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和李鸿章临终前,都跟慈禧说了什么?二人高下立判

左宗棠和李鸿章各自的“遗折”,展现了两个人不同的性格和不同的精神境界。

左宗棠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堪称悲剧式的“民族英雄”。临死之前也要批评慈禧,希望光绪日后能“亲君子远小人”“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明知不可能也要说,这就是性格!从来不以个人之得失而做计较。结果,他虽然短期失败了,但拥有后世无数的真正地“传人”。


李鸿章呢?作为传统封建社会官僚中的“智者”,什么都看得清、看得明,堪称“官场楷模”,临死之前都要“一如既往”地逢迎慈禧。他虽然在权力上获得了胜利,毕竟他年龄小活得长,但最终也是失败了。但他拥有的“传人”则只会涂脂抹粉,造谣生事。


(1)李鸿章被抬高、美化举例:中国在伊犁和中法战争时并非弱国,甲午战败才是彻底弱国,这个责任应该由慈禧、李鸿章背。


对于许多李鸿章的崇拜者来说,总喜欢自己编造一些历史桥段,以抬高他的历史地位。但在编造的同时,反而会戳破过去的一些谣言。本文就以李鸿章死后,慈禧听完、看后李鸿章的《遗折》而大哭为例,戳破两个谣言并介绍一些李鸿章永远的“镜子”左宗棠的《遗折》是怎么写的,用以了解二人的所谓境界。


《光绪实录》在李鸿章病死气死那天(11月7日),给予的感情色彩是“遽闻溘逝,震悼良深”。“实录”应该是最正的历史记录了。其实,李鸿章崇敬者说大话很常见,比如有部电视剧描写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中斩了黄瑞兰的头,更为了展现李鸿章“大义灭亲”虚拟了舔疮情节。


再比如造谣说左宗棠的楚军1882年逼走了冯子材,让他回老家了。其实,1884年以前,广西、两广方面的高级文武官员、能逼走提督的大官,主要是曾国荃部、李鸿章部和其他派系。淮军的倪文蔚任职期间(1882年到1884年),冯子材辞职回家。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因此,所谓的“痛哭流涕”“嚎啕大哭”等也是故意抬高。皇帝、皇太后即使“嚎啕大哭”也得背着人,能让你看见还有何“尊严”。而且,就算是哭了,又能说明什么?只能说明,慈禧和李鸿章已经完全为了“保位”不敢亮剑保卫民族尊严。


正如左宗棠在遗折上所说“越事和战,中国强弱一大关键也”“若不并力补牢,先期求艾,再有衅隙,愈弱愈甚,振奋愈难,虽欲求之今日而不可得!”


为什么?你连没打败仗都还妥协投降呢,那打了大败仗呢?而且,一味妥协,意求苟安。那么,军队战斗力、腐败也会越来越多。与敌人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最终,不是别人打败了你,而是你自己打败了自己。


“中法战争”之时、之前,中国连续对抗沙俄、法国两大被打败了的二等强国,特别是对沙俄,中国的国内环境、国际环境都比沙俄要好。《中俄伊犁》条约刚签订没多久,沙皇就被国内人刺杀死了,其国内矛盾多么激烈!

相反,我们那时最能打的将帅活着,最能打仗的兵活着,国内相对稳定、经济发展相对更好,武器发展也相对可以,这么好的时机,结果如何?还是被慈禧和李鸿章这对“精神联盟”给妥协了。


因此,李鸿章对慈禧是真的感恩戴德,慈禧对李鸿章也是真的重视。由此,我们看看李鸿章声情并茂的“遗折”。


(2)《李鸿章遗折》解读


遗疏是有格式的,总体要求是:死前要感谢皇帝(皇太后)或其他掌权人的抬爱与垂青,这是规矩!李鸿章遗疏内几乎全是对慈禧、光绪的感谢以及臣子对他们的挂念和不能保护的自责,最终几笔带过自己的忠心。


李鸿章遗疏大约四百多字,都是在感谢皇帝(皇太后),极力推荐庆亲王。介绍自己的病情占了四分之一多;之后大部分是感谢慈禧、夸赞庆亲王。至于人们说他最关心的“洋务企业”“海军问题”半个字儿没提。


其原文如下:


奏为臣病垂危,自知不起,口占遗疏,仰求圣鉴事。


窃臣体气素健,向能耐劳,服官四十余年未尝因病请假。前在马关受伤,流血过久,遂成眩晕。去夏冒暑北上,复患泄泻,元气大伤。入都后又以事机不顺,朝夕焦思,往往彻夜不眠,胃纳日减,触发旧疾时作时止,迭蒙圣慈垂询,特赏假期,慰谕周详,感激涕零。


和约幸得竣事,俄约仍无定期,上贻宵旰之忧,是臣未终心事。每一念及,忧灼五中。本月十九夜,忽喀血碗余,数日之间,遂至沉笃,群医束手,知难久延。谨口占遗疏,烦臣子经述恭校写成,固封以俟。


伏念臣受知最早,蒙恩最深,每念时局艰危,不敢自称衰病,惟冀稍延余息,重睹中兴,赍志以终,殁身难瞑。现值京师初复,銮辂未归,和议新成,东事尚棘,根本至计,处处可虞。


窃念多难兴邦,殷忧启圣。伏读迭次谕旨,举行新政,力图自强。庆亲王等皆臣久经共事之人,此次复同更患难,定能一心效力,翼赞讦谟。臣在九泉,庶无遗憾。


至臣子孙,皆受国厚恩,唯有勖其守身读书,勉图报效。属纩在即,瞻望无时,长辞圣明,无任依恋之至。谨叩谢天恩,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谨奏


(3)李鸿章驳斥了慈禧、光绪打压自己、排斥汉臣导致甲午战败的谬论

慈禧还真行天天读官样文章也能嚎啕大哭,二人要不是有着“精神联盟”是做不出来的。可惜,“嚎啕大哭”只是李鸿章崇敬者的胡言乱语。同时,李鸿章的遗疏更是戳穿了李粉的另一个谣言。


李鸿章在“遗折”中说自己“受知最早,蒙恩最深”,能在奏章中说这两句话,就能充分看出慈禧对李鸿章的重视,而且敢这么说,也自认为群臣不会有非议,因为这是事实。


如果,换做别人“甲午战败”一项就够杀的,但李鸿章仅仅是暂时隐退,时不时地去欧美访问一下,去黄河调查受灾一下,最后,任命为两广总督,还带着“王命旗牌”!


这明明是在保护李鸿章。因此,天下谁人不知?慈禧对李鸿章的垂青昭然若揭。


不仅仅是李鸿章,包括左宗棠遗疏也是这个格式!但左宗棠遗疏和李鸿章遗疏最大的区别是,但左宗棠的遗疏大部分都是关于国家未来的发展以及对慈禧的隐含性批评!

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二人的性格和境界。


(4)《左宗棠遗折》解读:左宗棠临死想的都是国家,李鸿章临死想的都是领导。左宗棠对中法议和念念不忘,认为自此若不再振奋,中国将至此衰落!

从左宗棠“遗折”可以看出他对慈禧有阵阵恨意。


左宗棠这个人一心“为国为民”对官场的“潜规则”虽然也懂得一些但本质上并不在意。所以,左宗棠经常以“违规”为名义被慈禧整顿。1883年12月,左宗棠还因为代人上奏“遗折”而被训斥。


左宗棠遗疏五百字左右,基本符合政治规矩,感谢了咸丰皇帝、皇帝(皇太后),请注意呀!他首先感谢的是咸丰对其知遇之恩,之后才是感谢皇帝(皇太后)批准他请假,以及奏为臣病垂危,自知不起,口占遗疏,仰求圣鉴事。


一半是在批评中法战争并坦言是自己一生最大的憾事!希望光绪“日近正人,广纳谠论”,从日后湘军支持光绪态度揣度,以及在“遗折”中首先感谢咸丰的知遇之恩,可以看出,左宗棠对慈禧很不感冒。


左宗棠乃是真心关心“洋务运动”的,因为他比较清廉不用依靠“洋务”给自己赚钱,所以,临死前仍然关心“洋务运动”,他说:


方今西域初安,东洋思逞,欧洲各国,环视眈眈。若不并力补牢,先期求艾,再有衅隙,愈弱愈甚,振奋愈难,虽欲求之今日而不可得!伏愿皇太后、皇上于诸臣中海军之议,速赐乾断。凡铁路、矿务、船炮各政,及早举行,以策富强之效。


说的最后的话是“(望朝廷)移不急之费,以充军食;节有用之财,以济时艰。上下一心,实事求是。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这里的每句话都代表着左宗棠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国家“正人”日渐离去,小人、奸佞之徒日渐掌权,左宗棠真的希望,自己死而瞑目!希望清廷能够继续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做事力求“实事求是”,不要总是奢侈无度。


左宗棠经过了“中法之战”其实已经对清廷失去了信心,但他在临终前之所以仍然这么说,他是在完成自己对国家对民族对百姓的一个责任!有些话必须要说,说了即使没用也要说。至少,你不会因为你不说而后悔。


(4)《左宗棠遗折》原文


左宗棠遗折(光绪十一年七月二十七日,1885年9月6日)


奏为主恩未报,臣病垂危,口授遗折,仰祈圣鉴事。(这点很符合左宗棠的性格特点,客套话不怎么说,上来就一句话必须有的“格式文”,说完了就一句话交待病情,丝毫不矫揉造作、博取同情)


窃臣衰病日剧,吁恳天恩,宽予假期调理,于七月二十五日接到,具折叩谢,将钦差大臣关防及臣所部恪靖各营,移交督臣杨昌濬接受。(交代公事之后,再谈了谈为什么要交代后事)


本拟即日就道,{忽}于{近}两日中得患腰痛,起坐维艰,热痰上涌,气弱病深, {缺少一字}其不起(《皇朝经世文三编》这四个字为“势难复起”)!(之后一大段批评中法和谈)


伏念臣以一介书生,蒙文宗显皇帝(即咸丰)特达之知,屡奉三朝,累承重寄,内参枢密,外总师干,虽马革裹尸,亦复何恨!而越事和战,中国强弱一大关键也。臣督师南下,迄未大伸挞伐,张我国威,怀恨生平,不能瞑目!渥蒙皇太后、皇上恩礼之隆,叩辞阙廷,甫及一载,竟无由再觐天颜,犬马之报,犹待来生。禽鸟之鸣,哀则将死!(良禽未遇名主,之后全是对日后的希望。其实说了也白说,但为国之人即使白说也得说)

方今西域初安,东洋思逞,欧洲各国,环视眈眈。若不并力补牢,先期求艾,再有衅隙,愈弱愈甚,振奋愈难,虽欲求之今日而不可得!伏愿皇太后、皇上于诸臣中海军之议,速赐乾断。凡铁路、矿务、船炮各政,及早举行,以策富强之效。


然居心为万事之本,尤愿皇上益勤典学,无怠万机,日近正人,广纳谠论。移不急之费,以充军食;节有用之财,以济时艰。上下一心,实事求是。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喘息涕泪,谨口授(缮){遗}折,缕缕上陈,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谨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沙俄   咸丰   光绪   慈禧   皇太后   甲午   高下   临终   皇上   中国   中法   皇帝   李鸿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