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炮台神仙古庙

总听老丈人说起神秘的老炮台,一直没有去过,一月二号正好回老家看看,给电动车充充电,老屋没有人气,也没什么地方去,一想不如去老炮台转上一圈,一来了却心事,二来消磨时间,从岗子村顺着沿海公路走到去南海滨的十字路口转弯,一直走到南海滨村头,再向南走大约一里地,有一条直奔东南的石子小路,再向东南走不到500米,就能看见三间琉璃顶的房子,这就是老炮台神仙古庙。

老炮台神仙古庙正面



停下车想步行顺着海参池过去,旁边养海参的大哥说从这开车一直走,到那边很方便停车,50多米的堤坝后车停在了古庙的广场上,广场中间靠前有两个铁管焊的烧香台,靠后有两块石碑,庙门前一对石狮子,一尊方鼎。走近左手边的石碑上面刻的是建庙原因,右手边是建庙功德之人。(两座石碑后均有字)


左碑


右碑


据当地老人讲,老炮台建于明朝。明朝万历年间,大将军戚继光为抵抗倭寇,沿海兴建火炮,增强海防,”这个地方不管涨多大潮都不会被淹,从古至今都是如此。”明朝时期戚大将军研究和使用的虎蹲炮正适合沿海地区水田、沟渠纵横、地形复杂的渤海之滨,虎蹲炮前身加铁爪钉,后身加铁绊,固定于地、发射散弹,具有较大的杀伤面。按照历史记载,倭寇虽未曾到过这里,加强海防也是必不可少的。

说到这里的神仙,更是了不得,神龛正位供奉的是胡三太爷和胡三太奶。相传,胡三太爷是九尾娘娘的三哥,九尾娘娘助大禹治水有功位列仙班,他们的父亲老黑狐仙教女有功也上天复职,胡仙大太爷接承宗业,其余子孙派往各深山海岛修行,胡三太爷带着家口来到东北渤海湾,胡三太爷胡三太奶便在东北及渤海之滨大显神通,现法身救众生。

神龛


清康熙年间,康熙皇帝巡察东北龙兴之地,君臣途中遇见猛虎袭击,臣子亲兵四散而逃,危机之中出现一少年将老虎射杀,康熙要重赏少年,少年笑着推辞,转身离去,康熙急问壮士姓名,只听见胡三二字,因少年来无影去无踪,康熙认定是神仙相助,命众臣广建庙宇供奉。

据碑文记载“曾经有记,洋人骑兵,烧杀抢掠,扰我百姓,走投无路,恰遇老翁,令人闭眼,切莫出声,洋兵追至,未遇众生,待到睁眼,一切安宁,老翁不见,众皆大惊,神明保佑,俱称仙境”。'

老丈人是个爱打渔的人,他经常讲,生产队那会儿,缺衣少食,白天干活,晚上趁着潮好就去打鱼,从南海滨往南走,好几个人搭伴,走着走着就不知道东南西北了,老在一个地方转圈,大伙儿都很着急,定是遇见“鬼打墙”了,几个人坐在地上抽起旱烟,老丈人坐在地上随手一摸,摸到一条车轱辘道齐儿(大车来回走压出的车辙),哎这条不是通往老炮台的车辙吗?顺着车辙的方向望去,远处突显几处鬼火,他想这不是胡仙在炼丹的火光吗?瞬间明白了去海边的方向。

站在老炮台神仙古庙门前,远眺大海,海边林立着发电的风扇,仿佛看见我大明将士在驻守海疆,如今已有三艘航母在保卫海防,哪里还刚来倭寇列强,近看一排排虾池,海参池,虾农、参农在池边咧嘴笑。如今的人们重修神仙古庙祈福安定兴旺,真正给我们带来幸福的应该是国富民强。

海参池和风扇


海参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炮台   古庙   神仙   明朝   车辙   老丈人   南海   太爷   海防   海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