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创作和儒释道文化的自然观念和理解

儒道两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代表,确实“渗透到和积淀在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相对而言,儒家思想更多地渗透到和积淀在政治关系和伦理规范方面,道家思想更多地渗透到和积淀在艺术形式和审美观念方面”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与道家文化有密切关系或关联的作家很多,诸如鲁迅、郭沫若、林语堂、沈从文、曹禺、许地山等。

中国道家文化是崇尚自然的。而庄子的思想灵感来源于大自然的启发,他有以自然为美的思想。自然的本质体现为“真”。 在道家文化里,“自然”蕴涵着两层涵义,一是指天地、万物的风景自然;二是指一切事物顺应其本性,不受外在限制的一种本真状态。作者笔下的风景和人性就是对道家文化中崇尚自然的审美理想地一种承续,作者对“真”的理论和创作追求,则是对道家崇尚自然的整合与发展。

一 崇尚自然

大自然拥有无限丰富的形态,日出月落,花开花落,鱼跃鸢飞……人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陶冶性情,沐浴灵魂。自古以来,大自然就是文人寄托情思的中介,诗人与大自然进行着交流对话,如“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杜甫)、“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飞”(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这些诗歌烙印着鲜明的老庄哲学自然观的印痕。作者承续了太多的自然审美理想,虽然作者本人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但仍为了研究考察,不惜远涉考察。同时这也给她提供了贴近大自然的机会。

在其散文《山西通信》中,毫不吝啬表现了对大自然情不自禁的赞美,单从简单明了的词汇中就能想象当时场景的瑰丽和充满自由感觉。更不用说到那山山水水,小堡垒,村落,反映着夕阳的一角庙,一座塔,景物是美得到处使人心慌心痛。”林徽因的文学创作体现出了老庄哲学中超然脱俗、天人合一的思想。

她以敏锐的诗心和独到的诗笔,将一些常人难以体会的自然之美描绘得淋漓尽致。春日的桃花在诗人笔下散发着如少女般妩媚多情、流光溢彩的韵致。它有着少女高贵雅致的静态美:“一树的嫣红”、“朵朵露凝的娇艳”、“一瓣瓣的光致”,也有着少女婀娜多姿的动态美:“含着笑”、“生姿的顾盼”、“柔的匀的吐息”。(《一首桃花》)诗人强烈地流露出亲近自然、拥抱自然的心情:面对这自然的美,诗人要”永远膜拜,/膜拜在你美的面前”。

(《激昂》)诗人笔下的自然之美追求简洁平易,没有雕琢,没有粉饰。蓝天白云、清风明月、湖光山色、小桥流水等一系列标示自然景物的意象,都能引起诗人无限诗意和遐想。“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在诗人笔下得到了重新演绎:“紫藤花开了/轻轻的放着香,/没有人知道。不难想象到,当时的诗人在空灵的山中消融自身,融入到了一幅清新、幽雅的夏夜风景画中。

无论是三月的桃花,静寂的夏夜,还是秋日的红叶,甚至残落的梅花都能让诗人融化其中,释放情绪,舒展灵魂。林语堂认为 “道家的自然主义是副镇痛剂用以抚慰创伤了的中国人灵魂者”。因此,“中国文化中重要特征之田野风的生活与艺术及文学,采纳道家的哲学之思想者不少”。林徽因作品中的自然美,不单是单纯的风景,还是作家自身心灵上的需要。在当时那个时代背景下,作家精神层面的苦闷无法排遣,所以只有到自然中寻找精神的栖息之地。

《模影零篇》中钟绿和绣绣都选择在纯净的自然景致下出走,去追求精神永恒与心灵宁静。“我爱这雨后天,/这平原的青草一片!我的心没止底的跟着风吹,/风吹:/吹远了一缕云,像烟/—像烟。”(《雨后天》)每一片风景,即是一种心境。雨后的平原,生机盎然,给诗人的内心注入一剂清新。这些诗句传出诗人在融入大自然后的舒畅惬意、如痴如醉:“你?那小树林?/还记得么;/山窝,红叶像火?/映影/湖心里倒浸,/那静?/天!……(今天的多蓝,你看!)/白云,/像一缕烟。”(《城楼上》)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看着山林红叶、湖中倒影、蓝天白云这些熟悉的风景,心绪却飘到了丝缕如烟的往昔,在悠长淡远的氛围里氤氲着诗人无法言传的寂寞与惆怅。

与此诗风格类似的还有《记忆》、《去春》、《八月的忧愁》等,平时可见的自然景观,成为了诗人生命感受的自然流露。 毕竟一个民族的文学发展变化,总是离不开内部需要和外部刺激这两种因素。对中国传统和西方现代文学的继承和发展问题,是一个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背景下,需要永久讨论的问题。

二 贵真尚情

道家文化宗法自然,自然的本质就是“真”。“以真为美”一直是道家文学的美学追求。庄子十分重视“真”及其感染力,精诚之至金石为开,不精不诚难以打动人了,这是一直以来大家都知道的一句话。真诚自古以来就非常难得。庄子的“真” 是自由与自然的统一,具有比外在表现形式更为感人的内在精神力量。庄子的“真”,作为文学术语多次出现在古代文论中,并得到不断的发展。汉代王充《论衡》中用“真”作为标准,批评当时文坛言过其实,“著文垂辞,辞出溢其真,称美过其善,进恶没其罪”王充的“真” 强调的是著作文章要忠于客观现实,这与道家顺其自然、率性而为的“率真”已不同。沈德潜的“情真,语不雕琢而自工”,袁宏道的“行世者必真,悦俗者必媚,真久不见,媚久必厌”等都是主“真”,强调的是作家态度和情感的“真”。

林徽因以“真”为基础,提出了自己的文学思想:“作品最主要处是诚实。诚实的重要还在题材的新鲜,结构的完整,文字的流丽之上。即是作品需诚实于作者客观所明了,主观所体验的生活。”而“内容的情感却全得藉力于迫真的,体验过的情感,毫不能用空洞虚假来支持着伤感的‘情节’。”“诚实”也可谓之“真实”。林徽因“诚实”的文学观包括两方面内涵:一是指对文学的诚实态度;二是指作者情感体验要真切,情感流露要真诚。“所谓诚实并不是作者必需实际的经过在作品中所提到的生活,而是凡在作品中所提到的生活,的确都是作者在理智上所极明了,在感情上极能体验得出的情景或人性。”

不论是否是外在的真实经历,只有用真诚切实的情感去写生活,才能焕发人性的光彩。林徽因认为,“创作的主力固在心底”从心坎里爆发出来的情感体验,无论悲喜,要认真、诚恳地传达出来。只有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形成的人生体验,才不至于流于浮泛和虚假,才能形成独具个性的作品。林徽因以敏锐的文学触觉,认识到了生活中最真实的情感和生命体验的重要性,并把这一观点贯彻到了文学评论和文学创作上。活着的意义,基本的是能体验情感。

”林徽因的爱情诗歌,正是诗人含蓄而深沉的情感体验与真诚表露。如“别丢掉,那一把过往的热情”(《别丢掉》)的追怀;“我却仍然没有回答,一片的沉静/永远守住我的魂灵”(《仍然》)的纠结;“梦里有这么一天/你和我/同来攀动那根希望的弦”(《深夜里听到乐声》)的期盼;“我要跨上带羽翼的箭,望着你花园里射一个满弦”(《那一晚》)的坦率。“这一系列的情感真纯、细腻、炽热,诗人有感而发,当时所见所闻不能不言。作者无论抒写爱情,还是关注社会各类层面人群,无论是严谨的学术论文,还是感时忧国的散文,都充满着作者真挚的情感。作者诚实的文学观,体现了她真诚的人生态度与创作态度。林徽因每一篇作品在强调作者与社会生活发生联系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作者情感的真切和心灵的真诚。这正与道家追求的“贵真尚情”相一致。

林徽因的文学创作并不仅仅是愁怨伤怀,还有从容地吟唱人生偈言的一面,展现了生命的机巧玲珑。她既参透人生又超越其上,表现出人生态度的通达和生命悟性的高超。她以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为参照系,来关照个人、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生存状况,这构成了林徽因创作的哲学意识的重要内蕴和审美选择。 林徽因将儒释道三家文化整合于一身,并以此为参照系,来关照个人、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生存状况,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内蕴。

而她将文学与传统建筑、绘画、西方思想艺术相融合,在中西艺术的承传和择取中,以民族文化审美心理机制为基础,创造出了具有独特文化品格和审美价值的作品。通过审视林徽因及其创作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借鉴,不仅能进一步加深对林徽因的认识,而且是对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这一问题的延续。林徽因在寻求民族的现代化方面,进行地积极文体实验和探索精神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自然   文化   道家   庄子   中国传统   诗人   大自然   诚实   观念   真诚   风景   思想   情感   作者   作品   文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