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陆、张,文天祥被俘三年为何最出名?忽必烈:没我他不行!

导读:

文天祥是南宋末期抗元的代表性人物,与另两位抗元代表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同为“三杰”,文天祥并未像其余二位那样立即死国,而是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文氏先遭被俘之辱,后又被元人关押了近四年,最终因拒不投降而被杀。文氏兵败被俘,并不比背负帝昺跳海的陆秀夫更为光彩;其被囚大都三年有余而不死,比张世杰等人战败而死者也并非更为忠烈。

相反,若以常理度之,文氏某些方面似有不及陆、张之处。然而,三人后世境遇却差别甚大。

数百年来,文天祥头上光环无数,备受尊崇。其英雄事迹流传愈来愈广,其形象亦愈来愈鲜明,并逐渐成为世人心目中的忠义典范而备受膜拜。与文氏相比,陆、张等人则黯淡许多,难以望其项背。二者之所以有如此大的不同,主要源于后世对文氏形象的精心塑造。

元代劝降与拒降间忠义形象初步成型

景炎三年十二月,文天祥被俘于海丰五坡岭。次年正月,被元军押上海船,行至崖山。元军统帅张弘范要求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天祥曰:

‘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不久,文天祥被押解至大都。元世祖听人言“南人无如天祥者”,遂起惜才之心,多次遣人劝降,但文天祥坚持气节和原则,不为所动,遂被幽三年有余。及至至元十九年:

“有闽僧言土星犯帝坐,疑有变。未几,中山有狂人自称‘宋主’,有兵千人,欲取文丞相”。

就是有人以救文天祥为名,图谋起事,造成社会不稳,人心浮动。有朝臣动议杀掉文天祥,以绝后患。元世祖也认识到南宋平复时短,人心未稳,而文天祥拒降,已成为故宋的一面旗帜,会起到“人心思赵”的作用,对稳固元朝统治大为不利,于是亲自召见文天祥,对其最后劝降:

上使谕之日:“汝以事宋者事我,即以汝为中书宰相。”天祥对曰:“天祥为宋状元宰相,宋亡,惟可死,不可生。”又使谕之曰:“汝不为宰相,则为枢密。”天祥对曰:“一死之外,无可为者。”

文天祥的断然拒绝使元世祖的最后一丝希望破灭。世祖为统治稳固着想,既不能用之,唯有杀之,遂下决心杀掉文天祥。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文天祥被杀于大都柴市:

“其衣带有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面对人生自由和高官厚禄的诱惑,哪怕是皇帝亲自招降,文天祥终不为所动,惟愿与故国共存亡。被囚四年间,文天祥不改初衷,以忠义先贤自励,终以鲜血祭故国,在劝降与拒降之间,面对求生与求死的抉择,其忠义形象得以显现。

元朝官方的态度与评价

一、元朝皇帝的肯定和赞许

文天祥死后,元廷有何行动,正史未见记载,相关记载最早见于明初赵弼所撰《效颦集》,其中有《文文山传》,对文氏死后元廷的言行描写甚详:

世祖叹曰:“吾亦悔杀此人,至今一悼,噬脐无及。朕今以礼祭奠,赠谥厚爵,庶可解其幽明之恨。”乃敕省、院大臣各行祭礼,赠公特进金紫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保、中书平章政事、庐陵郡公,谥忠武。令知枢密院事王积翁书其神主,洒扫柴市,设坛以祭之。

《效颦集》成于明初,虽距文氏之死不远,然多小说家言,难以尽信。且元廷追封之事,未见诸正史及时人诗文,故赵弼所记元廷追封云云,当非史实。然于此可见,明初之人认为,虽然文天祥死于抗元和义不仕元,但元廷仍当对文天祥施以封赠和尊崇。这表明,在明初,文天祥的忠义形象已然超越王朝隔限而被士人尊崇。元世祖囚文天祥四年而不杀,多次派人劝降,最后还屈尊以劝,其表现可圈可点,故《宋史·文天祥传》文末赞曰:

“我世祖皇帝以天地有容之量,既壮其节,又惜其才。”

虽是赞誉元世祖,亦可见其对文天祥壮节惜才的器重。除元世祖外,元仁宗对文氏的忠烈和气节也颇为赞许。元人记载:

江南自革命以来,学校碑刻刊去宋年号,朝廷初不知其所为。仁宗在东宫,一日问左右:‘文丞相何如?’对者皆贬其不知天命。仁宗作色曰:‘如卿所言,则冯道却不是忠臣矣?’众恧,屏气相视惕然。信公日见表彰,扬于内外。

冯道一生善于见风使舵,历仕五朝、八姓、十一帝,一直位列宰辅,被人视为官场“不倒翁”。针对群臣贬斥文天祥“不知天命”的论调,元仁宗反驳:

按群臣逻辑,“知天命”的冯道岂不是大忠臣?

仁宗以冯道对比文天祥,褒贬之意彰显无遗。仁宗长期生活于汉地,受儒家文化熏陶,继位后推行汉法,重用儒士,其对践行儒家思想、尽忠死节的文天祥表示肯定和赞许也在情理之中。

二、官修史书的评价

《宋史》是元朝官修的三部正史之一,其编纂始于元至正三年(1343),成书于至正五年(1345),其中的《文天祥传》是了解文天祥生平的基本史料。该书虽为元人所修,但书写文天祥时,总体较为客观,文氏尽忠报国、舍生取义的忠义形象跃然纸上。尤可注意之处是其文末的《论》,对文氏评价尤高:

观其从容伏质,就死如归,是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可不谓之“仁”哉。宋三百余年,取士之科,莫盛于进士,进士莫盛于伦魁。自天祥死,世之好为高论者,谓科目不足以得伟人,岂其然乎!

虽然后人对《宋史·文天祥传》多有批判,但正史的地位决定其必然成为后人了解和研究文天祥的权威史料,此后文天祥的基本形象实与其有莫大关系。正如元末明初人陶宗仪所说:

“宋丞相文公(天祥),其事载在史册,虽使三尺之童,亦能言其忠义”。

陶宗仪之语虽不无夸张之处,但文氏忠义广为人知当是事实。

士人群体的书写与行动

文天祥被杀后,诸多文人既感于他的崇高品格,复惋惜悲伤,纷纷写诗撰文,表达崇敬和哀思,使其事迹流传愈广,形象亦愈发清晰。汪元量为文天祥之友,在文氏死后,他作《浮丘道人招魂歌》九首,其中有曰:

“忠肝义胆不可状,要与人间留好样。惜哉斯文天已丧,我作哀章泪凄怆。”

既追思其忠贞风范,又表达悲痛之情。“福安三贤”之一的谢翱曾尽倾家产,招募乡勇,投身文天祥的勤王军。宋军溃败后,谢翱游历四方,寄情山水,每遇名台辄北望凭吊,哭祭文天祥。至元二十八年十二月初九为文天祥殉国九周年忌日,谢翱与友人登上严子陵钓台哭祭文天祥,写下著名的《登西台恸哭记》,既恸文氏壮志未酬、为国捐躯,复恸山河沦陷、故国不再。谢翱的祭文在士人广为传颂,影响甚大。

甚至不少在朝的士大夫,如徐世隆、虞集等也不避忌,作挽诗以表哀悼之情。元末明初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记载:

翰林学士徐威卿先竹(世隆)有诗挽之曰:“大元不杀文丞相,君义臣忠两得之。义似汉王封齿日,忠如蜀将斫颜时。乾坤日月华夷见,岭海风霜草木知。只恐史官编不尽,老夫和泪写新诗。”可谓善风刺者矣。虞伯生先生(集)亦有诗曰:“徒把金戈挽落晖,南冠无奈北风吹。子房本为韩仇出,诸葛安知汉祚移。云暗鼎湖龙去远,月明华表鹤归迟。何须更上新亭饮,大不如前洒泪时。”读此二诗而不泣下者几希。

徐世隆生于金朝,为金哀宗正大四年(1227)进士,入元后曾任太常卿、吏部尚书等职。其挽文天祥诗,将元世祖对文天祥的囚而不杀看作对双方共同的成全,既赞文天祥之忠,又赞元世祖之德。虞集号称“元儒四家”之一,诗文俱佳,其诗颂扬了文天祥精忠报国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山河沦落,家国不再之痛。

文天祥是“宋末三杰”中最后一个殉国的,且死在京师,影响甚大。加之士人群体在其生前、身后书写的祭文、挽诗等,使其名声愈盛,忠义形象开始凸显出来。

结语

总之,有元一代,在文天祥遇难后,并未对其进行诋毁和负面宣传,也未采取政治高压,压制士人的书写和百姓的传颂。元廷表现出的宽容,使文天祥的事迹不但未被埋没,反而世代流传,对其形象的树立十分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至正   至元   宋史   忠义   祭文   士人   正史   元朝   丞相   形象   文天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