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前沿 - 2023年,兼具双重属性的消费医疗行业发展将何去何从?

编辑:双双

看见美康大产业ID:StrongQueen_

转载请联系授权


消费医疗兼具消费和医疗两大属性,是指非公费、非治疗性的、消费者主动选择实施的市场化医疗项目。以旧貌换新为核心目标,由专业医疗服务(眼科、齿科、 辅助生殖等)、医疗美容(医美、植发等)、健康管理( 体检、孕产、运动保健、营养心理等)三大板块组成,对应当前万亿市场规模。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对应潜在消费群体数量庞大,细分需求呈现高速增长,是医疗行业极具投资价值的细分赛道。


多方合力共促消费医疗行业发展……


居民健康意识不断提升,求美需求逐步增长

消费医疗满足医疗服务中的保健需求和审美需求,较之生存需求提高了一个档次,随着中国中产阶级群体的壮大,中产阶级消费升级,对慢性病管理升级,对疾病预防重视,为消费医疗带来巨大的需求。目前国内传统整形市场规模约为1000亿,而齿科、瘦身、抗衰老等都是比整形更大的市场,如果参照美国的水平,中国消费医疗市场还存有7.6倍空间,市场的需求远远大于供给。

政策导向优化消费医疗竞争格局

鼓励为主,监管为辅,共促消费医疗行业正向发展。辅助生殖行业备受政策关注,2022年初已有16项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甲类报销范围,以三孩配套政策提振生育意愿;同时加速终端医疗普及,进一步上升眼科、齿科等基础健康战略高度,降低社会办医限制与门槛,探索民营与公立医院的多种协作模式。监管政策兼顾保健品与医美行业药品器械与广告端宣传管理,产品端严查非合规医美针剂流通,取消部分保健品生产批文,扩充备案原料;于营销端严打虚假宣传与广告欺诈,持续优化现有竞争格局,有效维护行业公平竞争秩序。

消费医疗本身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的消费医疗产业处于早期,产品创新带来需求释放,增速快,市场想象空间大,竞争格局相对较好。 受到全国疫情政策的放开,医药、医美等板块人气还会持续攀升。此外,消费医疗的领域对医疗技术要求不高,对医生的依赖性不强,能够形成标准化,从而将成熟的经验复制和扩张,形成规模化,适合社会资本投资。据国盛证券报告测算,到2025年我国消费医疗行业毛发与医美行业规模有望分别达550+亿元/3000+亿元,未来3年分别以25%和17%的CAGR领跑消费医疗细分赛道。


行业细分赛道遍地开花……


口腔医疗领域,以通策医疗为主

供需演绎下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近年在需求端人口老龄化加快、居民健康意识增强以及口腔疾病患病率提升带动的口腔医疗消费升级趋势下,政府积极调整卫生支出与资源配置,至 2021年我国口腔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增长至288.3亿元,过去5年CAGR13.73%。

2023年初消费医疗股走势强劲。据证券时报于2023年1月13日发布的资讯,牙科、眼科等消费医疗类股表现亮眼:通策医疗涨超8%,华夏牙科涨超7%。对于消费医疗,机构表示,此前国内由于防疫限制,医疗终端需求减少,随着防御政策的优化,既往因疫情压制的医疗需求将逐步回升,长期看国内医疗需求增长态势不改,院内手术量有望迎来回弹,院外消费医疗也将持续回温。中信建投也指出,长期看好通策医疗等差异化定位的连锁医疗公司,连锁消费医疗具备量价齐升和连锁扩张驱动高增长的特征。

眼科医疗领域,以爱尔眼科为主

Frost & Sullivan测算2020年我国20岁以下近视患者已1.73亿人,青少年平均近视率同增2.5pcts至52.7%,高中生近视率高达80.50%。2.5亿干眼症患者呈持续增长与年轻化趋势。经常使用视频终端、佩戴隐形眼镜者患病率高达93%和90%,未来患者增速仍将维持10%。公立眼科医院以优势资源占据主导地位:2021年公立眼科医院规模达1267亿元,以近79%的市占率承担了大量的眼科门诊服务。但以爱尔眼科为首的民营眼科医院近年来也发展迅猛。

爱尔眼科作为眼科绝对龙头,规模效应与护城河不断扩大加深。凭借分级连锁扩张战略形成全面增长强劲的连锁眼科医疗体系,成为民营眼科医院龙头。利用已形成的资金优势,注重器械以及治疗仪器,以此提升竞争力,夯实壁垒。眼科赛道强势,管理层股权占比高,公司在好的赛道通过管理层不断夯实护城河,不断提高市占率,管理层的能力给予公司在市场中长期的主导优势。

医美领域,以爱美客、华熙生物等为主

医美市场规模在2022年持续保持两位数(13.8%)的增长,预计全年将接近2500亿元,已达2017年时的2倍多。在疫情反复的当下,医美行业表现出了足够的市场韧性。从2023年年初开始,尽管资本依然重仓医美上游,但已显现重回医美服务端的趋势:德阳德美整形、医美国际、BR光电保养等服务机构先后获得大额融资,这给了医美行业以信心。

2023年医美行业积极谋变,无论是优化商业模式,还是探索新业务、做自营产品,核心逻辑是推动持续获客与保持现金流稳定,从而为穿越低谷积蓄着势能。上游领域,微针给药技术受到广泛关注,是2020年美国权威科普类杂志《科学美国人》评选出的有望改变世界的十大新型技术之一。中游领域与传统的综合医美机构做大做全不同,满足更加细分需求的特色医美服务机构获得青睐。下游则积极推动数字化升级,并尝试更多的“玩法”和合作模式。

爱美客在2022年上半年增速显著放缓,但仍呈现多点散发局面,实现了收入及利润两端高速增长,医美龙头彰显经营韧性。

保健品、中医药及体检领域

疫情下健康意识的提升激发消费者对疾病前筛查与防治需求,健康管理行业由可选消费走向必选市场,保健品消费与体检人次显著提升推动2020年我国保健品与体检市场规模分别达2503亿元/1767亿元。全民"阳康"后,短期内或迎来健康体检业务小高峰。然而,高峰过后,体检大变局仍将持续。

品牌延展、渠道扩张、定价能力强的品牌中药企业将逐渐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2020年以来,疫情催化线上B2C、O2O渠道的高速扩张,为我国OTC市场提供了新的增长点,而不断出台的中医药利好政策,也给中药消费品市场带来增量发展空间,随着产业政策及格局变迁,品牌OTC历久弥新,有望逐渐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

反复三年的新冠疫情阴霾逐步散去,消费医疗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2022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不仅为未来十年消费医疗发展指引了方向,更给所有消费医疗创业者、从业者和投资人吃了定心丸。2023年已经到来,让我们静待全球经济复苏的第一道曙光的出现。


资料来源:

2022年,谁能在消费医疗赚到钱?|医疗器械|渗透率|医疗|消费|医美|疫情|-健康界 (cn-healthcare.com)

消费医疗行业深度研究:行业图谱__财经头条 (sina.com.cn)

中信建投:2023年医药大健康十大预测|疫情_新浪财经_新浪网 (sina.com.cn)

(文中预测皆由各大证券报告搜集整理,不代表本方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医疗   赛道   疫情   眼科   何去何从   属性   需求   领域   政策   健康   行业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