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思 从李叔同处看如何为孩子提供教育、家境

最近,偶遇一书

书读半程后,对李叔同在天津,在上海,在日本的过往有了一定了解。

书读之后,日日思来,发现李叔同的成长环境是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的,也是做为后世的我们应该思考的。

15岁之前的基础教育

15岁之前,李叔同在天津家中学习基础的旧式教育典籍,其母亲,兄长教育严厉,而作为孩子的李叔同,因感念母亲在大家庭中生活不易,而耐着性子读书。

此时的他为母亲开心,虽有时不愿,也不会放弃不读。

作为现代的父母的我发现,在孩子15岁以前,是没有形成独立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时候,但基础的孝,悌等传统观念,因为根植于传统文化而早已为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

这个时候适用于严格的教育理念,以为孩子打好人生基础。

20岁之前更多的是兴趣爱好

待孩子年龄已经过了15岁到20岁前,这一段时间孩子已经拥有了独立自主的观念,人生观,价值观也逐步确立,兴趣爱好的培养会对后面一生有着极大的影响。

这个年龄段的李叔同,在诗词书画等方面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并与人结社,在兴趣方面加以深造且成为一生的事业。

话说回来了,也限制了他,在日期间感念国家颓败却没有参加同盟会等组织。

20岁后更多的是财力支持

李叔同能在上海,结社,入南洋公学,乡试,又前往日本留学,更多的是家庭财力的支持。

20岁之后的年轻人,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已经形成,已经不再是旁人说说几句就可以改变的了。

换句话说,这个时候的年轻人已经对今后的生活,事业有了一定的思路。

这个时候作为父母应予以支持,提供财力保障,让孩子有追逐梦想的启动资金。


日思而已,权当一闻,欢迎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同盟会   南洋   孩子   天津   家境   财力   人生观   价值观   母亲   基础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