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恭皇太子朱祐极:他的存在证明一件事,万皇贵妃并没有残害皇嗣

前言:在大明王朝276年的历史中,要论被黑得最厉害的后妃,明宪宗万贵妃敢称第二,大概只有明神宗郑贵妃才敢自称第一。万贵妃生于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和明宪宗朱见深的生母周氏年龄相仿,比皇帝本人年长十七岁。在《明史》的记载中,万贵妃在宪宗后宫之中一手遮天。凡是被皇帝临幸之后有孕的妃嫔,都会被万贵妃安排打胎。

妃益骄。中官用事者,一忤意,立见斥逐。掖廷御幸有身,饮药伤坠者无数。—《明史卷一百十三·列传第一后妃》

万贵妃剧照

然而《明史》的记载,看的时候要注意甄别。比如万贵妃残害后嗣这件事,在笔者看来,差不多可以算是没有证据创造证据也要尬黑。我们不妨先将目光放到“京西一溜边山府”,即金山明代皇室墓园(今属北京石景山区),这里有一个地名: “道公府”

所谓的“府”,其实就是明代皇族的坟墓,只是为了好听才称为府。而“道公府”的主人,其实也不叫“道公”,而是明宪宗次子悼恭皇太子朱祐极。换句话说,这里应该被称为“悼恭府”,只是数百年来以讹传讹,最终变成了道公府。

而悼恭皇太子的存在,本身就打破了万贵妃残害皇嗣的谣言。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位未能继位的皇太子。

来之不易的皇次子

朱祐极,生于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四月二十八日,明宪宗朱见深次子,生母柏贤妃。说起来朱祐极的出生,还真不是一件容易事。

宪宗皇帝的坎坷经历,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在两岁的时候因为父皇英宗朱祁镇做了瓦剌留学生,才被祖母孙太后紧急册立为皇太子,而他的叔父郕王朱祁钰则成为了新天子。当他六岁的时候,叔父羽翼已丰,于是将他降封为沂王,而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当他十一岁的时候,父皇以太上皇帝的身份从南宫发动政变重新夺回皇位,而他也得以被复立为皇太子。

明宪宗与万贵妃剧照

整整十年时间里,除了祖母孙太后,唯一在乎他,守护他的人,就只有宫女万氏。据说宪宗继位后有一个怪癖,每次出行的时候,都要万氏身披戎装在前面导行: “帝每游幸,妃戎服前驱”。说实话,笔者看到这段记载只感觉鼻子一酸,可能在宪宗心中,万氏就是他永远的保护神。

所以父皇虽然为他挑选了三位皇太子妃候选人:吴氏、王氏、柏氏,但他的心中只有万氏。英宗驾崩后,万氏虽然不能被册立为皇后,但宪宗的一颗心却全留给了她。皇后吴氏无故杖责万氏,那就废了她。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正月十九日,宪宗和万氏的爱情结晶:皇长子诞生。

凭借着皇长子生母的身份,万氏在当年三月进封贵妃。如果不出意外,宪宗将来一定会册立这位皇长子为皇太子,而万贵妃则很可能效仿皇帝祖母孙太后当年的故事:进位中宫。然而当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未满周岁的皇长子不幸夭折。笔者很想问一句,说万贵妃残害皇嗣,那这位皇长子算不算呢?而且对于礼部提出的祭葬礼仪一切从简的建议,宪宗和万贵妃均未反对,因为此事符合礼制。

甲午,皇长子薨。上谕礼部曰: “皇子薨逝,朕甚感伤。祭葬之礼,其酙酌以闻。”于是礼部议按《礼》:八岁以下为无服之殇。祭葬礼仪俱合从简,祭不用牲用素羞。出殡日上服浅淡服,明日百官行奉慰礼。—《明宪宗实录卷三十六》

明宪宗与万贵妃剧照

对于宪宗来说,让万氏成为皇后的执念一直都没有消失。虽然皇长子夭折了,但起码说明万贵妃还有生育能力不是,继续努力就是了。于是乎在此后的两年时间里,宪宗几乎天天泡在万贵妃的昭德宫,不要说其他妃嫔,连继后王氏的宫中都很少去。

皇帝独宠一位妃子,除了后宫妃嫔不满,满朝文武大臣也认为这是纲常失序,同样非常不满。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春夏之际天下大旱,工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刘定之借此机会上疏,表示陛下您对中宫皇后“礼遇稍疏”,才会招致如此旱情。

臣愚以为皇上犹天,中宫正后犹地。岂非正后礼遇稍疏,而天地示戒若此乎?由正后而及于妃嫔,其进见先后悉循其序。此诚古帝王修身正家之要道,太祖皇帝垂训之成法。圣嗣由是而藩昌,宗社由是而永固,惟皇上其动念焉。—《明宪宗实录卷五十四》

宪宗皱了皱眉头,把这份奏疏“留中不下”,也就是已读不回。由于当时朝中的主要矛盾是宪宗嫡母慈懿皇太后的陵寝和祔庙问题,所以大臣们一时还顾不上追究此事。但是等到九月份孝庄睿皇后(即慈懿皇太后)神主祔享太庙之后,大臣们又想起这茬来。

柏贤妃剧照

六科给事中魏元等人接连上奏,表示“君之与后犹天之与地,不可得而参贰者焉”,臣等听说这几个月来“昭德宫进膳不闻有减,中宫不闻有增”。陛下不要以为我们这些外臣不知道宫中之事,所谓“宫墙虽深,而视听犹咫尺也”。而包括监察御史在内的言官不但同时上奏,还以辞职相威胁。倍感压力的宪宗终于做出妥协,他一面表示“宫中事朕自处置”,一面让言官们不要辞职。

十三道监察御史康永韶等亦奏: “且太子者,天下之大本也。古者人君一娶九女,所以广继嗣也。今前星未耀,宗庙神灵之所托,四海民物之所赖,实切忧惶。伏望均六宫之爱,协宜家之祥。庶几螽斯绳绳,麟趾振振而大本立矣。”上曰: “所言有理,所司即议行之。尔其勉尽言职,以称朕意,不准辞。”—《明宪宗实录卷五十八》

皇帝陛下说话算话,次年四月底朱祐极出生,从时间上来推算,就是在宪宗对言官们的集体建议做出积极反应的时候。

本朝第四位未能继位的皇太子

朱祐极的生母柏氏,是当年的太子妃三大候选人之一,万氏进封贵妃之时,她也被封为贤妃。时隔三年宫中再次诞育皇子,所有人都清楚,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即将爆发。

柏贤妃剧照

中宫皇后王氏多年来始终没有子嗣,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明白皇帝不愿意让她怀孕。换句话说,宪宗的庶长子就会成为大明王朝下一任的皇帝。万贵妃所生的皇长子已经夭折,现在只有把皇次子推上皇太子的宝座,才能断绝这位“妖妃”对于皇后之位的觊觎。

所以在朱祐极出生的当天,礼部官员即提出应该诏告天下。然而在宪宗的心中可能还存着万贵妃能再生一子的侥幸心理,所以坚决反对礼部的建议,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暗战已然展开。

礼部奏: “《春秋》子同始生即书于策,重国嗣也。皇上即位六年于兹。天下臣民、宗藩亲王仰期圣嗣,非一言矣。国家根本,端在于此。宜诏天下,用慰人心。”上曰: “姑置之。”—《明宪宗实录卷六十六》

不过宪宗心底对于这位皇子的出生,毕竟还是喜悦的。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正月,柏贤妃之父锦衣卫带俸指挥使柏珍年老,想让儿子柏杞代职。然而兵部指出柏珍原职指挥佥事,后来连升两级到指挥使,属于“恩升”,不能袭职或者代职。对此宪宗“特允之”,下不为例。

皇第三子朱祐樘生母纪氏剧照

当年七月初三日,皇第三子朱祐樘出生,即日后的明孝宗。《明史》言之凿凿地称万贵妃派人追杀这位小皇子,而受命的太监张敏还吃惊地表示“上未有子,奈何弃之”。宪宗没有儿子?那此时还活得好好的朱祐极是人是鬼?或者说万贵妃不想办法对付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任皇帝的朱祐极,去和朱祐樘较什么劲?完全说不通嘛!

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六月,太常寺卿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孙贤上章请立皇太子。结果宪宗将建储之章留中不出,并让孙贤致仕(退休)。当年宪宗还是皇太子之时,孙贤就在东宫侍奉其读书,可谓是皇帝亲信。

此举彻底激怒了文武百官,七月二十日,英国公张懋代表群臣上表请立朱祐极为皇太子。时年三十岁张懋之所以能成为百官代表,当然在于他的身份,他是靖难第一功臣河间忠武王张玉之孙,大明收服安南的第一功臣定兴忠烈王张辅之子。对此宪宗表示皇子年纪还小,过段时间再说。

二十一日,张懋再次上表,指出“虽圣子尚在于幼龄,而奇表已钟于天赋”,意思就是皇次子天赋异常,年纪小怕什么。宪宗再次表示等到皇子进学以后,再来讨论此事也不迟。

柏贤妃剧照

二十二日,张懋第三次上表,严肃地指出自太祖、太宗、仁宗、宣宗、英宗以来,从未出现过继位八年尚未建储的局面,希望陛下从善如流,接受群臣建议,册立皇次子为皇太子。此时宪宗也受到了来自于生母周太后的压力,终于表示“特允所请”,让礼部赶紧选定日期和制定流程。

顾建储一事,久未举行。致在廷群臣,重有烦渎。仰惟圣子之生实天地祯祥之集,国家福庆之钟。正位东宫,揆理为当。稽诸本朝已行之典,实乃今日当循之规。盖太祖行于定鼎之初。而太宗继志,曾不踰于二载。仁宗举于即位之后。而宣宗绍统,亦仅及于三年。经世远猷,胥此焉在。以今较昔,固为后期。—《明宪宗实录卷九十三》

当年十一月十六日,宪宗遣舅公会昌侯孙继宗充正使,内阁首辅彭时充副使,持节册宝立皇子朱祐极为皇太子,是日颁诏大赦天下。从成化五年四月朱祐极出生,到成化七年十一月被册为皇太子,期间经历了长达两年的反复斗争。

然而很可惜,成化八年(公元1372年)正月二十六日,皇太子朱祐极不幸薨逝,年仅三岁。成为继太祖长子懿文皇太子朱标、建文帝长子皇太子朱文奎、景泰帝长子怀献皇太子朱见济以后的第四位未能继位的大明皇太子。

二月初十日,为已故皇太子赐谥曰“悼恭”。三月初六日,悼恭皇太子梓宫发引,葬于金山。当天本来是成化壬辰科状元率领众进士上表谢恩的日子,为了儿子,宪宗特意殿试时间推迟到三月十五日。

癸未,礼部奏例应三月初一日殿试,而状元率诸进士上表谢恩在初六日。值悼恭太子发引,上不视朝,请改殿试于十五日。从之。—《明宪宗实录卷一百一》

明宪宗朱见深剧照

对于朱祐极的夭折,《明史》同样将责任归到万贵妃的头上: “柏贤妃生悼恭太子亦为所害”。可是万贵妃在长达两年半的时间里按兵不动,非要等到册立皇太子之后才动手吗?明代言官连皇帝去哪儿睡觉都要管,对于戕害国本的大事就没人提出哪怕一点点质疑吗?

结语: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二月,锦衣卫带俸指挥使柏珍去世,宪宗特旨赐祭葬,并升其子柏杞为锦衣卫带俸都指挥佥事,这一切自然是看在柏贤妃和悼恭皇太子的份上。要知道这一年的时候,万皇贵妃(成化十二年进封)依然健在,若是她害了朱祐极,柏家人还能在成化朝混得这样风生水起吗?

柏贤妃去世的时间是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六月初三日,她这一生在宫中经历了英宗、宪宗、孝宗、武宗和世宗五位大明皇帝,称得上寿令终考。如果真的说万贵妃害死了她的儿子,在孝宗朝清算万家人的浪潮下,她为何不发声?如果连朱祐极这位皇太子之死都和万贵妃没有关系,说她残害皇嗣还能令人信服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皇太子   大明   成化   礼部   次子   皇子   贵妃   长子   公元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