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中国最强高中?谁又是竞赛最强城市?

记者丨殷建


城市之间的竞争,从来不仅仅只是GDP之争。对于教育的竞争,更是事关城市未来的竞争。



近年来,一个在国内高中教育圈内已经逐渐形成共识的事实是:尽管五大学科竞赛奖项不能完全体现出一所中学的教学实力、师资力量和学校教育理念,但是,如果我们要衡量一所高中能不能算得上是顶尖高中,五大学科竞赛成绩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衡量标准,因为能够更好地体现出一所顶尖高中的教学实力、师资力量及教育理念。


基于此,另一个公认且可见的现实是:越来越多的优质高中,也正在不遗余力地打造学科竞赛和强基教练团队,以求能在每年的高校强基计划中收获到更多的名牌大学。


因此,当通过参加竞赛来进入顶级高校愈发成为一个重要的升学渠道,对于顶尖高中们而言,耀眼的高考成绩就只能算是立身之本,跻身竞赛强校才真正算是扬名之方。换句话说,学科竞赛成绩能够决定学校是不是顶尖的“头部玩家”。


今年1月,随着2022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获奖名单公布,也正式标志着2022年度五项学科竞赛全部结束。


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综合来看,五项学科竞赛的获奖规模已经明显扩大,同时在奖项分布、各级奖项所占比重等方面也有着显著变化。


那么,在这场堪称国内高中生最顶尖的学术性比赛中,哪些高中挤入了国内的头部梯队?又有哪些城市的综合实力最强呢?成都商报教育发布记者仅以2022年全国中学生五项学科竞赛为例,对2022年的高中五大学科竞赛进行了数据分析。


重要趋势:

十年金牌总数接近翻倍

学科竞赛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升学路径


一般我们常说的学科竞赛,是五大学科竞赛的简称,其全名为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竞赛科目主要包含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学等五门学科。


可能有家长会疑惑,现在不是都全面“禁奥”了吗?为何还会有中学生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注意,此“奥赛”非彼“奥赛”,教育部此前清理的,是针对义务段的各类打着奥林匹克头衔的比赛,而五大学科竞赛是教育部官方承认、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领导下,旨在培养基础科学人才的比赛,其面向群体主要针对的是国内中学生。


五门学科的比赛进程及赛制略有不同。其中,数学、物理、生物、化学这四门学科,大致分为了预赛、复赛及决赛。其中,参加数学、物理、生物的复赛可决定一等奖和省队,化学复赛则是决定一等奖,再在一等奖中组成省队再参加最终决赛,信息学的初赛场次更多,采取的是层层淘汰制。


含金量方面,金牌和决赛的含金量更高,复赛的一等奖比较重要。国赛分为金牌、银牌、铜奖、鼓励奖,金牌大概在30-50人,金牌中的靠前者可以进入国家集训队,大概5人。由于学科不同,五学科竞赛决赛中信息学和信息学和生物是前30名,数学是前60名,物理和化学均是前50名。


实际上,清华北大比较注重进入省队的选手,只要是金、银牌一般都可以被清华北大强基破格录取,同时参加校测认定,得到相应的录取优惠等级,铜牌的话则有机会被C9高校录取。


比如,一名学生能够在五大学科竞赛国决中入选国家集训队,就可以获得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的保送资格。当然,这个数量不多,从历年情况来看,每年的五项学科竞赛国家集训队总人数往往都不会超过260人。


另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国内试点强基计划高校总共有39所,包括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内众多一流高校。以2022年为例,其中34所高校都把参加“五大学科”竞赛的成绩纳入了报名条件之一。


可以这样说,五大学科竞赛成绩是当下进入国内一流高校的绝对“硬通货”。


另一方面,五大学科竞赛金牌的数量也在呈扩大之势。从2013年至今,10年来,五大学科产生的金牌数量已经从300多枚已经翻到了600多枚,涨幅近1倍。所以,参加五大学科竞赛及强基训练,正在成为高中生们进入顶尖大学的重要途径。


把这个背景捋清楚了,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说竞赛成绩是衡量一所高中的重要指标,也不难理解为何国内的顶尖高中们都在不惜成本地打造竞赛及强基教练团队了。


哪些省市成绩最好?

老牌省市地位依然稳固

浙江遥遥领先,四川成绩亮眼


据公开数据整理,2022年五大学科竞赛决赛共产生金牌675枚,银牌994枚,铜牌577枚,奖牌总数为2246枚。


这些奖牌都被哪些省市分走了呢?我们分类来说。


先来说含金量最高的国家集训队名额,毕竟一旦能够进入国家集训队,也就意味着拥有了保送清北的资格。


2022年五大学科竞赛(决赛)国集中学分布


据图表可以看到,2022年总共有21个省份的260名学生进入2022年五大学科竞赛国家集训队,其中浙江省以44人位列第一,四川省以26人位列第二,上海市则是以1人之差位居第三。


再来说金牌,金牌数量同样作为衡量竞赛成绩的硬指标,能够在强基计划中实现破格录取的最优惠档次。例如,2022年成都树德中学的张同学就拿到了物理金牌,当时在高考中取得了670多分,随后通过强基计划破格就被清华大学成功录取。这个例子,也能很好地体现五大学科竞赛的奖牌价值。


2022年五大学科竞赛(决赛)金牌省市分布


在金牌竞争中,浙江优势依然明显,以91枚金牌的成绩位居全国第一,几乎是断层式的领先。四川、上海、湖南依次居于二、三、四名的位置,金牌数量均超过50枚。


就学科而言,浙江在物理和化学领域有着非常强的统治力,均排名全国第一,分别摘得了21枚和24枚金牌。而生物和信息两大学科,即使金牌总数较少,浙江依然排在第一名。


如果再从五大学科竞赛奖牌数汇总来看,浙江总共有四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一门学科位列全国第二,仅以2022年来看,浙江这个传统竞赛强省,依然保持了足够的领先。


再来看排在二三四位置的四川、上海和湖南,三个省市的金牌总数均突破50枚大关,成绩算是相当不错了。学科方面,上海主要是在数学方面比较突出,至于其它学科的话则相对较弱,偏科稍微显得比较严重。至于四川和湖南,两个省份都在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四大科目均取得了金牌数两位数的成绩,实力耀眼。


在50枚金牌大关之后,还有三个省市都拿到了接近50枚的金牌,分别为湖北省(49枚)、重庆市(49枚)、北京市(47枚)。此外,广东省则拿到了43枚金牌,而在30到39枚金牌这一区间,只有河北省和山东省。其余省市均在30枚以下。


记者也统计了往年的各省市金牌数据。具体如下:


2019年五大学科竞赛位列前十名的省份分别是浙江63枚、湖南39枚、四川36枚、湖北32枚、广东31枚、河北31枚、北京28枚、山东26枚、上海25枚、江苏20枚。


2020年五大学科竞赛位列前十名的省份分别为湖南67枚、浙江 67枚、北京44枚、湖北39枚、四川 36枚、重庆35枚、上海 32枚、河北 30枚、江苏30枚、广东24枚。


2021年五大学科竞赛位列前十名的省份分别为浙江95枚、湖南64枚、上海44枚、湖北43枚、四川43枚、重庆42枚、北京39枚、河北36枚、广东34枚、江苏33枚。


结合历年数据来看,浙江、湖南、湖北、四川、上海、北京等老牌强省市的地位一直稳固,虽偶有名次变化,但都稳定在头部梯队。


当然,也不难看出,在学科竞赛金牌数可以跻身前10位的头部省市,其经济基础及基础教育水平,也是在国内相对领先的。


谁是国内最强高中?

头部中学整体稳定

但内部竞争激烈


说完了各个省市所取得的成绩,我们再来看具体的学校较量。


依然首先来说进入“国集”(国家集训队)的学校,本次总共有84所高中成功进入到了2022年五大学科竞赛国家集训队。


2022年五大学科竞赛(决赛)金牌中学分布


其中国集中学榜前三的竞争是比较强的,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以各学科总计15人位列第一,成都第七中学则仅以1人之差,以各学科总计14人位列第二,上海中学以各学科总计13人位列第三。


我们也单独找出了四川的数据,2022年,入围“国集”的达到了26人,比去年增加9人,来自成都第七中学校、成都市树德中学、成都外国语学校、成都市锦江区嘉祥外国语高级中学、绵阳中学、绵阳东辰学校等。


接着来看金牌学校,获得金牌数量第一名的依然是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金牌总数为36枚,主要是凭借着数学竞赛斩获了19枚金牌,物理竞赛获得10枚金牌。


第二名是成都市第七中学,各学科金牌分布都比较平均,学生发挥非常平稳。


第三名则是上海中学,虽说在化学和信息两门学科是“零收场”,物理和生物两门学科也仅仅都只获得一枚金牌。但是,上海中学在数学上斩获的金牌数为全国第一,共有25枚,直接帮助其总数挤进了前三。


此外,重庆市巴蜀中学、华东师大二附中分别获得24枚和22枚金牌,排名中进军到了“前五强”,备受关注的衡水一中则紧随其后。衡水一中、杭州市学军中学、湖南师大附属中学三校均获得21枚金牌,并列第六名。


除了2022年,记者还统计了过去几年金牌在国内高中的分布情况,具体数据如下:


2019年,学校金牌榜排名前十的分别为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1枚、河北衡水第一中学21枚、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枚、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17枚、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15枚、深圳中学14枚、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13枚、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13枚、重庆市巴蜀中学校12枚、宁波市镇海中学12枚。


2020年,学校金牌榜排名前十的分别为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4枚、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4枚、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3枚、长沙市长郡中学19枚、河北衡水第一中学19枚、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18枚、重庆市巴蜀中学校18枚、上海市上海中学15枚、长沙市雅礼中学14枚、宁波市镇海中学13枚。


2021年,学校金牌榜排名前十的学校分别为河北衡水第一中学25枚、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4枚、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3枚、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3枚、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2枚、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含紫竹)19枚、上海市上海中学19枚、长沙市雅礼中学17枚、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17枚、长沙市长郡中学17枚、重庆市巴蜀中学校17枚。


未来:

传统强校并非高枕无忧

其他中学依然还有超车机会


综合来看,国内顶尖高中们的整体地位是稳定的,但是在这些头部高中内部,竞争还是很激烈的,几乎还没有哪所中学具有完全的压倒性优势能始终保持第一。


对于这种格局,成都某中学竞赛教练表示,从教育生态来说,第一名这把交椅被轮换坐,对于整体的竞赛氛围来说,是一件好事。“它说明对各大高中来说,竞赛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只要去着力布局,就还有竞争的机会。当然,反过来说,在‘追兵’不断的情况下,头部中学们如何保持优势、突破劣势,也应该成为学校管理者着重去考虑的问题。”


此外,从近年学科竞赛奖牌数量和占比变化也可以看出,目前学科竞赛在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和培养领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也意味着暂未进入头部集团的中学们,不能只盯着传统高考一条路,也应该着力思考在竞赛方面的发力和布局了。


“至少,从近年来的数据来看,随着一些暂时落后的省市及中学在竞赛培养体系方面日渐成形,一些非竞赛强校也拥有了更多争金夺银的机会,随着这些学校在奖牌上的突破,对头部中学们自然也会产生压力,这样的竞争氛围,就长远而言,显然是有利于高中们在创新培养方面去做更多的思考。”


注:文章头图源于摄图网

文中表格数据基于中国科协及竞赛学会官方名单统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衡水   中国人民大学   集训队   成都市   高中   湖南   浙江   上海   中国   头部   省市   金牌   学科   最强   成绩   中学   学校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