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过年,两岸中国人的胃大抵相同


对于中国人来说,过什么节总和吃什么息息相关。

在台北,过年找吃的,迪化街一定不能错过。

车行穿过台北的南京东西路、重庆北路,停好车,再走塔城街、迪化街,就到了约八米宽、一公里长的迪化商圈,街道上张灯结彩,人头攒动,早已挤得水泄不通了。

△ 农历兔年春节到来之前,民众在迪化街传统市场逛街购物

每年过年前必走的迪化街,除采买些山珍海味干货外,更多的心情是来感受年味,同时去体会台北的发展。迪化商圈是台北大稻埕的一部分,在迪化街往西走到淡水河畔的大稻埕码头,见证了当年从大陆渡海的先民在台北地区的开发历史。

走在迪化街上,商店建筑包括了仿巴洛克式建筑、现代主义建筑与闽南式建筑,尤其闽南式建筑多分布在迪化街中北街,是简朴风格的漳泉建筑,少装饰、多单层为其特色,瓦片覆盖的斜屋顶颇有原乡建筑的品味。

大概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台北市迪化街总是在春节前掀起采购热,办年货的消费者将附近路段、骑楼挤得水泄不通。一到岁末时节,迪化街大量进口南北货,从大陆来的如天津的新鲜生栗子、柿饼,都货摊上抢手的商品。

1996年起,迪化街年货大街活动开始兴起,当时为台北市首创。在该年农历春节前半个月举办,各商家推出独特的年节装饰和新颖的宣传手法,贩卖各式过年伴手礼品、南北货,一到时间,年货大街总是摩肩擦踵、人潮络绎不绝,是全台最有年味的一条街。

另一处年味十足的去处为南门市场。这里经过多年发展成为了以大陆各省南北杂货、熟食的重镇,这里的东北酸白菜、江浙美食、金华火腿、湖南腊肉、福州佛跳墙与肉燕、湖州粽、左宗棠鸡、东坡肉等各省美食与糕点,多家老字号摊商至今屹立不坠,且得奖无数。

一位彭姓友人年前某日一早吃完豆浆烧饼油条后去了东门市场,买的是福州味的燕饺、红烧鳗。东门市场除有各式各样的生鲜蔬果,也有不少大陆各省熟食年菜如肉干、肉松、腊味等。另一位张姓媒体朋友则说,她去了台北市另一处天母士东市场,除了生鲜鱼货,必定到江浙熟食的摊上排队,“今天排了二十分钟,终于买到了怀念母亲的江浙口味。”

在日益快节奏的今天,台湾民众过农历春节,仍是在记忆中,由父祖辈传下来的各省味道中感受年味。代代相传的是中国人对过年不变的仪式感,不变的味蕾记忆。

(来源:看台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东门   台北市   迪化   台北   熟食   年货   两岸   中国人   春节   大陆   建筑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