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倾关门主义在福建事变问题上的错误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结束后,蒋介石将坚持抗战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调到福建“剿共”。第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蒋光鼐在同红军作战多次受挫中认识到,继续进行“剿共”内战没有出路。1933年11月20日,被蒋介石调到福建“围剿”红军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在其主要领导人蔡廷锴、蒋光鼐率领下,联合国民党民主派李济深、陈铭枢等在福州成立了“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公开打出了“反蒋抗日”的旗帜,史称“福建事变”。

福建事变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必然选择。1931年,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不仅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抗日,而且民族资产阶级的一部分也转变到同情、赞助和参加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方面来。然而,以蒋介石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却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置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于不顾,继续以主要力量“围剿”红军,镇压人民的抗日民主要求。这就不能不激起各种抗日民主势力的反对。福建事变的发生,正是十九路军等抗日民主势力与蒋介石集团的“攘外必先安内”反动政策矛盾激化的产物。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关门主义统治下的党中央,对当时的形势和福建事变的性质却作出了错误的判断。

“左"倾关门主义统治下的党中央不承认“九一八”事变后,中间阶级以及国民党内的一些派别政治态度的变化,反而认为:正是这个客观环境,将使得国民党的各反革命派别企图在反对革命及苏维埃斗争的旗帜下团结起来。正是在这种“左”倾错误思想指导下,他们对福建事变的性质作了错误的判断。

福建事变发生后,左”倾关门主义指导下的党中央指出:“福建人民革命政府‘不是人民,而且还不是革命的’它的一切行动,不过是一些过去反革命的国民党领袖与政客们企图利用新的方法来欺骗民众的把戏,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要推翻帝国主义与中国地主资产阶级的统治,而正是为了要维持这一统治,为了要阻止全中国民众的革命化与他们向着苏维埃道路的迈进!”。他们根本不承认福建人民革命政府实行联共抗日反蒋的政策具有一定的爱国性和进步性。因而采取了揭其、批判搞垮的态度。

十九路军领导人本来并不是“反革命的国民党领袖和政客”,他们曾经有过光荣的革命历史。十九路军的前身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在北伐战争中所向披靡,连战皆捷,赢得了“铁军”称号。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后,蔡廷锴的第十师(国民革命军序列之一)参加了南昌起义,但在南昌起义失利,起义部队南下时,蔡廷锴率第十师离开起义队伍,依附了蒋介石。蒋介石任命蔡廷错为十九路军军长,蒋光鼎为十九路军总指挥。十九路军为蒋介石稳定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并且还亲自参加了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三次反革命“围剿”,这是十九路军历史上最大的污点。

十九路军领导人因其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既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由革命转到反革命,那么在另一种条件下也会由反革命转到革命。事实上,“九一八” 事变后,十九路军已经逐渐转变成为一支爱国护日部队了。左倾机会主义者不懂得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重性的特点,对十九路军领导人在1927年以前曾经参加过国民革命,“九一八” 事变后又主张和参加了抗日战争的事实视而不见,仅仅抓住他们在1927年曾经倒向过反革命这一点,就断言他们发动福建事变是“反革命的国民党领袖与政客欺骗民众的把戏”。这显然是错误的,与马克思主义背道而驰。

福建事变爆发后,福建人民政府就发表对内对外宣言,宣布它的使命是消灭南京反动统治,执行抗日救国的大计,警告列强勿与蒋介石合作。11月21日,福建人民政府和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工农红军签订《抗日停战协定》,规定双方划定军事界线,停止军事行动,双方恢复商品贸易,采取互相合作的原则。这与南京政府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迥然不同。12月1日,福建人民政府发布《大赦令》,指出反对南京反动统治,毫无犯罪可言,宣布释放政治犯60多人,其中有大批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这与南京政府逮捕、关押和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更是不能相提并论。

左倾机会主义者却抹杀福建人民政府与南京国民党政府的区别,说:“这些屠杀工农与革命 士兵的刽子手,是不会执行任何与南京国民党原则上不同的政策的。”不仅如此,他们还因福建人民政府试图在南京国民党政府和苏维埃政府之间形成中间势力而认为它更具有欺骗性和危险性。说:“这个反革命派别目前以找寻殖民地道路与苏维埃道路之间的中间道路相标榜,而实际,上是为着挽救破产的反革命的统治,并为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强盗行为放射烟幕弹”。

当蒋介石从江西苏区北线抽调大部军队入闽时。博古、李德把红军主力从东线西调到永丰地区去攻打敌人的堡垒,他们坐视蒋介石镇压十九路军而不让红军在东线同蒋介石军队作战,以援助十九路军。193年底,蒋介石三路人闽军队到达建瓯顺昌,逼近南平,福建人民革命政府处境十分危急,十九路军派代表尹时中到瑞金向红军求援。左倾机会主义者不仅不给以援助,而且当面大骂十九路军和福建人民政府想走第三条道路,喊着革命口号反革命,欺骗民众,比公开的反革命还要坏。对蒋介石进攻福建人民政府采取坐山观虎斗的方针,只能得到红军和福建人民政府相继失败的结果。

“左"倾关门主义错误的政策和策略,造成了中央苏区第五次”围剿"的失败,同时也导致福建事变迅速失败,其经验值得借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福建   事变   苏维埃   反革命   关门主义   南京   蒋介石   红军   国民党   人民政府   错误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