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战功赫赫,自觉功高过主,便心生一计,秦始皇:寡人不杀你

文章字数3622字,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战国时期,战乱频发,风云莫测,因此许许多多骁勇善战的大将军在这一背景下脱颖而出。但是,功劳太高却不一定是件好事。

由于古时是“王权社会”,而大将军功劳越高,兵权越重,也更有话语权,谋权篡位的可能性就更大,因此很多战功卓著的大将军死于君王的猜忌。

大将军们在战场上用命作战,立下赫赫战功,换来的却是“血淋淋”的教训。像这样活生生的例子并不少。

比如廉颇被逼迫客守异乡,最终抑郁而亡;李牧被小人诬陷最终惨死;战功赫赫的白起带领士兵打下了无数胜仗,一生为国效力,从无谋逆之心,却被扣上“造反”的帽子,一家人难逃一死,实在是悲哀。

纵观历史,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冤案”,但并不是所有功高过主的人都难逃一死的结局。秦朝就有一位这样的大将军,很有自知之明。

他知道自己功劳过高,恐惹秦始皇猜忌,便多次提出告老还乡。但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秦始皇不但没有杀他,反而让他继续留下为他效力。这位大将军,便是王翦,他究竟是如何做的,能够得以善终呢,难道只凭一句告老还乡吗?

王翦初入战场

大约公元前287年,当时的秦朝虽然实力强大,但还是做不到人人富有,王翦便是这些贫困人口中的一员。

王翦的家境十分贫寒,生活拮据,而且也没什么人脉,过着“小透明”的生活。王翦从小就没有小孩的玩具,他的家人为了让他开心,就常常动手制作一些武器来逗他开心。所以长大后的王翦唯一的兴趣爱好就是喜欢舞刀弄枪和研究兵法策略。

当时的秦朝正在招兵买马,扩充兵力,王翦仿佛看到了希望。王翦心中暗想,要是进入军队,不仅能吃饱饭还能为国效力,岂不是两全其美。于是王翦毫不犹豫的从军,此时的他才20岁。

虽然王翦没有真正上阵杀敌过,但由于他从小便熟读兵法舞刀弄枪,所以他在战场上沉着冷静,随机应变,立下了赫赫战功。

由于王翦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他的才能很快便被白起注意到了,白起将王翦推荐给了当时的秦朝君主,还对王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白起对秦君主语重心长的说:“如果以后我不能为国效力上阵杀敌了,那么大秦想要一统天下,唯一的人选就是王翦”。秦君主听到白起这么说,于是便决定重用王翦。

白起这么评价王翦,足以见得他眼光敏锐且对国家忠心。遇到能力强的将士不但没有害怕他会取代自己的大将军位置,反而举荐他使他被提拔。正是这样一个心系国家的大将,最后却被逼落得一个自刎的结局。

在王翦被提拔的同时,伴随他一生的“贵人”也登上了王位,那位贵人就是秦始皇嬴政。嬴政的即位,是秦朝一统六国的开始,也是王翦“逆袭之路”的开始。

助秦王嬴政攻下六国,一统天下

秦始皇嬴政在公元前237年亲政之后,王翦也逐渐活跃在了秦朝的战场上,协助秦朝拿下六国,实现了春秋大业。

王翦的第一步就是攻打赵国的阏与,他没有急于求成,立马进攻,而是花时间整顿军队,将强兵悍将都挑选出来。

将这些精兵强将挑选出来之后,便对赵国发起进攻,一举拿下阏与,最后乘胜追击攻下了九座城池。

经过了攻打赵国一战,嬴政看到了他的才能,因此更加器重他。攻下了阏与九座城池之后,下一步便是灭亡赵国。此时王翦所要面临的对手,可不是无能之辈,而是李牧和司马尚这样的大将。

王翦带领将士们与赵国几番激战,但却没能歼灭敌军,而是双方僵持了一年之久。王翦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长久之计,便开始想办法扭转战局。

要想攻破赵国的都城,就先得灭掉李牧。要想自己动手拿下李牧的人头肯定是不可能的,毕竟赵国兵力强盛,将都城层层围住,要想取李牧首级,难如登天。

这个时候王翦灵机一现,杀李牧,何必非得亲自动手呢。于是王翦利用反间计,将赵国的大臣郭开收买了。所以郭开在赵王面前参了李牧一本,使得赵王对李牧心生嫌隙而杀了他。

除掉了李牧这个大患,王翦的歼灭敌军之路就好走多了。他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便攻破了都城,擒获了赵王。

拿下赵国的第二年,嬴政又拿燕国派遣刺客刺杀秦王的理由,命令大将王翦攻打燕国。因为燕国与秦国实力相差悬殊,所以王翦带领的秦军很轻易就打败了太子丹带领的燕军。

这一战后,燕王逃到了辽东,燕国名存实亡。在秦国相继灭掉赵国和燕国等五个国家之后,又把矛头对准了楚国。

为了能够一举拿下实力强盛的楚国,因此嬴政在将士们正式出征前召开了一场御前会议,来选择合适的出征人选。

会议上,秦王嬴政问李信:“如果让你带兵去攻打楚国,想要灭掉楚国,得需要多少兵力呢?”李信因为战功赫赫,因此十分自信且自负。

李信傲气十足,拍拍胸脯说道:“如果要是让我去攻打赵国,只需要二十万兵力就可取胜。”秦王嬴政听了,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接着嬴政又问了王翦同样的问题。

王翦看了看秦王,又看了看李信,面露难色的说:“如果让我去攻打楚国,没有六十万兵力我没有胜算呀。”

秦王嬴政听到王翦这么说,似乎有些不太满意,拍了拍王翦的肩膀笑着说:“王将军果然是年纪大了啊,连带兵打仗都没有自信了,那就让李将军带兵作战吧。”

李信谢过嬴政便与蒙恬和二十万秦军带着整个秦国的殷殷期盼踏上了征途。

王翦眼看自己的建议没有被采纳,恐怕以后打了败仗,自己会受到牵连。因此王翦便假装生病,向秦始皇申请回家养病。因为暂时还不需要王翦带兵打仗,秦王嬴政只能同意了王翦的请求。

战场上另一边,李信和蒙恬两位大将带领二十万秦军,目标明确,攻势凶猛,大败了平与与寝邑的荆军。

李信心高气傲,吃到了点甜头便更加疯狂,连忙带领将士们进攻鄢郢,这次作战竟然还是大胜而归。于是李信一鼓作气,不胜不休,带领将士们继续向西攻打。

谁曾想到,这一切都是楚军的计谋呢?楚军一路跟踪李信的秦军,看着秦军一步步攻下三处城池,待秦军体力耗尽,便一举将秦军拿下。不得不说,楚军的缓兵之计真是高深,在两军交战后,楚国一举攻下了秦国的两座军营,还拿了秦军中七名都尉的项上人头。

楚军终于抓住了李信的弱点,凭借自己高深的计策,为楚国一血了前耻。李信带领的秦军就像被追杀的“狼”,只能夹着尾巴狼狈逃跑。

军队大败的消息传到了嬴政的耳朵里,嬴政“怒发冲冠”,此时忽然想起了曾经王翦说的那句“非六十万兵马没有胜算”的话,意识到自己轻视了王翦,便命人备下车马,前往王翦老家频阳请他回朝。

见到了王翦之后,嬴政又羞又愧,对王翦说:“都怪我没有听老将军的意见,才导致了秦军此次的大败,如今秦军在荆军面前受尽屈辱,城池也将被攻陷,老将军您真的忍心弃我和这个江山不管不顾吗?”

王翦知道秦军二十万兵力必败,但令他没想到的是,秦始皇居然会亲自登门请他回朝。于是王翦说道:“大王亲自来看望老臣,老臣感激涕零,虽然我也很想为国效力,但奈何年迈体衰,恐不能再带兵打仗,所以请陛下另请高明吧。”

虽然嬴政被拒绝了心中十分不悦,但是能拯救秦国的只有王翦,所以嬴政便耐住性子,再一次请求王翦带兵作战:“老将军,你快别说这些话了,目前最要紧的是带兵拿下楚军,拯救秦国啊。”

王翦对嬴政知根知底,知道嬴政的脾气,于是便答应了秦王的请求,但前提是嬴政得满足他一个条件:“如果非要老臣带兵作战,非六十万兵力不可。”

嬴政知道,听王翦的总没错,便给了王翦六十万兵力,而且亲自送王翦出征。出征前,三杯热酒下喉,王翦向嬴政请求道:“如果老臣战胜归来,还请大王能多赏赐给老臣一些好房子好地。”

秦始皇听了,笑着说:“怎么,你还怕寡人亏待你啊,你只管去,一切都不是问题。”

王翦答道:“这不是因为老臣年纪大了,带兵打仗的日子不多了,趁现在还能为国家做做贡献,向大王讨讨赏,为子孙打算。”嬴政听了,大悦,承诺他凯旋而归必定赏赐良田百亩。

王翦到了关口后,又一连五次让自己的亲信向嬴政讨赏。亲信实在不解,对王翦说:“将军你虽然功高,但你这么频繁讨赏,是不是有些太过分了。”

王翦的回答使军中亲信醍醐灌顶:“大王生性多疑,如今我手握六十万重兵,大王的心中必定十分不安,我只有表现出我爱财如命十分肤浅,才能打消大王的疑虑,护我以及家人的安全。”

听了王翦的话,他的亲信三番五次去找秦王讨赏,直到最终确定秦王已经放心将兵权交给他时,才作罢。王翦得知此事,便不再担心家人安危,放心领兵作战。

最终王翦用一手漂亮的缓兵之计,耗时一年,打的楚国措手不及,将其一举歼灭。

功高过主,申请归乡

王翦凯旋归来,心中本该高兴,却多了几丝胆怯。王翦自知自己功高过主,恐引起秦始皇的猜忌招致杀身之祸。

所以王翦回来后见到秦王的第一句话就是:“臣如今年迈,无法再带兵打仗,特申请告老还乡。”

秦始皇怎么会看不出来王翦的忧虑呢,秦始皇看着王翦笑着说:“寡人不杀你,你留下便是。”

王翦听到嬴政的话,心中一颤,赶紧低头谢罪。在这之后,王翦依旧带兵打仗,为君分忧。随着战功越来越卓著,王翦被秦始皇封为武成候。

王翦除了没有参与灭韩之外,其他的五个国家都与他有关。王翦自己歼灭了赵国、燕国还有楚国,王翦的儿子王贲或是指挥或是参与了歼灭魏国和齐国。

王翦父子对秦国的贡献是说不尽道不完的,没有他们父子,就没有秦一统六国。而王翦凭借自己的智慧,打消君王的疑虑,成为了为数不多功高过主却没被杀头的大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战功   秦国   秦王   楚国   将军   寡人   老臣   秦朝   作战   大将军   兵力   自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