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清华硕士吐槽月薪两万太低,毕业后的天地还是要靠实力说话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评论员 项向荣

最近一则网帖上了热搜,清华大学某应届硕士生拿到某互联网公司的offer,职务是位于北京的“后端开发工程师-基础架构”。他却吐槽,“给了月薪2万,甚至不如本科,恶意低薪很恶心,践踏学历制度。”

对于他的“践踏学历制度”的吐槽,自然是有人赞同有人驳斥。客观公正地讲,在北京月薪两万合不合理得看他具体从事的岗位。如果是程序员,特别是像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工作强度是很大的,加班也比较频繁,2万块钱月薪可能算不上如意;但如果是很后台的、非核心的工作,月薪不到2万很正常。正如一个北大毕业生所说:“算上税和五险一金,招聘月薪2万多的员工意味着企业给这个员工的每年支出至少在32万以上,只有当他给企业创造的效益超过了32万,对企业来说才是不亏损的,才会考虑招聘他。”毕竟做企业不是做慈善,市场的选择是双向的,你嫌两万一个月的薪酬不如意,你可以用脚投票啊?怕就怕的是,只有这么一家公司给了你offer,而对此你却只能创造了一个“恶意低薪”的新名词。

这个吐槽帖的关键是,名校学历情结太重,认为进入顶尖高校就应该毕业后享有“顶尖薪酬”。中国当下的现实,的确是有名校的光环,在就业市场更加吃香。但这两年校招的残酷,千万普通毕业生的漫漫应聘之路,让理性的人不能用过往的薪资评判眼下的市场给出的薪资。

更重要的是,我们固然反对读书无用论、学历无用论,但也应当清楚地明白,学历不能决定一切,高学历并不是永远的法宝,也不能决定未来的一切,只能说学历是一个人的加分项,它最多体现你学生时代读书比较认真,知识的掌握度比较高。而在职场能力才是第一位,未来想要在职场上有更好的发展,还是要不断的学习,你的学历跟你的工作表现是不能绑定的。

国内一直来的弊病就是把学历和名校看的太重。“唯学历论”对整个教育环境、人才培养的负面影响暂且不说,即便是对个人而言,“唯学历论”不但会影响对自我的认知,还会阻碍自己的职业与事业发展。吐槽帖里作者认为招聘公司的目的是:“既可以保全自己仍然可以正常招人的声誉,还能低成本劝退这个清华的硕士生”,这个猜测即便是真的,也远不必因为一个薪资,就感到如此受伤。刚工作月薪两万低不低其实并不重要,关键是以后能闯出怎样的一片天地,说到底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得靠自己的实力而不是学历说话,真金始终不怕火炼。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月薪   清华   硕士生   薪资   时评   北京   名校   薪酬   硕士   学历   实力   说话   天地   工作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