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小失大?欧空局将专注于国际空间站,不会向中国空间站派宇航员

400公里高空绕地轨道上有两个空间站,中国空间站在2023年正式进入至少10年的运营阶段,房子建好了,各个方向的科研试验都在进行中。2023年中国空间站将有3次关键的发射任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以及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将有6名航天员进入空间站执行任务。

按照此前的计划,势必会出现第三批航天员中的成员,这非常值得期待。同时未来也会有外国宇航员参与到中国空间站项目中,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欧洲的宇航员会是首批进入中国空间站的成员,但是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打破了这个猜想。

2023年1月23日,欧洲空间局第十五届空间会议上,欧空局(ESA)现任局长约瑟夫·阿施巴赫谈到了这个问题,他提出欧空局目前没有计划、经费预算或者说政治绿灯参与到中国空间站项目中,换言之他们不会向中国空间站派遣宇航员。

对于这个消息,很多人认为比较可惜,但其实仔细思考一下,这就是注定的结果,不会出现其它的可能性,毕竟欧洲是美国的头号那什么,当然并不会抛弃主人的。

按照欧空局负责人的说法,欧空局的22个成员国必须把重心集中在国际空间站合作项目中,那里有他们的合作伙伴,必须要专注和支持国际空间站。这种说法仔细思考一下,好像并没有什么毛病,毕竟欧空局已经参与到国际空间站项目中,并且地位上算是辅助,即使参与中国空间站角色也得不到什么改变。

更加重要的是,如果欧空局参与到中国空间站项目中,那么对于他们的主人算是一种背弃行为,作为忠实的小跟班,自然不会伤了主人的心。

其实欧空局的这个决定算不上出尔反尔,也算不上背信弃义,自始自终人家也没有明确说就要派宇航员进入中国空间站,现在说不来也是他们自己的权利。对于中国空间站来说自然也是秉着开放合作的态度,来的自然欢迎,不来我们自然也不会强求。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欧空局这个决定也算是因小失大了!

2014年欧空局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签署了《2015-2020 年中欧航天合作大纲》,开启了一段蜜月期,中欧航天之间开展了多项的合作。例如在中国天问一号首次探火任务中,得到了欧空局的数据支持,同时中国也把探月的相关数据与欧空局共享。

除此之外也开展了航天员之间的交流合作训练活动,2016年6月中国航天员叶光富远赴意大利撒丁岛,在那里参加欧洲宇航员中心组织的洞穴训练,取得优异成绩。

2017年8月2名欧洲宇航员和中国航天员在山东烟台附近海域开展了为期17天的海上救生训练,任务圆满成功。

如欧空局的意大利宇航员萨曼莎·克里斯托弗雷蒂就曾表示,她非常喜欢学习外语,目前正在学习中文,搭乘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需要学习俄文,那么搭乘中国的神舟载人飞船自然就需要学习汉语。

其实对于欧空局这一次的表态倒不用太惊讶,此前他们表达出那种参与到中国空间站项目中的意愿,也是在国际空间站面临退役的情况下。现在美国主张让国际空间站在2031年1月退役,俄罗斯联邦航天局负责人鲍里索夫此前的表态,我们也能看出俄罗斯在国际空间站上的态度,尽可能的参与到国际空间站项目中不提前退出。

这两个国家的主张,也意味着国际空间站确定延期运行,那么短时间内欧空局就不需要寻求替代品,同时作为小弟也不能背弃大哥,从这些情况来看这个结果就是注定的。

作为墙头草的欧空局这一次的操作也算是因小失大了,毕竟中国空间站算是欣欣向荣的,国际空间站垂垂老矣,等到国际空间站真正退役,欧空局再寻求替代品,那个时候就只能排队等着了,可能还等不到。

例如美国弄的阿尔忒弥斯计划目前已经完成了首次发射任务,实现了无人绕月飞行,阿尔忒弥斯II号任务将是载人绕月,阿尔忒弥斯计划III号任务将是载人登月,当然后续还有建立月球空间站、轨道站等,以月球为跳板进行载人登火等等。目前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意大利、日本、阿联酋、英国、新西兰等10个成员参与到美国的阿尔忒弥斯计划,其中当然包括了欧空局。

中国和俄罗斯目前也正在推进国际月球科研站项目,也会有很多国家参与其中,未来一段时间,将是在月球上的分庭抗礼,和空间站项目相比较这一次俄罗斯和我们一道。

其实从整个大局面来看,欧空局此次的决定显而易见,一点都不令人奇怪,这也符合他们的一贯作风!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宇航员   空间站   中国   神舟   因小失大   航天员   国际   俄罗斯   欧洲   美国   项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