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专制主义中央皇权能在清代达到顶峰的具体原因

撰文/七猫史馆

编辑/七猫史馆

前言

在封建社会,中国帝王一直渴望实现大权独揽经,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专制主义皇权实现了从无到有,从衰败到巅峰的历史性转变。

皇权巅峰的确立离不开明清两个朝代帝王的努力,在他们推动下,专制主义皇权的巅峰时期终于来临。

在明清皇权发展中,到底有哪些人起到了关键作用?为何明清两代可以将皇权推上顶峰?

追溯专制皇权达到顶峰的历史脉络,我们就不得不从明代内阁的历史开始讲起。

内阁制度

历代帝王想达到的专制是真正的大权独揽于自己手中,这种设想是远大的,但想要实施起来却异常困难。

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活动中,想要建立君主专制都并非一件容易事。

中国最早的君主专制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朝时期,秦始皇嬴政上位,建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种制度的出现使中国正式步入封建社会。

丞相与皇权的斗争在明朝面前从来没有消失过,丞相的没落出现在明朝。

在明朝早期,朱元璋忌惮宰相胡惟庸大权的独揽有异心,为防止胡惟庸转权独断,朱元璋以谋反罪将他九族人赶尽杀绝。

胡惟庸死后,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将六部权力收归皇权,在掌握六部权利的基础上,朱元璋选择将权力进一步细分给六部,以此来提高行政效率,达到各司其职,互不干涉的目的。

在朱元璋的运作下,明代皇权迎来了第一个高峰。

丞相的废除有利也有弊,从利方面来看,这是加强皇权的契机,实现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从弊方面来看,丞相存在时能帮皇帝处理日常事务,分担皇权压力,但丞相被废后,便意味着皇帝要直接管的事情更多了,精力也会消耗地更快。

皇权的加强是一种趋势,丞相走向消亡也是一种必然。

适者生存不仅是人类社会的规律,也是历史发展的规律。

在此种情形下,内阁制度悄然诞生。

什么是内阁制度?

内阁制度形成于明成祖在位期间,内阁是皇权加强的产物,其是为皇帝提供政事咨询的顾问机构,内阁并没有实际权力,没有皇权的支撑,内阁形同虚设。

内阁只需听命于皇帝,无需为六部工作。

内阁的辉煌时期出现在明朝中期,在这一时期,内阁首辅的影响力日渐增大,有时甚至可以影响皇帝的决策方向。

曾经有人说,内阁的出现是丞相借壳重生,内阁首辅名为皇帝顾问,实则可以行使丞相之权。

这种说法是有失偏颇的,内阁地位的增强是皇帝首肯的。

据史料记载,明朝不勤于政务的帝王不胜枚举,前有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后有嘉靖皇帝炼丹求药荒废朝政。

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

皇帝不管朝政,就得有人给他收拾烂摊子,作为皇帝最信任的群体,内阁便当仁不让的担下了这份责任。

在此种情形下,内阁首辅的地位日渐提高,成为了最靠近权力中心的人物。

权力斗争

在历史上,最著名的内阁首辅莫过于张居正,张居正之所以能登上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宝座,是因为皇帝对他的信任。

没有皇帝他啥也不是,有皇帝当靠山,他才有机会搅弄明朝风云数十年。

张居正在位期间所形式的权利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大,他所拥有的只是建议权和票拟批红的权利。

至于建议能否被采纳,最后的决定权还是在皇帝手中,内阁机构为皇帝提供顾问的职责从来没有改变,不攀付皇权,内阁便是群臣待宰的羔羊,无路可退。

皇帝对内阁并非绝对的信任,随着后期内阁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内阁对皇权也形成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在明仁宗时期,内阁首辅的地位有了实质性的变化。

在朱高炽的赋权下,内阁人员不再是单一承担顾问咨询的官员,为加强统治,朱高炽对内阁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部分内阁大学士身兼多职位,他们之中很多还是掌握实权的六部尚书。

经过朱高炽的改制,内阁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内阁大学士一度成为百官之首。

在这一时期,内阁对皇权对的制约作用逐渐下降,内阁大臣成为了皇帝维护统治的工具,也成为了连接皇权和民心的纽带。

内阁是依托于皇权产生的,皇权与内阁相互影响。

在皇权当道的封建社会,如果二者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它们之间必然有一方会成为牺牲品,而这个牺牲品一定是内阁。

内阁一家独大的局面在明朝统治者眼中也是一件颇为忌惮的事,实际上,皇帝在提高内阁地位的同时,也在朝中给内阁安下了一把利剑,这就是明代的宦官群体。

宦官集团

在明代,宦官和内阁的斗争长达五十年,内阁的背后是大明王朝的文官群体,宦官的背后是在司礼监和东厂。

什么是明代司礼监?

司礼监是设立于1384年的明朝官署,其职责是掌管皇城内的宦官事务和宫廷事务。

司礼监是明代十二监之一,其地位突出,一度被人称作“内廷最有权势的官署”。

司礼监掌管皇城内的刑法、礼仪等事宜,其下设掌印、提督、随堂等多个职位。

司礼监的巅峰时期出现在明代中后期,在这一时期,司礼监的掌事太监多位为皇帝心腹,深得皇帝器重。

随着地位和权利的不断扩大,司礼监一度还曾代替皇帝进行票拟批红,虽然这在明朝是不合朝纲的,但在皇帝的宠信下代行部分决策权。

在明代最出名的司礼监太监除了我们所熟悉的魏忠贤,还有王振、冯保等人。

与司礼监不同,东厂是明成祖出于政治目的所创设的,其最大的作用便是监察百官,东厂的一号人物地位相较于司礼监掌印略低。

东厂直接听命于皇帝,可以对有谋反嫌疑和不法官员进行直接逮捕审问。

随着这两大组织的发展,明代宦官集团的权利达到了空前的发展。

在明朝前期,宦官集团一直被内阁所打压,直到明宪宗时期,文官群体日渐势弱,宦官集团才开始迎来曙光。

在这一时期,宦官汪直横空出世,通过讨好宪宗宠妃万氏,汪直坐上了西厂的头把交椅。

西厂无论是在人数,还是职权上,都比东厂占优势。

西厂的规模一度扩展到了东厂的两倍之多,在万贵妃的授意下,西厂一边监察内宫,铲除异己,一边挑唆君王压制官吏。

从此不难看出,西厂的出现是依赖于专制皇权大环境之下的,它与内阁不同,内阁的作用更多的体现在政务上,它们所牵涉的是宫廷内院的大小事务,有时候还会把手深入朝堂。

宦官集团是依托于皇室而产生的的,宦官在历代君主身边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他们有的甚至从小开始服侍君王,在此种环境下,皇帝对他们的信赖是远超内阁大臣的。

利用他们来制约内阁,不仅能起到点拨的作用,还能警醒内阁大臣不要逾矩。

宦官之所以能在这场和文官集团的大战中获得胜利,是因为皇帝的态度。

皇帝对他们的忌惮远小于文官,皇帝的偏心奠定了宦官胜利的格局,这一切产生的根源都是明代君王致力于加强中央集权所导致的。

军机处设立

在清朝入关以前,努尔哈赤曾经为巩固统治设立了八旗制度和议政大臣、理事大臣等职位,以此来集思广益,提高办事效率。

1621年,努尔哈赤命四大贝勒轮流执政,处理军政大事,后期努尔哈赤还设立了议政王大臣会议辅佐四大贝勒。

什么是议政王大臣会议?

议政王大臣会议是出现在清朝早期的一种国政处理体制,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1637年,它在清朝历史仍存在了长达150多年,深刻地影响着清朝历史的走向。

在此基础上,努尔哈赤还在满族宗室、八旗勋贵中寻找才干之人,他们的存在影响着努尔哈赤的决策,有时还会起到限制作用。

一旦他们与掌权人出现对立状况,他们还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利废除掌权人,另立新人。

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皇太极上位以后,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为了巩固统治,他废除了四大贝勒轮流执政的规矩,将权力收归中央。

清朝建立以后,统治者吸取前代的教训依旧没有恢复丞相这一官职,在这样的情形下,清朝统治者不得不直接统领六部,掌管一切大小事宜。

虽然各个部门各司其职,但许多事情还是需要皇帝亲自过问。

公元1662年,内阁和议政大臣的矛盾一触即发,为避免局势恶化,康熙重新设置行政机构——南书房,此时,南书房取代上述二者成为了皇权维护统治的新工具。

雍正上位后的第七年,为处理紧急的西北军务,设立军机处。

为提高办事效率,雍正从内阁中抽调有才干之人进入军机处值事。

能进入军机处的人不是满洲勋贵,而是皇帝的亲信,他们不需要听命于六部,由皇帝的庇护,他们便可以放开手脚干。

西北军务解决后,雍正保留了军机处,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制,让其成为皇权的维护工具。

从性质上来分析,军机处是一个混合产物,在它的身上,我们既能看到内阁的身影,也能看到明代宦官集团的职能。

清代统治者把利于皇权的一切优势全都糅合在了一起,才使得军机处得以出现。

此时的军机处并不仅仅处理军政要务,它们所管涉的范围涵盖朝廷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国家大事,还是官员升迁,这都是军机处的职责范围。

军机处只需要对皇帝忠心,把皇帝所交代的一切都办好就能安稳无忧。

军机处的出现对清代内阁产生了冲击,在后期,内阁已经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不再复清朝初期的辉煌。

笔者观点

无论是明代内阁的设立,还是清代军机处的出现,都是统治者用来加强皇权的手段。

明代的内阁制度为清代行政机构建设提供了借鉴范本,没有前人的经验,便没有后来人的创新。

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们是皇权一直的体现,也是中央集权加强的重要标志。

专制皇权达到顶峰对于历史来说有着重大意义,它的出现为清代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坚实基础,它深深地影响着清代邦交和文化的走向。

从长远来看,专制皇权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它的出现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生产力,让中国远远地被时代所抛弃。

参考文献:

《“小人”的轨迹:“阉党”与晚明政治》 阳正伟

《中国经世史》邝士元

《权力的掌控;军机处》熊剑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皇权   努尔哈赤   军机处   明朝   专制主义   宦官   丞相   内阁   明代   清代   皇帝   时期   原因   中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