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高赞问题:江西人最能吃辣吗?

“江西人连炒青菜都放大把的辣椒……”


“去年去江西景德镇呆了2天,回来后口腔溃疡了一个月。”


“亲身体验,本人湖南湘潭的,外婆家是江西的,过年去吃饭有被辣哭到!”


“还记得我跟江西同学一起吃饭,有一罐辣椒,我小小勺一点点,他一勺接一勺一顿吃掉三分之一。”


这是知乎上一个关于“江西人最能吃辣”的专栏探讨,许多网友们纷纷留言,让许多人大呼意外——毕竟,说起“能吃辣”,人们通常会想到四川、湖南等地。


然而,其实低调的江西人才是吃辣王者。

1 辣椒可以当主食,生猛直接分量足


江西,一个被网民们戏称“最没存在感的省份”,连同它的“吃辣本领”,也被长期忽视。其实,江西菜的辣,可以说是打遍天下无敌手,但江西人自己却往往没意识到。


江西人的无辣不欢,从这张表里可见一斑,全国种植辣椒面积排名,江西省以7万亩位居全国第一!超过了湖南、四川、贵州等南方省份。



“江西人吃辣第一”曾经一度冲上热搜排行榜第一,这个低调的省份竟然以此被大众熟知。



前两年,江西省宜春市曾举办“全国吃辣椒大赛”,来自江西、湖南、四川各地的上百名挑战者们,沉浸在放满辣椒的温泉中,进行吃辣比赛!


最终,由江西宜春的一位姑娘夺得冠军!她在1分钟内吃下了25个红辣椒。


如果说四川的辣,看上去红彤彤一大片,主要是红油多,更多是麻的味道;湖南的辣,是经过和其他佐料熬制出来的香辣,扑鼻而来……


那么江西的辣,则不要太多加工,原生态的鲜辣椒,简单、直接、生猛、汹涌澎湃,大把大把的辣椒直接下锅炒,就像是火山爆发!


涌出的岩浆灌入你的口腔,冲入你的鼻腔,瞬间点燃全身的血管,人只要吃下一口就感觉头皮炸裂,汗水渗出,浑身灼烧起来!

江西人做菜,往往是辣椒比主菜的分量还多!人们开玩笑戏说:“在江西只有一道菜,那就辣椒炒一切!”


不管三七二十一,大把大把的鲜辣椒直接倒进锅里爆炒!厨房里辣味弥漫,呛得人眼泪直流,可江西人就是喜欢,这样的菜才下饭。


网上有个笑话,网友说自己到江西旅游,告诉厨师说“师傅不要放辣椒”,厨师把锅一扔,回答说“没有辣椒的菜我不会做”。


江西菜够不够味,取决于辣椒够不够多。辣椒不是调味料,而更像是主食!


无论是什么菜,外地人来到江西点菜,常常是一脸懵:我究竟点的是主菜,还是一盘炒辣椒?


这是江西米粉,辣椒比粉多得多。

江西人家的日常菜肴,放眼望去红彤彤一大片,他们还会谦虚地告诉你:“不会很辣的,就是一般而已!”

一盘菜上桌,感觉这辣椒似乎不要钱,大把大把地放。


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四川人、湖南人虽然爱吃辣,但是在炒青菜时,一般很少会放辣椒。但是江西人的饭桌上,就连青菜也要放辣椒!


尤其是江西赣南人,还喜欢放当地人自己制作的泡辣椒进去炒,那辣味是浓缩了大量的辣椒素,能让舌头火烧火燎到怀疑人生。


还有不少网友都亲身验证过:豆腐汤,里面放的都是红辣椒;西红柿蛋汤,也要放辣椒……连清汤寡水也要放辣椒,全国可能也只有江西人会这么干了吧?

2 吃辣上瘾嗨起来,各地美食争相辣

“江西的辣,江西人自己不觉得有什么,出了江西省才发现自己最能吃辣。”


作为江西南昌人的明星邓超,曾这样评价他的家乡,“我以前在江西时,每天吃辣习惯了,后来和湖南、四川的朋友在一起吃饭,没想到他们竟然吃不过我。”


“我们就算是吃蔬菜,也要放很多辣椒,越吃胃里越烧,却又越爱吃,吃辣是会上瘾的。”


同为南昌人的明星刘涛,她每次回老家时都要去“辣藕店”——这是江西特色的小吃店,本来是清淡的藕片,但是裹上鲜辣无比的辣椒粉和辣椒油,红彤彤一大片。

作为妥妥的“吃辣王者”,江西人早晨喝粥要放辣椒、炖鱼汤也要放大把的小米椒、煎荷包蛋甚至水蒸蛋都会放辣椒,乃至于全国常见的西红柿蛋汤,也要加上满满的辣椒!


甚至有一道江西菜叫做“青辣椒炒红辣椒”——你没看错,江西人只用辣椒下饭就能吃得很欢!


而南昌的"老三样"(不局限于三样),则能把你辣的边哭边喊爽。"老三样"作为最具南昌味道的特色美食,皆以重口味辣而闻名,蟹脚捞面、红油扇贝肉、红烧猪蹄、红烧鸡脚.....


.一个个看着火辣辣的菜品,让人很容易将其与爱吃辣、能吃辣的江西人联系起来。

江西人的“无辣不欢”,是因为吃辣会上瘾,越吃越嗨,越爱吃!


其实,“辣”并不是一种味觉,而是一种痛觉。


辣椒素刺激了神经细胞,在大脑中形成了类似灼烧的刺激感——所以不管是舌头还是身体其他器官,只要神经能感觉到的地方就能感受到辣!


这种神经刺激会使大脑释放出激素内啡肽,内啡肽可以让人感到兴奋、愉悦,不断地吃辣椒,就会不断地分泌激素,从而让人上瘾。


在江西省内不同地区,辣椒吃得是各有特色,简直是一个赛过一个。


比如,江西抚州地区的“辣椒饼”,是孩子们必备的一种零食,奇辣无比,却是家家户户必备的食物,它的主要成分就是红辣椒和糯米粉,其中辣椒占大部分。


把红辣椒剁成泥,拌入一定比例的糯米粉,做成圆形饼状晒干,放入蒸笼蒸熟即可,孩子们辣得眼泪直流,却还是停不下来,大口喘气依然吃得带劲。

比如,江西余干的“辣椒炒肉”名菜,可谓是全国知名!早在2013年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余干辣椒”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江西人但凡做辣椒炒肉这道菜,必然要用余干产的辣椒,皮薄肉厚,鲜辣爽口,才算正宗。


早在明清时期,余干辣椒就作为特产进贡宫廷,是“国货”的象征,受到历代帝王的喜爱,因此这也被誉为赣菜十大名菜之一。

比如,江西九江的“剁椒鱼头”,令人回味无穷!


九江临近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因此河鱼极多,肉质鲜嫩。


九江人做这道菜时,在鱼头上排满整整齐齐的辣椒,进行蒸煮,掌握得恰到火候,既保持了辣椒的新鲜冲鼻之味,又保证了胖头鱼肉的鲜美,最后端上盘时,还要再浇辣椒油和小米椒,鲜香无比,混合多种味道,让人的舌头如火灼烧却又欲罢不能!

而江西萍乡的辣菜,可谓是“辣中之王”,被江西省内其他地区所公认!萍乡地处江西与湖南交界处,结合了湘赣两地的彪悍民风,这里的每户人家早上喝粥,都必须要用辣椒拌粥。


萍乡名菜“莲花血鸭”最为有名,这道菜里一定要放满颜色鲜红的小米椒,而且要多过鸭肉,才能体现出血一般的鲜红。


之前曾有多位美食博主,挑战过四川、湖南的辣味后,前来江西萍乡挑战莲花血鸭,结果吃到一半辣得不行,当天晚上肠胃应激拉肚子多次,无不甘拜下风。萍乡的辣可谓实至名归,令网友们闻风丧胆。

也许正是因为爱吃辣,所以在革命战争年代,江西人敢于轰轰烈烈地闹革命?“不红不革命,不辣不高兴”,就如同这红通通的辣椒一样,性子暴烈,绝不服输,战斗到底。


在新中国开国将领中,江西一省就出了327位将军,位居全国数量第一,占到20.2%,为新中国燃起了绵延不绝的烈火。


3 气候阴湿需辣椒,江西老表传四方


为什么长江沿线的南方人都爱吃辣椒呢?


这与长江以南的气候有关,江西、湖南、四川、贵州等地多雨潮湿,尤其每到冬春季节,气候阴冷,常常半个多月不见阳光,雨水连绵,人们在这种环境下,不易宣泄,容易积郁,只有依靠辣椒这样极度辛辣的食物,才能发汗,宣散体内阴气,振奋精神,排湿排毒。

这其中,江西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中间是平原,被东、南、西三面环山围绕,北面一面临湖(鄱阳湖)。


每逢冬季,北面无处阻挡寒潮南下,冷空气席卷赣鄱大地,长达数月的湿冷天气;每逢夏季,三面环山,将暖湿气流锁在内部,难以散热,闷湿无比——以至于无论阴冷还是闷湿,江西人民都需要辣椒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


其实,辣椒是一种进口作物。在明朝以前,中国并没有辣椒。辣椒原产于美洲,经过哥伦布航行发现之后带回欧亚大陆,在明朝期间才传入中国。


这种植物有个最大优点,就是容易种植,对土壤肥贫瘠、气候冷热没有太多要求,产量很高——这又恰巧适合江西的丘陵山地。这个省份有“六山一水二分田”之称,难以开展大规模主粮耕种,但适合种植辣椒小而美的经济作物。


除此之外,因为辣椒气味辛辣,很少有鸟兽病虫侵害,又富含维生素C和胡罗卜素等,能保证人体基本的需要能得到保障,辣椒腌制的食物不易腐坏霉烂,为山区人民的食物贮藏提供便利。

而且从历史上来看,江西人吃辣,可以算作是湖南、四川人的祖先了——辣椒种植是随着江西人向湖南、四川的迁徙而向西拓展的。


在明清时期,中国大地上发生过两次重大移民事件:明朝的“江西填湖广”和清朝的“湖广填四川”。


明朝初年,百废待兴,因为战乱导致湖南、湖北人口凋零,朱元璋便下令迁移江西大量人口补充,与此同时,江西人爱吃辣椒的习惯也带到湖南、湖北等地——因此南方各省之人亲切地称江西人为“老表”。


到了清朝时期,同样因为战乱,四川人口凋零,康熙皇帝下令将湖南、湖北大量人口迁徙到四川,也因此把吃辣的习俗带到了四川。


从这两段长达数百年的历史来看,江西人把吃辣的习俗带到了湖南,湖南人又把吃辣带到了四川。


回望历史,综观当今,辣椒从明朝引入中国,因其容易种植、富含营养、促进新陈代谢,很快被长江流域的南方百姓所接受,并随着人口迁移,逐渐传到长江以南地区,终于成为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江西人   余干   萍乡   明朝   江西省   江西   湖南   中国   大把   辣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