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漫卷红崖村

【红红火火闹新春】

农历腊月二十八,记者来到六盘山脚下的隆德县红崖村时,宁夏西海固已暮色四合。

巷道上挂满了大红灯笼,欢声笑语伴着浓重乡音。踩着石板路上的斑驳残雪循声踅去,老树下的小院内架着一口热气腾腾的大锅,灶口喷卷出金黄的烈焰。“煮牛肉呢!”主人王唤涛热情地揭起锅盖,香气随山风四溢。

北屋靠窗摆了两排大缸,装满了自酿的烧酒。“酿酒20多年了,一开始自己喝,后来陆续有人来买,就干脆把家改成了作坊,现在一年能卖5吨多。”王唤涛伸出一把手说,独家秘诀就是咱背靠六盘山这个天然药库,生态好了,野生的党参、黄芪、灵芝泡酒都特别好,山上还有鹿、狍子,连豹子都吃得胖乎乎的。

从王唤涛家出来,沿着石阶拾级而上,一个青砖灰瓦的院落内,几间屋子灯火通明,人声欢腾。村主任在院子里喊了好几声,才见一个小媳妇奓着一双油手从厨房跑出来。她叫潘娟娟,因闽宁协作在福州的鞋厂工作3年,嫁到这个村后,就带着一家人开起农家乐,主打当地特色菜“隆德暖锅”:“我和婆婆是主厨,公公和老公烧锅、端菜。”说话间,电话铃响起:“能成!那给你把锅烧上。”

挂断电话,潘娟娟用手背揩了揩额头的汗:“这两天人太多,房间都满了。我们用的是炭火砂锅,细火慢炖,但要先烧个40多分钟,老主顾都是提前说,来了就吃,不用等。”

“走!村里美术馆写春联哩,去看看。”不知谁提了一句,引得大家连声叫好。

到门口时,美术馆负责人杨勇看到自己满手的墨汁,伸出欲握的手又缩了回去:“你看,县里的几个书协副主席都在,连夜赶写春联,每年要送出两三千副。”

一副“六盘山下逢盛世,百年古村沐党恩”引起村民杨国权的共鸣:“我们红崖村是个百年古村,1935年红二十五军先遣部队就在村里宿过营。”

“咱们现在这好日子哪来的?还不是共产党给的!”杨国权自问自答。

已近子夜,听说还有十几个村民在扎花灯,记者来到4公里外的花灯厂,这里的花灯除了供应当地,还卖到厦门、海口等地。裱糊车间内,村民王永红和工友正刷胶、裁布、喷色、贴花,3米多高的“玉兔报春”在一双双巧手下栩栩如生:“这是年前最后一批,今晚不睡了,明天早上干完收工!过几天,秧歌和花灯就起来了,还要巡游呢,热闹得不得了,你们一定要来看!”

结束采访,道路两侧璀璨的花灯、大街小巷闪烁的火树银花,与满天星斗交相辉映:西海固,过年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隆德   满手   乡音   子夜   隆德县   狍子   老主顾   烧锅   海口   拾级而上   花灯   美术馆   村里   村民   烟火   记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