生活中很常见,但我们做饭时所用到的生姜量非常的少,几乎没有人会把整个生姜当饭吃。所以不管是当配菜还是调料,都不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多大的影响。

不过除此之外,很多人会把生姜皮当做中药使用,此时过量的生姜对身体的影响会更明显一些。须知中药使用的生姜皮,其用量和用法都有一定的标准,为避免对身体造成损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由此可见,“吃姜不去皮,吃错一生疾”这种说法有些夸大,平时我们的食用的生姜量少,对身体的影响有限。一篇名为《吃生姜不去皮,吃错害自己的!》文章曾在朋友圈“疯转”,致使很多人在做菜时异常犹豫,当我们吃生姜时,真的需要那这么纠结吗?

三.生姜到底要不要去皮?医生:要辩证对待,因人而异

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不需要过于纠结,如果你是对菜品有超高要求、想要菜品更好看,可以在切姜时稍微纠结一下。因为姜作为调味品,为保证菜品好看,在做白汁菜时需要去皮,避免姜污染菜肴。而我们平时做饭使用的姜,一般不需要刻意去皮

当生姜用于烹饪时,不建议去掉生姜皮,这样能保持生姜药性的平衡,使生姜的整体功效得到充分发挥。不过对于脾胃湿寒的人来说,为减少生姜皮对身体的影响,可以将其去掉。这样看来,不同情况下对生姜皮的处理方法有所差异,重要的是要辩证对待,因人而异

尤其是当生姜用于治疗疾病时,更应该遵循辩证对待的原则。例如对于风寒感冒的人来说,虽然喝生姜红糖水能够缓解症状,但是生姜皮却具止汗的作用,会阻碍生姜发挥辛温解表的效果。所以若用生姜来缓解风寒感冒,建议对生姜做去皮处理。

如果是用于治疗水肿,生姜做好带皮使用,因为生姜皮具有“利水”的功效。值得注意的是,若这类患者出现口腔溃疡、口臭、便秘等体内有“热”症状时,最好不使用生姜,而只使用生姜皮。这样不仅能更好地发挥生姜皮的功效,还能防止热性的生姜对患者“火上浇油”。

总而言之,日常做饭使用的生姜不需要去皮,正常食用即可。若生姜用于缓解病症时,则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辩证看待是否需要去皮。不少人可能会感慨,生姜不仅好处多,一般还不需要做特殊处理,这样方便的食材岂不是怎么吃都行?

四.生姜好处多,吃起来却要注意3点

姜粥、姜汤、炒菜时放姜丝......姜的做法非常多,它不仅能使菜品味道鲜美,而且有益于促进食欲、提神、醒脾开胃,但正因姜具有药理作用,平常在食用时更应该正确食用,避免触及使用禁忌。

1.不要吃腐烂的生姜

我们需要知道“烂姜不烂味”这种说法同样不科学,生姜并不是怎么吃都行,生活中要避免吃腐烂的生姜。因为腐烂的生姜会产生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甚至可以诱发肝癌、致使肝细胞变性坏死,所以买回来的生姜一定要及时食用,在做饭前应观察生姜是否出现腐烂,防止对身体造成有害影响。

2.适量食用,不能过量

生姜同样是一把双刃剑,合理、适量地吃能够发挥生姜的功效,过量食用则可能适得其反。例如夏天吃生姜并非多多益善,大家都知道夏天气温较高,我们很容易就会觉得咽痛、口干等,而生姜本身性辛温,属于热性食物,不能多吃。

另外,手心脚心发热人群也不适合吃姜,中医认为这类人属于阴虚体质,出现这一情况是体内津液不足所致。而我们可以正常食用的生姜,对他们来说容易加重阴虚程度,导致津液越来越亏损,容易出现失眠、心烦易怒、眼干等症状。

3.吃生姜宜“早”不宜“晚”

我们常听老人说:“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早上吃姜,胜过参汤”。

实际上从中医来看,这些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很多人都不知道,人的胃中之气在早晨有待升发,这个时间段吃点姜能正常发挥生姜的作用,达到健脾温胃的效果,而且生姜中的挥发油能够加速兴奋神经、血液循环,致使全身都变得更加温暖。

然而一到晚上,人体就处于阴气外盛、阳气收敛的状态,此时若再吃具有辛温发散作用的生姜,就会影响人夜间正常的休息。而且夜间进食辛温的食物,还容易产生内热,时间一长就容易出现“上火”的症状。

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有些人通过吃姜提高体温,我们可以在冬天的早晨吃点生姜,驱散寒冷,防止感冒,但是要切记吃生姜宜“早”不宜“晚”

参考文献:

[1]洪剑波. 生姜祛寒要削皮[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5(1):1.

[2]季雨. 春季如何吃姜[J]. 劳动保障世界, 2016, No.422(10):73.

[3]田海元. 7种人不能吃姜[J].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4(6):1.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去皮   生姜   说法   父亲   食物   身体   人体   答案   作用   疾病   效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