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公子之平原君赵胜

信陵君魏无忌的姐夫,他的故事似乎杂了点,有救国行为,有仗义杀妾,还有成语“毛遂自荐、利令智昏”……

赵胜,战国时期赵国邯郸人,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弟弟。

封地在武城,也就是现在的山东省武城县一带。

他的作用是赵国后时“无他无赵国”,赵国后期基本上都是因为有平原君而续命,否则,早亡了。

(一)毛遂自荐

毛遂是平原君的一名门客,这人平时很低调,但在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凭三寸金莲,不对,凭三寸不烂之舌立下不世之功……。用现代话来评价,一个人能顶五个师。有兴趣的话,不妨搜一下“毛遂自荐”了解了解。

(二)为人仗义

范雎与魏齐有仇,范睢在做秦国丞相时,秦王为他撑腰,向魏国索要魏齐的人头,魏齐便逃到赵国平原君门下躲着,赵胜为此,专程去秦国求情,自己反被扣押。

(三)自救与救赵

长平之战结束后的次年,秦军又围攻邯郸,赵国朝不保夕。赵胜凭个人交情分别向楚国、魏国求援。在《信陵君》一文中,介绍了。最终,在平原君的不懈努力下,楚国和魏国,都派来了援军,这才击退了秦国,赵国暂时避免了亡国之灾。也就是在这一过程当中,产生了‘毛遂自荐’、‘脱颖而出’、‘三寸之舌’等多个成语。

(四)赵胜杀妾

说赵胜贤德有才,好客养士,不知道下面这个故事大家怎么看。

赵胜府对面是贫民。老百姓嘛,什么人都有,说有个瘸子,不对,叫残疾人,腿障,走路一颠一颠的。赵胜呢,有个小妾看他走路很滑稽就哈哈大笑。这个残疾人不干了,找上门来讨公道,说,赵胜不够意思,偏爱小妾嘲笑我们残疾人,并要求杀了她!赵胜当然不同意了,当朝宰相也不能乱杀人啊,但这个事引得一些门客辞职了,这才引起赵胜重视,便满足了这个残疾人愿望。呵呵,小妾命短,一笑丢命,也是,没事瞎笑什么……如果说这样合情合理,那么以后谁还敢做你的小妾呢,得一义而失一理……这个故事有bug。

(五)家人抗税

说赵国有个负责征收田租地税的官吏叫赵奢,咦,“纸上谈兵”赵括他爹就叫赵奢嘛,应该是一个人。赵胜家人不想纳税,还出言不逊,赵奢就杀了几个下人,赵胜不干了,好大胆,敢杀俺家门子!便将赵奢抓起来想杀掉,赵奢多能忽悠啊,从国家经济讲到道德素质……赵胜一听,人才,贤能,多为国家创收啲,不了了之。

(六)飞地纠纷,惹祸上身。

  说秦国某年某月,大举进攻韩国,把韩国拦腰切断,有一块国土成了飞地,这块飞地呢接连赵国,韩国管理不便就想送给赵国。赵国对是否要这块地引起分歧,有人认为:容易引起秦国不满,不要;赵胜坚持要,打都打不来,送来的干嘛不要昵,平原君一说话,这事就定下来了。但引起了秦国不断增兵,赵国也不示弱,也增兵,最后双方就开始了长达三年的“长平之战”,这就是长平之战的起因。秦赵双方都是举全国之力大战,结果都知道了,赵军一下子损失了四十多万,伤了元气,从此再也无法与秦国抗衡。

‘利令智昏’的成语由此产生!

再后来呢,秦国又攻击邯郸,赵胜联络信陵君,又出使楚国求援,解了围,与各国组成抗秦联军,辉煌了几年,病逝,善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魏国   秦国   楚国   平原   利令智昏   邯郸   飞地   毛遂自荐   韩国   残疾人   战国   公子   赵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