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郎桥村-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

蔡郎桥村,曾名计家,村委会驻蔡郎桥,故名。是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下辖村,位于姜山镇南面,东邻阳府兴村,南接姜南村,西联黎山后村,北靠新汪村,由蔡郎桥、计家、东楼、朱家庄等自然村组成。

蔡郎桥村,1956年为继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丽水乡;1961年6月改为南一生产大队,属丽水公社;1983年改为计家村,属丽水乡;1992年5月丽水乡同姜山镇合并后,属姜山镇;1993年改名为蔡郎桥村。

蔡郎桥村原属丽水乡,是丽水乡政府驻地,现村中还有许多以“丽水”命名的学校、桥梁、社区等,这是“丽水桥”。丽水乡,1950年5月从永和乡分出建立,1961年改为丽水公社,1983年改为丽水乡(原属横溪区),1992年5月同姜山镇合并,新建姜山镇。

丽水小学

蔡郎桥自然村,村民主姓蔡,清时从蔡家弄迁入定居,在村中心建造一座桥,取名为蔡郎桥,以桥得名。

前方是蔡郎桥,《鄞县通志》记载:蔡郎桥,民国二年里人重修,跨姜山西河,东通松树蓬、让里、王港诸村,西通厉山后、柯何董诸村。

现桥是一九六七年三月由丽水水利会造,并另取一名“文革桥”。

一桥两名:“蔡郎桥”和“文革桥”。

蔡郎桥旁的沿河民居

前方为蔡郎桥老街。

蔡郎桥老街,旧时,逢一、三、五、七、八、十为市日。

计家自然村,村民主姓计,宋时从外地迁入定居发族,以姓得名。

计氏宗祠,鄞州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录点。

计氏宗祠,始建于清末光绪年间,坐北朝南,由门楼、正殿和东西厢房组成。

计家的“和谐长廊”

门前一块小小的地方,被主人打理得这么漂亮。

计家自然村的一个大墙门

精美的砖雕

精美的砖雕

院内只有东厢房的一部分,其余已改建。

里面进去还有这一排厢房,不知是不是同一建筑的。

这幢应该是计家最大的老宅,坐北朝南,现存建筑由正房(堂前)和东西厢房组成,正房位置现只有一进,但前后还有很大的空间,不知原来是不是还有房子?

这是从老宅的后院拍的

老宅的廊檐

厢房

计家老宅,坐北朝南,现存建筑由门厅和东西厢房组成。

东厢房,大门设在东厢房廊檐南侧。

这是西厢房

西厢房

计家另一幢老宅,坐北朝南,现存建筑由门厅和东西厢房组成,结构和上面一幢老宅差不多。

东厢房,大门设在东厢房廊檐南侧。

东楼自然村,村民主姓楼,以姓和方位得名。

楼氏宗祠,鄞州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录点。

不过,大门上面挂的不是“楼氏宗祠”,而是“文献名宗”匾。

“四明楼氏”是宋代明州(现宁波)四大家族之一,另外三家为:史氏、丰氏、郑氏。史家“一门三宰相,四世两封王”;郑家出过宰相郑清之;丰家也出过宰相丰稷。楼氏则有北宋时著名教育家、“庆历五先生”之一的楼郁,培养出俞充、丰稷(宰相)、袁毂、罗适、舒亶、史诏、盛侨等人;楼昉有学生数百人,最有名的是郑清之(宰相),还有曾经废广德湖、修建高丽使馆的明州太守楼异、南宋著名文学家楼钥等等。

东楼老宅

大门已重建过,现只剩须弥座是老旧的。

大门东侧的须弥座,正面雕刻已风化。

整体建筑坐北朝南,现存建筑由大门、正房(堂前)东西厢房组成,前围墙已拆除。

高门槛

村中过路凉亭

凉亭后面的老宅,坐北朝南,现存建筑由正房(堂前)、东西厢房和前后天井组成。

东厢房廊檐

这是前院的西厢房 ,据村民楼师傅介绍,这里曾拍过电影。

西厢房

后院西厢房已毁于火灾

东楼西南侧的老宅

参考资料:《宁波市鄞州区地名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西厢   丽水   廊檐   宁波市   坐北朝南   正房   宗祠   自然村   厢房   宰相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