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发明望远镜的故事被拆穿,原来这也是华夏的发明创造呀

关于世界上最早的眼镜、望远镜产生于何时、何地、何人,科学史界有不同说法。之所以有争议,是因为耶稣会传教士伙同熊明玉篡改了《格致草》等明末典籍中的相关内容。

所以,西方人可以堂而皇之宣称,眼镜和望远镜都是伽利略之流发明的。

按照有毒教科书的说法,望远镜是在1608年,由荷兰米德尔堡的眼镜商利伯希(H. Lippershey,1570–1619)发明的,后由当时的著名学者开普勒(J. Kepler,1571–1630)加以改进,并设计了几种新的望远镜,特别是用两块凸镜片的天文望远镜。

1609年,伽利略又制造了一架能放大九倍的望远镜,开始了对天空的观察,创造了真正意义上的天文望远镜。


但实际上开普勒也好、伽利略也罢,二者都经不起推敲。

天文历法是他们的死穴,没有天文台、没有天文观测设备、没有天文观测记录,没有天文学相关著作(不是后世杜撰托名的那种哦),连一年有多少天都搞不清楚的年代,连岁差都不知道、连十九年七闰都不知为何物的人,连数学在欧洲都没有诞生的年代,懂天文???

华夏在战国就出现了水晶杯,用水晶制作的放大镜更是可以追溯至汉朝。

战国晚期水晶器皿,于1990年出土于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现藏于杭州博物馆


东汉广陵王刘荆墓里出土了一件金圈嵌水晶石的放大镜,据说,可以把字体放大五六倍

从20世纪五十年代初以来,广州地区发掘的两汉墓葬超过千座。从西汉初期的南越国时期开始,各时期墓葬中发现大量玻璃制品。这些玻璃制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国传统特色的仿玉玻璃,一类是富有外来特色的项链、手链、珠子等装饰品,也就是古代所说的珠玑、璧琉璃,此外还有一些玻璃器皿。其中,出自南越王墓的22件镶在鎏金铜框里的平板玻璃,是迄今所知的时代最早的透明平板玻璃,1983年于广州越秀区象岗山出土,现藏于南越王博物院。



水晶镜片,则在隋、唐、宋频频出现。

隋代太医博士巢元方曾于隋大业元年(西元610年)主持编写了《诸病源候论》,论述了“目不能远视”,即近视眼疾及治疗方法,为校正视力在医学理论上做出了贡献。

唐代出现单片眼镜,即“单照”:圆形装圈柄放大眼。据记载,唐代大文人鞠枝山就曾经使用过这种眼镜。

宋代,双片老花镜大量在文献中出现,古人将之称为“叆叇(ài dài)”。

南宋宗室赵希鹄在《洞天清录》一书中记载说:

“叆叇,老人不辩细书,以此掩目则明。其形色绝似云母石,类世之硝子,而质甚薄……老人目昏,不辩细字,张此物于双目,字明大加倍。”

明朝张自烈《正字通》言:“ 叆叇,即眼镜也。”


欧阳修哭着大叫:我也是高度近视,苦啊!

宋代叶梦得在《石林燕语》中记载:“欧阳文忠近视,常时读书甚艰,惟使人读而听之。”也就是说,欧阳修已经近视到要依靠书童或别人为他朗诵的地步了,放在现今估计至少得是900度以上的近视。


大名鼎鼎的苏东坡也是近视眼。

没办法,当年为了考取进士,不知熬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挑灯夜战酣啊。

据说,苏东坡看书时,距离书面非常近,为了延缓视力衰退,他还特意研制了杞菊茶用做眼睛的保健品。

杜甫和王安石上了年纪后,也时不时感慨视力下降严重,并写下诸如“老年花似雾中看”之类的诗句,近视眼 + 老花眼,这可让人怎么活啊。

陆放翁也是苦哈哈地写道:“少年读书目力耗,老怯灯光睡常早。”年轻时不爱惜眼睛,到老时追悔莫及。


正是因为有市场需求,才会促使技术更新迭代,发展应用。而这些需求大量散见于各种史料、文献与名家笔录或诗句中。与此相对比的是,西方这一切全是空白,更没有出土任何可经考证的实物。



这种款式还一直延续到了元代,可谓是一脉相承。元代也有相关文物出土。


眼镜到了明代,已经逐渐发展出【双片+架式】。

明张靖《方州杂录》说:

“向在京时,…,见其父宗伯公所得宣庙赐物,如钱大者二,其形色绝似云母石,类世之硝子,而质甚薄,以金相轮廓而衍之为柄,纽制其末,合则为一,歧则为二,如市肆中等子匣,老人目昏,不辨细书,张此物加于双目,字明大加倍。”

明朝仇英《南都繁会景物图卷》


明嘉靖郎瑛在《七修类稿》中云:“闻贵人有眼镜,老年观书,小字毕见,诚世宝也。”

明万历田艺蘅在《留青日札》卷二《叆叇》条云:

“提学副使潮阳林公有二物,如大钱形,质薄而透明,如硝子石,如琉璃,色如云母,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书,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倍明。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

明景泰三年,进士张宁在其著述中也提到他见过两副眼镜。

明末张自烈《正字通》:“叆叇即眼镜。”并且提到满刺加国进贡过“叆叇”。

《正字通》里提到的《方舆胜略》,乃明代程百二等撰写,全书十八卷,附外夷六卷,而其中的“外夷卷五”云:

“满刺加:永乐三年,王西利八儿速刺遣贡;七年,遣太监郑和赐印诰,封为王。九年,嗣王拜里迷苏刺率其妃子及陪臣五百四十人来朝。……其土产则有……叆叇(观书可助目明)……”。

注:明代所称满剌加国,其都城便是如今的马六甲市,1617年的《东西洋考》已将“满刺加”改称为“马六甲”了。

清人赵翼著《陔余丛考》33卷有眼镜一则,说刘澜暇日记:

“史沆断狱,取水精十数种以入,初不喻,既而知案牍故暗者,以水精承幕照之则见。”

研究者普遍认为:史沆当时使用的是水晶石片,是磨制成形的十几种单片水晶凸镜片,而且很可能是用两手执片,双目对光。

因此,我国眼镜史专家聂崇候先生论断,我国发明眼镜是在13世纪前半叶是正确的。

可即便华夏技术发展脉络如此清晰,西方仍旧不予承认,反倒是宣称:

世界上第一副眼镜是1289年意大利一名叫阿尔马托的光学家和一位生活在比萨市的意大利人斯皮纳发明,并于明朝时期传入中国的。

……

再来看看在镜片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望远镜”。

望远镜,在华夏历史上被称为“千里镜”

明代程百二等撰写的《方舆胜略》:“满刺加国出叆叇。今西洋磨玻瓈为千里镜,以长筒窥之,可照数十里,亦叆叇之类也。”

薄钰、孙云球、黄履庄等各自发明的望远镜,亦称之为“干里镜”。

孙云球(1629~1662年),字文玉,一字洒滨,原籍吴江,自幼随父母迁居苏州。出身于没落的官宦之家,其父孙志儒,曾做过福州、漳州知府。其母董如兰,通晓诗书,颇具才识。孙云球年幼时,随父母迁居苏州虎丘山畔,他自幼聪颖异常,13岁即为吴江县乡学生。不久父亲去世,家境中落,又遇明朝灭亡清军南下,生计艰难,他遂以采集出售中草药谋生。

其人勤奋好学,精于器械制造,据《吴县志》记载,其人“精于测量,凡有所制造,时人服其奇巧。”为了校准自鸣钟,他制造了“自然晷”,这是一种据日影以定时刻的仪器。不过,孙云球生平最大的成就在于光学仪器制作,他常与苏州薄钰、杭州诸昇、桐溪俞天枢、西泠高逸上、钱塘陈天衢,在苏杭一带经常讲求光学知识,见《孙文玉眼镜法序》。

明代以前,眼镜价格昂贵,非一般人所能享用,颇为珍贵。至晚明,杭州成为华夏早期眼镜的制作中心。

针对“单照”之类使用不便的情况,孙云球决心研制一种可以安在眼前的镜片。他特意前往杭州学习制镜技术,经过实践积累和探索,最后终于掌握了“磨片对光”(验光)技术,创造性地用水晶材料磨制成镜片,还创造了磨制镜片的牵陀车。

他又根据年龄和视力的不同,研制出老花、少花、远光、近光等品种,磨制出探浅不同的镜片度数,并编制了一套“随目对镜”的原始验光方法用以验目配镜,使得需要的人“随目对镜,不爽毫发”,戴在脸上也比较方便舒适,以适应各人视力的需要,——这是我国自主验光配镜的开始。

双片曲腿眼镜最大可能就是孙云球所发明。

听到他研制出这种眼镜后,许多人“不惜出重价相购”。一时前来购买这种新奇眼镜的人“川流不息”,几乎“踏破门户”。

孙云球在制镜过程中,研制了许多具有不同性能的凸透镜和凹透镜,他把这些镜片组合起来,造出了一架望远镜。

而神话传说中的伽利略与之相比,连个眼镜工匠都不是,更是缺乏各种工艺和设备,假利略也没有留下什么其他的光学方面的发明创造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可能西方伪史的造假者忘了)。

反观孙云球,尽管天才的一生仅仅活了33年,但在这短暂的光阴中,除了“千里镜”,他还先后制成了七十多种光学仪器类似放大镜的“存目镜”,类似显微镜的“察微镜”,类似“哈哈镜”的“幻容镜”,以及拥有多种用途的“多面镜”、“放光镜”、“夜明镜”、"夕阳镜”、“鸳鸯镜”、“火镜”等等。

不仅如此,孙云球还制成了“放光镜”(即“探照灯"),比俄国人库里宾利用反光镜制成的探照灯早了整整一百多年。

最后,孙云球将自己一生的发明创造和实践经验,系统地总结、归纳,写成了一部《镜史》,流传后世,他母亲还为此书题写了序言。

可惜,天妒英才,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巨匠却英年早逝,33岁生命便戛然而止。

他的好友浙江天台人文康裔在《读《镜史》书后》中写道:

“其远镜尤为奇幻,偕登虎丘巅,远观城中楼台塔院,若招致几席,了然在目;睹彼天平、邓尉、穹隆诸峰,噌苍翠,如列目前,体色毕现。神哉!技至此乎!向见时晷,愚谓奇亦至矣,何幸又得此幻观也?

先生日:是未足以尽其奇耳。’更以存目镜相贻,试之两眸,心旷神怡,百倍光明,无微不瞩。先生资我披览诵读者,殆锡我以如意珠也。悉之有数十种类,各有不同,而功用亦迥别。”

孙云球之后,至清康熙年间,眼镜的制作与销售已在北京、上海、苏州、天津、广州等地蓬勃发展,眼镜已成了专门的商品。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苏州又出了一个制造眼镜的人才,名叫褚三山。他进一步发展了制造眼镜的技术,颇有影响。

由于苏州出了孙云球、褚三山两位杰出的制造眼镜的技术人才,从而推动了当时苏州眼镜行业的形成和发展。在1735年,苏州已出现了专门生产眼镜的手工作坊。

大家去苏州时,若有兴趣,可以去苏州博物馆看看,那里陈列着他杰出创造的许多事迹资料。李约瑟博士来华收集过许多有关孙云球的资料,包括他在光学研究和创造发明上的成就,并写进了自己的专著。

《镜史》的问世,对后世光学仪器制造技术影响很大,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满清的愚民统治和打压,它后来被禁止出版,被传教士盗走,流传去了欧洲。

对于孙云球发明的“千里镜”(望远镜),西方人是承认的,内心也很高兴,——瞧瞧,这是你们华夏历史上第一架望远镜,比我们发明的望远镜晚了大约50年。

然而,有意思的是,在认领望远镜发明权上英国人与意大利人掐起了架。

1615年阳玛诺的《天问略》、1626年汤若望(J. A. S. v. Bell,1592–1666)的《远镜说》,还是1634年由汤若望等士人编纂的《崇祯历书·五纬历指》,都是将望远镜的发明权归于伽利略。

不过,英国人不干。英国人也来抢夺发明权。

英国人说望远镜最早的发明者是英国人迦斯空。

关于如何证明,英国人举出了晚清学者王韬(1828–1897)与传教士伟烈亚力(A. Wylie,1815–1887)合译的《西国天学源流》一书就谈到16世纪的望远镜来证明:

伽利略未生时,英国人迦斯空已用望远镜于象限仪。迦斯空死后二十余年,无人知用者,而法兰西有某者造之,夸为创事,且造分厘二器,亦无传,而伽利略复为之,冠远镜诸器。

好家伙,这敢情是自己证明自己啊!

你们英国伦敦新教不是在上海成立了个墨海书馆么?你们墨海书馆不是聘请了王韬和李善兰作为编辑么?在英国人这里,苏州的落第秀才王韬摇身一变,居然成了晚清学者,啧啧啧。

这传教士伟烈亚力也是从英国派过来的。

你们这么搞法,难怪最后意大利人不爽,干脆再把望远镜发明的时间提前,归到利玛窦头上了。

利玛窦总比你们英国人早了吧?

可笑的是,《明史》等官方著述提到利玛窦入华时携带和进贡给皇帝的“方物”中,根本没有望远镜。在信函以及晚年回忆录中,利玛窦对于自己携带到中国的物品如数家珍,但也从未提到望远镜。利玛窦同时代的耶稣会士从来没有让利玛窦与望远镜发生联系。

所以,英国人当然不服气。

干脆平地一声炸雷,弄出来一个比利玛窦(MatteoRicci,1552年—1610年)还早的英国发明家来认领望远镜发明权。

据说,英国人伦纳德·迪格斯(L. Diggses,1515–1559)也是16世纪望远镜的发明者,他的儿子托马斯·迪格斯(T. Diggses,1546–1595)留下了一份详细的望远镜使用说明,并在1571年为其父的著作《经纬万能测角仪》所作的序言中称:“望远镜发明者的荣誉是属于父亲伦纳德·迪格斯的。”

《望远镜的历史》一书中还写到:

波尔塔在1586年致信枢机主教埃斯泰宣称,他的《自然的魔术》中已经明确说明自己能制造“眼镜(occhiali)”,通过它也可以看见数里之外的人。

……

唉,掐吧掐吧!

不过就是杜撰几个故事、根据现代光学知识编几本书而已,又没有任何考古实证,吹牛谁不会啊?

其实,争执的双方都没有料到,孙云球的望远镜并不是华夏第一架千里镜(望远镜),他也不是唯一一个发明望远镜的中国人。千里镜在他之前就已经诞生了,只不过,他制作得更加精良而已。

而且,编撰故事的西洋人压根儿没有料到望远镜的发明创造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

所有的技术,都是发展路线,且有迹可循的。

原因很简单,因为技术在各个时代都会有继承和发展,应该有著作、有实物、有技术应用的背景。

前文提到与孙云球一起在杭州交流光学知识的,有一个叫薄珏的人。

此人堪称将千里镜(望远镜)用于军事的第一人。

薄珏(约1610-1640年),字子珏,长洲(今苏州市吴县)人。明朝末年机械制造家,制造过浑天仪、望远镜。早年作为嘉善县补充学生到浙江应试,后加入以多读书为要义和重在考据的杭州读书社。

《启祯野乘·薄文学传》:崇祯四年(1631年),流寇犯安庆,中丞张国雏聘套为造铜炮,每置一炮,即设干里镜,以侦贼之远近,镜筒两端嵌玻璃,望四五十里外如咫兄也。其所造之望远镜有效视距至少可以达到20~25公里以上。

崇祯八年(1635年)旧历二月,受时任中丞、安徽巡抚张国维聘请,为军营制造铜炮、构造先进,装有千里镜,用于对安庆张献忠所部的作战。张国维将之推荐给朝廷,却未受重用。其后,又造水车、火铳、地雷、地弩等兵器。

明代崇祯十七年(1644年),清军入关,正式建立清朝。

薄珏决定不再走仕途,隐居于嘉兴一代的山野中,膝下唯一爱女死后都是靠朋友接济方得以安葬,最后以穷病亡。

一生之中,著有《素问天倾西北之妄辨》《浑天仪图说》《天体无色辨》《天形北高南下辨》《荧惑守心论》《格物测地论》。

清代郑观应《盛世危言火器》亦提到:“不论大炮小炮,俱可使之百发百中,其法在炮首加一干里镜,便能视远为近。” 与明代之法一致,说明是一脉相承的尚未失传。

明末清初,掲暄是华夏最早用望远镜进行月面观察的人,他还为后人留下了中国最早的月面图。

《西泠闺咏》中记录了清朝嘉庆年间西子湖畔出现了一位名垂青史的才女,钱塘仁和人氏,名曰“黄履”。

“(黄履)工诗词,通天文算学,作寒暑表,千里镜,与常见者迥别。”

最关键的是,黄履制作的千里镜令人惊叹:

“方匣上布镜四就,日中照之,能摄数里外之影,平列其上,历历如绘”。

注意,这是摄影与照相技术的前身。

多才多艺的黄履也发明了寒暑表(温度计)、千里眼(望远镜),并于1810年发明了“钱塘镜匣(照相机的雏型)”,还谱写了很多诗词。

遗憾的是,她在中国摄影史上却鲜为人知。

彼时,尚未发明感光材料,仅在镜匣的毛玻璃上看景和物或临模用,一旦抽出毛玻璃换入木暗合就能拍照了,而这一技术西人在1854年才用于摄影术。

浙江大学教授、中国科学史专家王锦光研究认为,千里镜其实就是当时所谓的“取景器”(“景”就是“影”,“取景器”就是没有装照相片的“照相机”)与望远镜相结合的装置,能摄取远距离景物之象,已孕育了天文照相机的特点,还是天文照相机的祖先。

1839年8月19日,法国人达盖尔向全世界宣布了摄影术,达盖尔式箱式相机(相机雏形)成为最早的照相机。然而,与黄履1810年发明的钱塘千里眼镜匣相比,达盖尔也晚了近三十年。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黄履发明的千里眼镜匣,才会有达盖尔的摄影术开创,而这才是真正的摄影史的发展轨迹。

钱塘千里眼镜匣


清代安徽歙县人、对光学有深入研究的著名实验物理学家郑复光(1780年~约1862年),于1835年在北京以自己著作中的理论为指导,制造出了中国最早的一台测天望远镜,用于观测天象。其所著《镜镜冷痴》是中国第一部光学物理专著。

郑复光在少年时取得监生(太学肄业生)资格后便不再发展仕途,终身以做家庭教师或幕僚维持生计。一生专心研究自然科学,在光学、代数学和几何学等方面都进行过探讨,特别在光学实验、光学仪器的制造方面造诣颇深,提出的地脉说是中国古代地磁场论最高成就,其地脉说本质上相当于法拉第磁力线思想;晚年对蒸汽机动力理论产生兴趣,致力于战船的设计和模型制造工作。

《镜镜冷痴》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出版,全书共5卷,约7万余字。书中有中国古代的光学成就,还有作者自述的一系列观察记录和实验的结论及数据。

全书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1卷,称为《明源》,讲述光学基本理论,有光的颜色、反射定律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像、镜子的分类、制镜材料等内容。

第二部分为第2、3卷,称为《释圆》,讲述球面镜成像原理,包括凸透镜、凹透镜及二者各种组合,如望远镜、显微镜等。

第三部分为第4、5卷,称为《述作》,讲述光学仪器的制作工艺,并给出望远镜、放大镜、瑞光镜(探照灯)、映画器(幻灯)等制作方法。

后被译成日、俄、德、法等多种文字,流传世界。

在此之后,又诞生了一位中国照相机之父——邹伯奇。

邹伯奇(1819~1869年),幼名汝昌,字特夫、征君,号一鹗,广东南海县人。清代物理学家、近代科学先驱,他于1839年研制出"比例规”、“度算版”,1840年制造“指南尺”,1844年制成中国首架照相机,绘出中国首张经纬线地图。

留下手稿中的众多算例可以编制出现代计算机程序,当下采用计算机的演算结果与当年结果相当吻合,其计算结果不少算至小数点后16位。著有《摄影之器记》《对数尺记》《格数补》《学计一得》《补小儿雅释度量衡》《乘方捷法》《测量备要》。

……

看,这条技术的发展脉络无比清晰,西洋除了伪造几个人物出来沽名钓誉之外,有如此清晰的技术发展路径吗?

显然没有。

正是因为他们没有,所以才想方设法盗取、剽窃。

不论是伽利略,还是利玛窦,他们都不是真正的最早的发明者。

世界数字图书馆所藏《远镜说》收录于清代藏书家吴省兰(1738-1810年)所辑《艺海珠尘》丛书内,卷端题“汤如望纂”。前有作者自序,记年天启六年(1626年)。正文包涵远镜之利用,按仰观和直视、近视和远视的分述、原繇、造法用法及保养说明、用镜测量法、用镜交食法等。最长部分为功用、分用之利。提及望远镜为西洋人造,但并未写出伽利略的名字。

如果望远镜真的是伽利略发明的话,为什么不注明他的名字呢?

几乎所有的资料都显示,1626年,德国传教士汤若望中国学者李祖白共同翻译了一本介绍望远镜的书,叫做《远镜说》这是中文里第一次出现“望远镜”一词。

又来个中国学者,真是春秋笔法,这李祖白(-1665年)分明是明末清初天文学家、天主教教徒,好么?

表明身份很难吗?这是怕世人发现其中的秘密?

在嘉靖年间、熊明遇的时代,华夏一直将“望远镜”称为“千里镜”,从不称“望远镜”。可是,诡异的是,在1626年之前的《函宇通》中便出现了“望远之镜”,而且篡改痕迹明显,但即便如此,也没有提及是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仅仅说“独西极之国近岁有度数名家造为望远之镜”。

来比较一下页面的对称情况。左右页面很对称,很平整吧?

到了这一页,情况突变,左边页面明显高出许多,字体也拉长了(仿制的字模与原来有差异)。按西史叙事,伽利略在西方如此有名,既然他已在1609年发明了望远镜,为何不直接注明乃是伽利略所造呢?

不仅如此,这本《远镜说》的第一页的名字中赫然写着徐光启的后裔、满清钟表大师徐朝俊的大名!

西方不是说《远镜说》成书于天启六年(1626年)吗???

可是,为什么清朝的“徐朝俊”会居然出现在明朝的《远镜说》里?!

这两者之间可是相差了将近100-190年啊!


关于徐朝俊的身世,一直以来有两种说法,要么是徐光启的五世孙,要么是徐光启四世后裔。

徐朝俊,字冠千,号恕堂,精于钟表,清松江府娄县人,家住郡城内东亭桥堍。岁贡生。性聪慧,精天文、算学等。创制“龙尾车”,灌田功效很高。嘉庆十四年(1809年),署理松江知府唐仲冕刊印其图说,颁布松属各县,照式仿制,加以推广,以利农田灌溉。又尝自制多种仪器及钟表,为松江地区早期造钟表者之一。

晚年(嘉庆十四年)曾著成《高厚蒙求》五卷,包括《天学入门》、《海域大观》、《中星表》、《天地图仪》、《自鸣钟表图说》(1809年写成)等9种。该书1796年完成,1809年才正式出版,共分四集,天文、地理、仪表无所不包。


徐朝俊《高厚蒙求》的第二卷是《海域大观》,简要介绍了全球各大洲及各大洋概况,可称是简明世界地理,《高厚蒙求》是中国学者自己编撰的一部最早记述有拉美史内容的著作。

徐朝俊业师为祝德麟,见《中星表序》。

……

前面已经说过,利玛窦来华时根据官方记载和利玛窦本人记录,所有的物品里并没有“望远镜”这件物品。

根据行程,利玛窦1578年到达印度,1583年来到中国,1601年抵达北京。

西方宣称是1609年“发明”了望远镜。如果利玛窦真的在1601年将望远镜带入中国,那说明望远镜之前在欧洲就已经被发明了出来,对吧?

那么,既然在1601年之前就已经发明了望远镜的情况下,又何必宣称在1609年再次发明望远镜呢?

这不是互相矛盾吗?

“望远镜”从中国传入西方的,是中国被收买的官员和教徒一起把制造望远镜的技术都出卖给了西方,这才会出现历史故事里西方发明望远镜“两遍”、"三遍”的咄咄怪事。

其实,望远镜的制造并不是只用一凸一凹两透镜那么简单,还涉及到长筒的管状物、十字丝窥管,以及赤道式装,这些是和“浑天说”有着深层关系的,只是西方人根本不懂这些。

……

满清治下,对汉人科学家大肆打压,焚烧各类书籍,同时却又将部分书籍赠予欧洲,比如康熙、雍正、乾隆三代与路易家族是世交,仅官方有据可查的多次赠书记录和内容就令人瞠目结舌,何况还有大量来华传教士不断收集民间书籍,翻译后送回欧洲,以改名换姓的方式重见天日,完成文化和科技窃取的最后一环。

由此,包括赵士祯《神器谱》,徐光启《火攻要略》《制火药法》,方以智《物理小识》,孙云球《镜史》,宋应星《天工开物》等等均遭到禁止出版和刊印。

这里特别说一下《物理小识》,会再一次颠覆大家对明代科技的认知。

《物理小识》是明末学者方以智编撰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学术著作,亦名《名物小识》,为记叙自然科学为主的杂著。

方以智不是凭空创作,而是根据西晋张华《博物志》、宋僧赞宁《物类相感志》等书推衍而成,由其子方中通和学生杨暄编订(可能有所补充)。


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成书,后方以智流离岭南时又作了修改。初刊于康熙初年,全书共十二卷,以科学知识的记录形式出现,涵盖了天文、地理,物理、数学、生物、哲学、化学、医药、农学、工艺、艺术等诸多学科知识,涉及天地、律历、风雷、雨旸、人身、医药、饮食、金石、器用、草木、鸟兽、鬼神、方术等内容的研究。

书名中的“物理”指“事物之理”,与今日之物理学中的“物理”含意有所不同,但书中有不少物理学知识的研究与介绍,并广及力、热、声、光、磁各领域。

《物理小识》版本主要有康熙宛平于藻庐陵刻本、光绪宁静堂刻本、商务印书馆1937年《万有文库丛书》本等。

《清史稿》中是这样评价方以智的:

“生有异秉,年十五群经子史略能背诵。博涉多通,自天文、舆地、礼乐、律数、声音、文字、书画、医药、技勇之属,皆能考其源流,析其旨趣。”——考其源流,析其旨趣,这八个字,充分肯定了他的探究和创新精神。


注意,生活于明清易代之际的方以智,得益于书香门第士大夫家庭,饱读诗书,少有才名,广泛涉猎,作为一代大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他的学友中就有汤若望这样的外国传教士。

来华传教士们前赴后继,将数以万计的华夏典籍不断送往欧洲,于是伽利略成了望远镜的发明者,牛顿也成了近代物理大家。

反正,各种研究成果都往他们身上堆就完了,越积越多的结果,就是这些人个个都成了百科全书式的神话,无所不能,无所不通。

自从明清期间传教士来到中国以后,中国大批量书籍和发明创造都莫名其妙不见了,给人留下一种印象,中国人突然间什么都不会了,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也没了,处处需要仰赖传教士的教导,中国人赫然变成了无知、落后的野蛮人,好似几千年积累的文明进程和精神生活、物质生活都全不见踪影,这符合事实逻辑吗?

说来,还真是令人不胜唏嘘啊。

***关注我,关注《昆羽继圣》,关注文史科普与生活资讯,发现一个不一样而有趣的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华夏   伽利略   望远镜   镜匣   传教士   苏州   中国   天文   光学   眼镜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