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制史》—秦始皇,影响封建历史两千余年的官制是怎样的?

说起皇权专制,那么就得从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说起了。

秦始皇(前259—前210)

公元前221年,秦国兼并了六国,建立起一个“东至海暨朝鲜,西至林洮,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的统一大国。

秦朝疆域

为了统治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家,秦始皇建立了更加完备的君主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这个制度基本上为以后的各个朝代所沿袭,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

秦以后的各个朝代的政治结构共同特点是主要是皇权专制,专制皇权无所不及。皇权是以皇帝独裁专制行使最高统治权的政治概况,是由一套能够保证皇帝顺利行使权利的制度所构成的。这套制度保证皇权至高无上,使之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和独断性。

秦始皇创立的中央集权制

皇权的主体是皇帝,皇权专制本来就是皇帝专制。在理论上,皇帝可以随心所欲的行使自己的权利,独裁一切军政大事,主宰着每一个人的生死,而事实上不是所有的皇帝都能随心所欲。

他们有受制于权臣、外戚、宦官、母后、强藩的,有懦弱无知智力不健全的,有荒淫放荡而不理政事的,各有不同的经历和素质,掌握和控制政权的能力差距很大,再加上各种限制皇权任意行使的制度规范,皇帝也不可能为所欲为。

霍光(?-前68年)西汉权臣,第一个废黜黄帝的权臣

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外戚,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之侄

赵高(?-前207年)宦官,秦二世丞相

宣太后(?―公元前265年)史上第一个太后


皇帝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存在过两千余年,虽然表现各不相同,但却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作用就是皇权。

皇权是专制政体的核心,由各种制度来保证其行使,因此皇权是不可超越的,但人为的因素,又使皇权周围各方面政治势力染指其间,即使是庸才懦夫,只要借制度之便而利用和控制皇权,就能一呼百应,为所欲为,左右当时的政治。

历史上有许多皇帝没有控制政权的能力,出现过许多权臣当道,外戚专权,宦官弄权、女主专政等情况,但这并不意味着皇权的消失,而是皇权的一种变态形式。

也就是说,秦以后的官制是以皇权为中心,是围绕皇权制定和运转的,只有弄清楚皇权的本质和具体作用,才能真正理解中国古代官制。

秦统一中国,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官制,这套官制从黄帝及中央朝廷从中央朝廷下达到地方政权,形成一个结构严密、完整的管理体系,并且直接影响以后各朝代的官制。

秦以后的地方行政区划分,有过郡县和州县两级制,有州、郡、县或路、府、县,道、州、县三级制,有省、路、府、县或省、道、府、县四级制。地方行政区从两级到四级,由大及小的层层划分,是官制日益完善的表现。

秦朝创立的三公九卿郡县制

自秦以后,县一直作为基础行政区存在,县以下的乡里、里甲、保甲、乡镇等基层行政组织,历代都没有纳入行政区内其实这些基层组织也有一定的管辖区域,在古代政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秦的法律曾经大力推进它的统一和强大,但因为过分采用残暴镇压,过分苛刻,难以为社会持久服务,因此在反秦的大起义过程中,曾经遭受到毁灭性的摧毁和唾弃。经过西汉王朝数百年的发展,总结秦的勃兴和覆灭的原因,才确立起钦定的儒家政治模式。

儒家不同于法家,他是在维护原有社会结构和批评暴力统治的过程中形成理论。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把法家崇尚的正统纳入道统之中,正是在这种钦定的思想指导下的政治模式,规范了两千年的中国社会。

在皇权专制下,王朝的更迭初期通常是采用法家的“治理模式”,在政权稳定后,又会逐渐推行儒家的政治思想,即所谓马上得天下,不能以马上治之。

持续更新……

提问时刻

喜欢历史的你,还知道历史上有哪些干预皇权的人物,无论是权臣、外戚、强藩、宦官?期待着你的答案。

来自作者的独白:“今天是除夕夜,尽管是这样,还是没有停止写作,感觉这段时间以来写作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了,已经过了12点,现在是大年初一了,喜欢历史的你,在阅读完这篇文章以后,如果有好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给小编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再次感谢各位读者、学者,你们的支持就是我写下去的动力,另外小编在这里祝大家新年快乐,谢谢你们一路的支持,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官制   儒家   外戚   权臣   法家   皇权   宦官   余年   中国   封建   皇帝   政治   制度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