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特斯拉,这个中国高端新能源品牌“刚”起来了

即使是最懂汽车行业的业内人士也看不懂2023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新年伊始,新能源汽车退补之后,几乎大多数的车企都宣布了涨价,大众新能源、比亚迪、零跑、合创等品牌都有0.5~1万元左右的增长。然而就在大家都认为新能源汽车2023年的第一个关键词是涨价时,特斯拉以3.6~4.8万元的降价幅度给汽车行业一记重锤。

然而就在特斯拉降价后的数日,AITO问界成为了第一个以现金优惠为调价方式的中国新能源品牌,亮剑特斯拉。AITO问界M5 EV调整后售价为25.98万元起,AITO问界M7调整后售价为28.98万元起,紧跟特斯拉。


调价是手段,目的很明确。余承东没有忘记过自己的诺言,要超越特斯拉,但他也没有遗忘老车主,在调价的同时依旧关怀老车主争取了更多的福利。当特斯拉车主还在店中维权时,AITO问界的老车主都欣慰自己选择了AITO问界。

随着AITO问界和特斯拉、比亚迪同时被称之为新能源时代的“BAT”,AITO问界已经成功占领了消费者市场,成为中国新能源品牌中销量和技术发展最为迅速的品牌。

最“温暖”的调价

如果说车企的每一次调价都是背刺老车主,那么这次AITO问界调价可以说是最温暖的调价了。

除了AITO问界M5 EV以及AITO问界M7车价调整以外,AITO问界还为以及提车的首任车主提供总价值3.3-3.5万的权益,包括价值2.1-2.3万的延长整车质保至8年/16万公里和价值1.2万的12万AITO积分。积分可在AITO商城内选购丰富的华为产品和周边产品,同时AITO问界M5车辆可享2年基础保养。

“这已经是我们能够争取到最多的诚意了。”AITO问界内部人士向华尔街见闻表示。通常来说车企做产品价格调整时会考虑到效果和成本,通常会选择把成本都放到调整的价格上,多优惠把调价的效果做到最好,而不会把更多的成本放到老车主上。

在很多车企看来,老车主的优先级并没有潜在车主来得重要,但是这一点在AITO问界上却并不一样。在他们看来老车主和潜在车主同样重要。长期主义和以用户为中心的品牌理念是AITO问界坚持的品牌理念。


调价之后AITO问界M5 EV从25.98万元起,几乎和降价后达到25.99万元的Model Y持平,而AITO问界M7则从28.98万元起,相比35.98万元起的理想L8具有极大的价格优势。

毫无疑问降价之后的AITO问界将更加具有竞争力,作为价格最为敏感的区间带,20~30万元每相差5000元都会有不一样的选择,而AITO问界这次调价也表达出了自己在市场上的野心和信心。

蝴蝶效应

如果说特斯拉的突然降价是蝴蝶的翅膀,那么AITO问界的这次调价可以说是真正让市场“卷”了起来。随着AITO问界的调价,市面上也有更多品牌选择降价,整个市场的格局再次发生改变。

在AITO问界调价后的4天,小鹏汽车便也开始调价,最大降幅达到3.6万元。这也意味着原来最核心在26~30万元区间的竞争空间纷纷下调到了25万元左右,这无疑考验着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虽然小鹏汽车的调价有受到特斯拉和AITO问界,乃至飞凡汽车的影响,但是不得不承认,在品牌元年销量接近8万辆的新能源高端品牌,足以证明了自己在行业内的实力和地位。

AITO问界作为一个定位在25万元以上的高端新能源品牌,从AITO问界M5在2022年3月开启交付后,连续4月实现销量突破万的纪录,甚至还多次进入乘联会每月公布的国内新能源SUV的TOP10榜单中。

随着AITO问界M7上市后,仅51天便开启了交付,在今年下半年,AITO问界8-10月连续3月销量破万,12月也再次进入万辆俱乐部。虽然从绝对值上和蔚来、小鹏还有差距,但是从增幅以及首年交付量来看已经遥遥领先,这对于一个新的品牌来说非常不容易。

AITO问界已经拥有了在20~30万元新能源市场的定价权。当价格仅仅成为消费者购买一辆车的“门槛”时,这也意味着产品力已经大幅度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再次创造“不可能”

品牌元年就达到7.5万辆的销量已经是成就“不可能”,但对于AITO问界来说这只是一个开始,AITO问界正在快速跑马圈地,占领市场的野心。

跑马圈地在2023年“卷”到不行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不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想要得到从来没有得到过的东西,就要做到其他人没有做到过的事情。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点正在逐渐向两个关键点聚焦,首先是“智”其次是“驾”。

智就是我们熟悉的智能化,包括座舱智能化,电子电气架构智能化,智能驾驶等等,驾则是作为车本身的驾控、动力性能的表现。

在智的层面,曾经领先的豪华品牌、合资品牌已经开始展现出疲态,即使强如大众这样的品牌也曾表示:“把软件放到车上去比造一辆新车更难。”而以AITO问界为核心的新造车势力开始凸显出提前布局的实力。因为在汽车行业内一直缺少一套真正面向车的操作系统及其生态,鸿蒙座舱的提前布局从系统最底层开始打磨。

极致的流畅、智慧的体验、人机交互的极简的设计,以及1+8+N的多端协同,这样形容词背后是每个端口接入的协同,每个协议之间的配合,每个硬件和软件的融合,看似困难实际更困难的东西,大众们做不到,华为做到了。华为软件工程能力以及不断追求极致的软件工程团队,基于这些才有所谓的车机天花板。


车机已经不再是“硬件就是一块大屏幕,软件就是导航+听歌”这么简单。随着电子架构的完善和芯片算力的提高,车机将与车辆硬件深度融合,包括屏幕、空调、车门车窗、摄像头、麦克风、灯光、座椅等等。AITO问界凭借华为强大的研发和领跑实力已经在包括车机在内的智能座舱达到了国内,乃至全球领先的地位。

从驾驶层面,凭借增程式和纯电两套动力系统,AITO问界给予了消费者更多的选择。在混动方面采用油耗更低的1.5T四缸发动机作为增程器,不仅降低了日常能耗,还解决了里程焦虑问题。纯电方面,华为也不断创新打造出了DriveOne电驱系统,其采用效果更佳的智能油冷技术,实现电驱小体积、轻重量、长寿命、强性能。

不仅如此,在车身控制上,AITO问界M5 EV搭载了华为自研的HUAWEI DATS动态自适应扭矩控制系统,可以实现颠簸路面动态识别路况,智能调整扭矩输出,使其整体调校兼顾舒适性和支撑性,大大提升车辆的驾控舒适性。

在短短几年时间AITO问界就能够有如此的产品离不开各方的努力。华为有技术积累、有鸿蒙座舱、有产品定义能力、也更懂中国用户,赛力斯也在汽车本身的制造能力上拥有先进实力,所以AITO问界在智能化和驾驶体验方面都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力,有望复制手机领域的成功路径。


独特的合作模式让AITO问界成为了“掌上明珠”,也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造车模式,未来随着AITO问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不断深耕,不仅是行业格局,整个造车模式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从今天开始,这一刻才刚刚开始。


*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平台之观点,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特斯拉   新能源   华为   座舱   品牌   销量   车主   中国   汽车行业   汽车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