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泗县下属各区情况介绍系列之墩集区概况

墩集区概况

墩集区位于泗县东南,地处北纬33°19´——33°27´,东经117°——50´——113°02´。面积184.6平方公里,东与江苏省泗洪县上塘公社接壤;西接丁湖区;南与五河县双庙毗连,北抵新汴河,与草庙区隔河相望。辖4个乡41个村委会,274个村民小组,181个自然村,11857户,58305人,均系汉族。区公所设在距泗县11.3公里的墩集。传说:从前这里住一对穷苦老人,一仙人怜其贫寒,赠米三粒,並嘱其将米掰碎煮吃。岂知,老人饥饿乞食心切,一次将三粒米放进锅里,米饭越胀越多,锅里盛不下,就溢到外面堆成一个墩,因名冷饭墩。后此地兴集,简称墩集。

解放后,1949年设墩集区;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墩集公社1961年设区划社时恢复墩集区;1969年撤区并社为墩集公社;1980年又设区划社恢复墩集区至今。

本区东部为垄起的岗地,高程在1937米之间,其余地势平坦,平均海拔在19米左右。岗地为黄、白土质地粘性,其余多系黑淤土、粘性。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摄氏14.3度,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摄氏零下1度,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摄氏27.5度、年降雨量895.6毫米、夏季偏多,无霜期204天。解放前,因水利失修,早涝灾害频繁。解放后,疏浚了石梁河、开挖新汴河、火箭沟、项沟、小运河、龙须沟、九里沟、七里沟、大苗沟、排水骨干工程已基本形成。并建有中小型机电灌溉站7座,装机14台,总容量600千瓦。部分村民小组利用小型农业机械进行季节性灌溉,受益面积45000亩,占总耕地面积32%以上。

全区有耕地146701亩,以农为主。1985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小麦78471亩,单产500斤;水稻7054亩,单产357斤;玉米18622,单产415斤。豆类21093亩,单产176斤,粮食总产72392500斤,平均亩产396斤,比149年亩产70斤提高5倍多。花生23857亩,单产250斤,芝麻12360亩,单产83斤,1985年总收入267万元,人均分粮千斤,人均纯收入260元。

农业产量的不断提高,促进林牧业发展。近年来,植树造林年年增多,现有林地1410亩。有各种树木142.578万株,各种树蓄积23100立方米,其中经济林280亩。四旁部份地段和村庄林带密布,全区现有大牲畜14097头,毛猪年末存栏18929头,羊5629只。

乡镇企业主要有轮窑、面粉、砖瓦、小综合厂和饭店、建筑队、农机站、旅社等单位,年产值466万元。

交通、电力、文教、卫生、财贸等事业也有较大发展,泗县至合肥、明光、五河、上塘公路贯穿全区,交通方便。建有高压线路网,其中有两个乡,10个村委会、部份村民小组能用电照明、加工、灌溉,有邮电支局2所,文化站2个,影剧院2个,电影队3个,现有初级中学4所,教师职工68人,在校学生1862人;小学40人,教师361人,在校学生5973人,入学率达97%,全区有卫生院4所,医护人员7人,病床35张。诊所29个,医务人员50人,银行营业所2个,信用社4所,供销社2个,供销门市部22个,粮站3个,食品站4个。

文字选自《泗县地名录》一书

敬告:乡土泗州头条号是一个记录和研究古泗州及今泗县(包括部分周边地区)地区历史、文化、民俗及自然风物的公益平台。本平台注明稿件来源为相关历史资料、书籍和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平台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平台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平台及时撤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泗县   岗地   单产   亩产   粘性   解放后   全区   村民   公社   下属   概况   年代   情况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