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人很爱国,不读《三字经》,我可不承认你是中国人

引言

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的服饰面相都各不相同,汉族人民与少数民族相处得也极其融洽,说道新疆,我们自然会想到他们那儿盛产的葡萄干与各地美食,朝鲜族的语言和汉语极其相似,侗族姑娘头上的银饰绚丽夺目,我们欣赏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赞美他们的不同,各个少数民族也和我们一样认为56个民族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中国,但是,再往前推个几百年,那个时候不像现在,互联网那么发达,可以通过屏幕增强对不同民族的认同,那时候,各个民族可都是各看各都不爽的。

一、元朝到明朝的更迭,我汉人有勇有谋有气度

元朝末年,百姓们怨声载道。元朝统治者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民间消费系统一度崩坏,物价上涨,百姓们需要的生活必需品都无法购买。性格猛烈的游牧民族征战不止,扫平了周围国家,元朝的领土也达到了从未有过的辽阔。常年的征战虽然创造了一个神话,但是这可让百姓苦不堪言。

元朝统治者对待汉人极不公平,民间很多民谣都传达着对于元朝的不满“如今真定府后河元曲吕来,直了也。汉儿皇帝出世也,赵官家来也,汉人儿一个也不杀,则杀达达、回回,杀底一个没。”

当然元朝统治者对待汉族人民及其残酷,元朝的蒙古人把北方的汉人叫做契丹人,当时的蒙古人平复土地的时候,真的就跟抗日战争中,日本的做法有的一拼,官兵任意淫人妻女,女性似乎成为了那些施暴者发泄的玩物。战争使人性暴露无遗,弱肉强食成为了战争最顶级的规则和产物。

当一个社会都充斥着任人宰割的恶,那必定就会有不愿被宰割的羔羊带领大家创造奇迹冲出牢笼。

那时时农民起义盛行,身为出家人的朱元璋虽然受到佛祖的度化,但心中对于元朝的不满简直都要溢出来,1353年,朱元璋开始在老家召集义军,开始了他南征北战的旅途。

1353到1368年间,朱元璋凭借自己的满腔热血,与领导能力,和其他义军团队与元朝军队斗智斗勇,有句话说的好,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有多少和朱元璋一样的义军统帅啊,但是命运偏偏眷顾这个出身平凡,历经沧桑的男人,我相信,有勇有谋绝对是朱元璋最真实的写照,越成功的人越会伪装,越能猜透别人的心思,也越能包容别人。

1368年,朱元璋正式登基,国号明,建元洪武。

朱元璋是汉人,他不似忽必烈那般的粗犷,不礼待汉族,明太祖对待不同民族的朋友是真的以礼相待。

汉族人宽容的胸怀与和善的处事风格一直铭刻在我们中华儿女的心中,直到今天。

而我们的邻居印度就不是如此了,印度人的种姓制度,将人分为三六九等,印度人对待卑劣血统的人,一直都持有色眼镜,而印度男尊女卑的社会现状,也是让我等汉族人民直呼厉害。

印度将人分为四个种姓,分别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不同的种姓分别代表神的不同部位,这种种姓制度真的是一种对人的偏见,高种姓会歧视低种姓。再加之印度的教育水平参差不齐,高种姓出身的子女可以获得更好的教育条件,这也就加大了各个种姓间的差距。

在中国的明朝,统治者是真的在想办法缩小这种差距的,尽量让各民族间认同感加深的。

二、缺乏历史的民族,同样也缺乏敬畏

明朝对待少数民族,确实是比较包容了

收复云南之后,明朝开始消除云南本土的文化,将大量的云南本土文化典籍烧毁,将汉人派遣至云南,让云南人民和汉人通婚,将汉人的文化带入云南自己祖上文化的根没了,云南南诏人也就将汉族作为自己的归属,而明朝的这种做法也尽量的弱化了云南与汉人的差距。

除了这种比较野蛮强硬的措施,明朝还会实行一些政治上的办法,对待西域前来归属的国家给予优待,前来归属的西域人只要得到皇帝的审批,便可以得到永久居住权。西域国家纷纷向明智的明朝皇帝竖起大拇指,甚至在明朝灭国后,还有很多西域国家表示明朝灭国,自己的归属没有了,十分沮丧。

正因为明朝皇帝这种比较开明的政治举措,将各个民族公平对待,才有了西域对大明的尊重与爱戴。

看看美国吧,黑人受到严重的歧视,黑人在美国白人的眼中就是卑劣的代名词,当然,在历史上,黑人本身就是白人的奴隶,在16世纪,航海发现新大陆的过程中,白人将黑人带到自己的家中,开始驯服他们。黑人是奴隶的这一观点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再加上黑人自身长得就人高马大,大多数黑人从事的是社会最底层的工作,黑人被认为是懒惰的,黑人真的无法翻身,在就业和教育上受到他人的不公平对待。

2020年,美国一名警察在执法过程中,用膝盖压住其黑人要害处,黑人因呼吸困难,最终死亡,这一社会现象引起了全球各地的热议,美国人甚至发起起义,他们要为自己的黑人朋友、黑人家人们发声。

这一场面暴露了美国严重的社会矛盾,即美国的民族认同感不强,即使多附加几个保护黑人的政治条款,也无法根除美国人心中的偏见呀。

话再说到印度阿三,印度男人很多都把自己的女儿当做赔钱货,越早嫁出去越好,不过,说是嫁出去还不如讲是卖出去,很多印度家庭就是靠卖女儿发家致富。

他们把女儿卖出去后,自己是发了大财,而女儿被丈夫殴打受苦,活的像个人形牲畜,然而印度人对于女性的恶意还不止于此。

我曾看过一篇报道,很多印度男性认为好人家的姑娘穿衣服是不会露出身体的任何部分的,如果她们穿着稍微暴露点则是对男性的勾引。

真人真事,一名印度母亲丧夫后,因家中还有孩子需要养活,所以不得不伪装成男性去工厂干活,这一事件当时的确抓人眼球,印度的男女不平等已经到达如此地步了,如果以女性身份去上班的话很可能会遭遇危险,而男性的身份则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印度各种各样的奇葩案件数不胜数,印度人甚至对动物性虐待,这简直让我不要太同情小动物。

印度的民族融合力不强,可谓是人心涣散,他们没有主要的民族,他们也没有充足的民族认识,这体现在他们个人身上就是,人与人之间没有良好的协同感,说是印度因为教育程度低下导致各种奇葩事件发生也是比较片面,毕竟其他教育程度低下的国家也没有印度那么惨绝人寰。

印度的各个民族都不够敬畏女性。

而中国的女娲造人中,女娲是人类的母亲,中国早就有俗语“子不教,父之过”。女性在中国的文化中也是值得尊重和保护的角色,花木兰替父从军,穆桂英挂帅,这些口口相传的故事绝对不会是妄想,而是对于女性力量的尊重。如果没有这些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那我们为何现在可以相处如何和睦。

为什么我们的民族融合度那么好?

美国主张霸权主义,这反映在美国人民的身上就是,美国人民真的不好惹,在处理一些问题上,真的会暴力和野蛮一些,外国人一般都比较直率外放,而我们中国人一直深受孔老夫子的教诲,从小就要熟读三字经,什么退一步海阔天空,人之初性本善,这种环境培养了我们中华民族儒雅谦让的气节,我们对待不同的人和事物都会比较含蓄和礼让些,我们讲话也会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上表达自己的态度。我们在古代下西洋,是把自己的礼物带给别人,而不是征战掠夺,我们希望的是与他人和平相处,得到他人认可,不是夺取他人利益。

汉族人受儒雅的孔孟文化熏陶,自身会对外来事物和人更加包容更加善意的去对待他人的独特之处

三、民族间风格迥异,可我们都是华夏黄种人啊

如今的中国在民族认同方面做得也是不错的。

少数民族的同学高考就有加分政策,我弟弟的一个同学是少数民族人,他通过高考加分的政策,成功的考取了一个很不错的211大学,同学们对于少数民族人的接纳度是很高的,毕竟我们都是黄皮肤,大体上没有什么不同之处。

中国还大力支持教育公平,对于去西藏支教的老师,回来后会给予优待。最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高考卷子分多种类型,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考的试卷会比我们考的要简单很多,这些措施让高等教育也更容易普及到少数民族地区。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我们五十六个民族自小就是一家,这首歌是我小时候就学过的,经久流传,长生不衰是它的特点,优美的旋律加上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歌词让这首歌曲深深的植根在人们的心中。

随着教育的普及,我们对于少数民族的认同感也逐渐增高。

傣族有泼水节,回族不吃猪肉,一些不同民族的服饰与文化也被我们所崇拜和效仿

满族的旗袍优雅端庄,似乎穿上就是一道优美的风景线,仿佛就是可以镌刻在水墨画中的存在,各个民族对于满人的旗袍服饰也是格外的欣赏赞美,它可以勾勒出女性身上独一份那种柔美的气质,一步一摇皆步步生辉。

高山族的人民有个出名的游戏,就是男孩们摆弄着竹竿做花样,让女孩们在细长的竹竿旁边跳舞,一些旅游景地便借鉴这个游戏,让自己的旅游文化看起来更加有趣。

少数民族的文化潜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前几年大火的网红丁真,就是一个藏族男孩,可是他不会说汉语,这可并不影响我们对于丁真的喜欢,他宣传家乡的美,理塘县的旅游开始变得更加昌盛。

我们中国人友善的灵魂简直是扎根到骨子里,金星曾经说过一句话“中国哪有贵族呀,都是土豪”,对呀,我们中国人本来就没有什么天生的贵族,没有那种祖宗十八代就娇生惯养的人,大腹便便的土豪不是没有素养,他们有自己的过人之处,所以才能取得今天的成功。

有记者问王健林,您觉得您儿子怎么样,王健林面带微笑回答的十分谦逊,他从小出门在外,不像我一直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他会直接一点。接地气的土豪绝对不该是个贬义词,他们不会鄙视普通人,和善的面孔不该让他们显得土。

结语

中国是个有着上千年文化的大国,民族融合方面,自古至今我们都有着独一份的成就,中国的文化熏陶着我们的内心,诚实守信,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各种古训一直埋藏在我们各名族的心中,我们有着共同的文化,共同的骄傲。

参考资料:

《明会典》

《明太祖实录》

《明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明朝   西域   汉族   种姓   元朝   印度   汉人   云南   美国   少数民族   黑人   中国   中国人   民族   女性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