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的人们如何欢欢喜喜过大年?一文带你了解春节的前世今生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集除旧布新、拜神祭祖、阖家团圆、欢庆娱乐为一体,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融合各地民风民俗,最终形成了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并延续至今,那么几千年前的先民们为何要过年?历朝历代的年俗又有何特色?值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咱们就一起聊聊春节的前世今生。

春节

节日起源

我国自古以农业立国,节日大多与农业周期息息相关,而诸多节日中尤以立春岁首最为重要,《说文解字》记载:“年,谷熟也。”,甲骨文的“年”字上部是一束垂下的禾谷,下部是一个弯腰的农人,本义是载谷而归,兼有禾谷一年一熟之意。《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人们以祭祀的形式庆祝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便是“年节”的原始含义,“年节”即是由岁首祭祀演变而来,不过农历正月初一在古代被称为元朔、元日、元旦等,“春节”这一节日名称直至民国时期才出现。

太初历

上古时期,人们依靠斗转星移定岁,斗柄回寅(立春)为岁首,此时大地万象更新,新的轮回由此开启,夏朝时期正月在春一月,商朝时期正月在冬十二月,周朝时期正月在冬十一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使用秦历(颛顼历),正月在冬十月,汉武帝时期制订太初历,将岁首定为正月初一,之后经过历代发展逐渐修正为当今使用的农历,民国时期正式改称“春节”,春节的本质就是由庆祝丰收、祭神祭祖、除旧布新、阖家团圆、文化娱乐等构成的集各种风俗之大成的综合性节庆活动。

秦汉时期

先秦时期已经出现了过年的风俗,但直到汉朝时期才基本定型,原因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实行的历法各不相同,各地节庆习俗差异较大,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秦汉时期国家统一后社会稳定发展,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为民间习俗的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

神荼、郁垒像

除夕来临之际人们会举办一系列节庆活动,而贴门神就是其中之一,汉朝时期门神有了特定形象,其中以神荼和郁垒最为著名,《论衡·订鬼》引《山海经》佚文称神荼、郁垒是远古神话中度朔山上的两位神灵,能手执苇索捆缚恶鬼,把门神贴在家门上可以镇压邪气,除夕夜人们阖家团圆,团圆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派发给晚辈,表示压祟驱邪。

压岁钱

节庆活动中另一项重要内容是驱傩,驱傩起源于先秦时期的傩祭,是一种古老的巫术活动,商周时期盛行于中原地区,汉朝时期驱傩仪式得到了极大发展,《后汉书·礼仪志》详细记载了汉朝宫廷举行驱傩仪式的场景:“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其仪:选中黄门子弟年十岁以上,十二以下,百二十人为侲子。皆赤帻皂制,执大鼗。方相氏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十二兽有衣毛角。中黄门行之,冗从仆射将之,以逐恶鬼于禁中。”,人们相信通过驱傩可以驱除瘟疫,祈求来年平安吉祥。

驱傩戏

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人们清早起床,用火烧竹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邪镇恶,竹子焚烧时会发出“噼啪”的响声,故称爆竹,之后家长带领家人祭神祭祖,祭祖后家人不分尊卑长幼齐聚一堂,饮椒柏酒,彼此祝福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汉朝时期元旦还有放生鸟雀的习俗,据说刘邦被项羽追杀避于荥阳眢井,两只斑鸠落在井口,项羽以为“井有人,鸠不集”,让刘邦逃过一劫,同时汉朝还规定元旦禁止杀鸡,并要画鸡于门上以避邪。

隋唐时期

隋唐五代时期,元旦已经是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节日,通常从前一年的腊月开始持续到整个正月,节庆活动从除夕开始,寓意辞旧迎新,驱傩依旧是一项隆重的活动,人们戴着面具舞蹈以达到驱邪、纳吉的目的。

《大傩图》

《新唐书·礼乐志》和《乐府杂录·驱傩》记载,“大傩之礼”在除夕举行,开始前需要进行仔细筹备,太常卿还会先行阅傩,除夕当日,五百名十二岁以上、十六岁以下的孩童穿红衣、戴面具,扮作“侲子”,十二名执事挥舞长鞭发出尖厉的破空声,在巫师的带领下围绕宫城逐疫驱鬼,之后出宫直奔城外,表明疫鬼已被驱散。期间达官显贵纷纷搭棚观看,百姓也都前往观礼,全城欢动,万人空巷,场面蔚为壮观。

春联

除夕夜人们在院中燃放爆竹,《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记载:“廿九日暮际,道俗共烧纸钱,俗家后夜烧竹与爆,声道万岁。”,同时在门上悬挂桃符,并以秦琼和尉迟恭的画像分贴大门两侧。五代时期出现了春联,目前已知最早的春联为后蜀主孟昶所作,《宋史蜀世家》记载:“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学士辛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后来这些活动逐渐发展为纸炮、焰火和大红对联,给节日增添了欢乐喜庆的气氛。

焰火

过年期间“官俗三日休假”,皇帝接受百官朝贺,朝廷举办大型歌舞、杂技及百戏表演以款待群臣及外国使节,民间百姓互相拜年道贺,举行家宴遍请亲朋好友,各种民间游艺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两宋时期

两宋时期,除夕夜人们普遍贴门神,门神以钟馗像为主,《梦粱录》记载,除夕夜“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北宋时期的门神已经由钟馗变成了秦琼和尉迟恭,贴门神、钉桃符主要是为了驱邪避灾,当时印刷技术有了长足发展,出现了木版年画,《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描绘了历史上的四大美女,是现存最早的木版年画。

《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印刷品

驱傩仪式在宋朝依旧流行,另外《东京梦华录》记载:“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宋朝时期的守岁习俗增加了许多新内容,如“馈岁”、“别岁”、“辞年”等,一些文人雅士往往借守岁而抒发个人感叹。

钟馗画像

宋朝时期开始出现火药制成的鞭炮,除夕放爆竹之俗逐渐盛行,五更时“禁中爆竹山呼,闻声于外”、“爆竹高呼,闻于街巷”,爆竹声响彻夜空之时,宫中的元日朝贺仪式正式开始,其规模之大远超历代,但却没有唐朝君臣宴乐时的活泼氛围,而是变成了帝王拜年,与此同时百姓家中开始祭神祭祖。宋朝时期,拜年的内容包括拜长辈、拜亲族、同僚亲朋作客,同僚亲朋来访会互赠名帖,若不能亲自前往则会派人骑马至门前,连喊数声留下名帖以示拜年。

门神

宋朝时期节日娱乐活动有所增加,元旦当日“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互相庆贺,坊巷以食物,动使果实柴炭之类,歌叫关扑……皆结彩棚,铺陈冠梳、珠翠、头面、衣着、花朵、领抹、靴鞋、玩好之类。间列舞场歌馆,车马交驰”,到了夜晚“贵家妇女纵赏关赌,入场观看,入市店饮宴,惯习成风,不相笑讶。”,南宋时期,修内司会安排组织宴会,并有烟火、赏灯等活动,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明清时期

《明宫史》记载,自年前腊月二十四日祭灶之后,宫眷内臣身穿葫芦景补子和蟒衣,开始为过年做紧张的准备工作,蒸制点心、储备生肉。除夕夜宫内互相拜祝,称为“辞旧岁”,吃年夜饭、饮分岁酒,宫中鼓乐喧嚣。《大明一统赋》记载,元旦期间文武百官前往宫中朝贺天子,民间通行元旦晨起啖黍糕(年糕),在祠堂祭祖,次拜家长,亲友投笺互相拜节,屋中有喜庆装饰,如“旺柏”、“行春”、“节节高”、“百事吉”等。

明朝蟒衣

《万历嘉兴府志》记载:“除夕,易门神、桃符、春帖,井隈皆封。爆竹,燔紫,设酒果聚饮,锣鼓彻夜,谓之守岁。”,守岁时饮食丰盛,包括年糕、水饺、瓜果、饮酒等,另外还有各种游戏,由于是在夜晚,所以游戏多在室内,包括掷骰子、升官图、打陀螺、骑竹马等。明朝年节的各类文化和娱乐活动基本继承了古代传统,同时融入了大量新内容,使其内容更为丰富,形式也更为多样。

除夕夜

清朝时期宫廷过年十分奢华,皇帝会写福字下赐群臣,过年要一直延续至元宵佳节才算结束,猜灯谜是当时甚为流行的取乐方式。腊月二十四日是民间的扫尘日,紫禁城中会用宫灯将房屋装饰点亮,乾清宫、宁寿宫前会竖起高大华丽的天灯、万寿灯,另有多种样式精美、做工精湛的宫灯,《钦定工部则例》记载:“各宫殿等处门神门对…工部具奏于本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敬谨安挂。”,到了除夕,紫禁城中会上演一出“春晚”,皇帝也得守岁,守岁时还有特定的吉祥盘和消夜果盒。

故宫万寿灯

总之,春节伴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融合各地民风民俗,逐渐形成了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并流传至今,代表着中华民族崇宗敬祖、趋吉避凶、家庭和睦的美好愿景,“百节年为首”,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不仅是各种传统文化的充分展现,也是中华民族思想信仰、理想愿望、文化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

#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钟馗   节庆   桃符   春节   历朝   门神   除夕夜   汉朝   爆竹   除夕   历代   前世   今生   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