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饭碗”里面的每一粒大米都是人民的信任

真心想服务人民,未必非得端个“铁饭碗”


文 / 易白


疫情三年来,赚钱变得越来越难,生存也变得越来越难,考编成了许多人的“生存首选”。

但是我想奉劝一句:如果初衷是为了“权”和“钱”最好别考编,要知道“铁饭碗”并不是那么好“端”的,最好多在内心掂量下自己,到底够不够“格”去端这个“铁饭碗”。

如果考编之前,曾有过一丁点儿当“蛀虫”的念头,我建议赶紧丢掉这种不切实际的考编动机。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有力监督之下,现在和今后不会像从前那么好“混”日子。考编之前,最好明白自己为何考编?

要知道,生于社会底层的“蛀虫”多有“卑贱意识”和“羞耻意识”。

而两种意识与所处环境和生存状态息息相关,导致苟延残喘之人极度缺乏自信,渐渐变得消极悲观,从而丧失生命个体的尊严、自信、积极、果敢等优良品质,从而在现实社会裹挟中,形成自私、怯懦、依赖、索取的“利己主义”和“妥协思想”,反观当下主动作为、迎难而上和较真到底等优秀品质却显得弥足珍贵。

而“卑贱羞耻”体现最明显的群体,便是那些在单位混日子的“蛀虫”,这些蛀虫的惯性思维通常是“软弱无能”和“麻木不仁”,而“宁愿不作为,也不能出事”的思想本质,就是这些蛀虫一以贯之的做派,为了端稳“铁饭碗”至退休时达成所谓的“功德圆满”,一直在条条框框之内“混”着朝九晚五的麻木常态,对于底层人民群众的声音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变得麻木不仁。

当中一些“老蛀虫”,还时常有意无意将自身的怯懦、悲观、消极硬说成“忧患意识”,教育下一代要走稳一点,要现实一点。

而他们所理解的“现实主义”就是有份收入稳定的工作,然后再谋发展,再谈理想等等,这些“老蛀虫”甚至经常暗示子女,这样的家庭教育是一种“爱”,它们用这种被主观思维所扭曲的“爱”绑架子女“畸形成长”。

失败的教育终究没能拯救这些“畸形成长”的孩子,从这些孩子长大后奔着收入稳定的动机,为了一个“铁饭碗”考编开始,这些孩子注定沦为“下一代蛀虫”,因为它们不明白什么是责任与担当,更不知道“铁饭碗”里面的每一粒大米都是人民的信任。

从一些人将“考编”当成“跳板”的动机来看,他们或许认为只有“考编”才能拯救自己所面临的生存难题,但是他们没想过这种利己式的“考编动机”和“生存之道”,源于内心的“卑贱”和“羞耻”。

社会地位卑微不应成为“下贱”的动机,自我认识羞愧不应成为“无耻”的理由,更不应一味算计着如何挤破头去吃所谓的“皇粮”。要知道每一粒大米,都是人民的血汗。

如果真心要为人民群众办事,就别一味推三阻四“踢皮球”或“找理由”,实在干不了就退位让贤,别一直“占着茅坑不拉屎”,真心服务人民未必非得端个“铁饭碗”。

建议“蛀虫”们,务必正确教育培养好下一代,不仅要教下一代走正道,更要教下一代从小明白一点:自己到底够不够“格”去端起这个沉甸甸的“铁饭碗”?

如果并非心甘情愿服务人民,并未立志成为人民公仆,建议别为了解决个人生存问题,沦为混日子的“蛀虫”来增加国家的“试错成本”。

最后,我建议“编内”的朋友们,必须牢记一点:“铁饭碗”里的每一粒“大米”不是“皇粮”,而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血汗。


2023年1月30日

草就于 四川雅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铁饭碗   大米   皇粮   蛀虫   卑贱   麻木不仁   混日子   羞耻   动机   建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