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鉴:1977年的苏联社会

1977年是十月革命胜利六十周年。为庆祝这一盛典,苏联专门举行了隆重的纪念仪式。

在浩大的游行人群中,第一次出现了和列宁像制式相同的勃列日涅夫雕像,这在苏联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哪怕是斯大林都从未享受过这种高规格待遇,也难怪勃列日涅夫会在看台上喜不自禁了。

事实上,1977年对于苏联而言,确实是至关重要的一年。这一年,苏联的宪法大纲出现了根本转变,由从前的松散理论转变为高度强化的制度。这一年,苏联制度的优越性展露无疑,苏联人民已经享受到了发展福利。

当时的苏联社会确实有值得夸耀的地方。自1975年签署《最后文件》以来,苏联真正获得了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在军事装备方面,苏联甚至处于优势地位,这也就是所谓“苏攻美守”的冷战局势。

据资料记载,这一时期苏联经济的发展达到顶峰。由于柯西金良好的改革模式的刺激,苏联实现了多方面的增长态势,不仅在工业方面成就颇高,农业方面也一改发展颓势,粮食产量有了显著提高。正因为如此,勃列日涅夫也被一度称为“改革模范”,当然,至于这个称呼到底有多少含金量我们就另说了。

我们用一组数据来看一下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社会发展程度。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的1965年,苏联人民的平均工资只有96.5卢布,到了其执政后期,苏联人民的工资上涨到170卢布。不过,工资水平一上涨,物价水平也跟着噌噌涨起来,卢布的购买力也有待商榷。

除此之外,在民生建设方面苏联亦有不俗的表现。到1980年,苏联约有一亿人改善了居住条件,购买了像样的家具、服装甚至自家的小汽车。

不过,黄金时代的背后有其潜在的致命弱点,这一弱点最终拖垮了庞大的苏维埃。尽管在军事工业方面苏联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劳动生产力效率还是不高,不能进行大规模的轻工业生产。

举个例子,苏联从美国进口的粮食要比苏联国内生产的便宜一倍,这在现代社会并不常见,但我们要知道当时苏联的人工费用并不高,根本没有现在所谓的“劳务费用”,所以要种植粮食,还得考虑成本问题。这也导致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苏联粮食已经不能维持自给自足,只能依靠粮食进口。苏联这个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却养活不了自己,听起来是不是有些讽刺意味?

前面说了,柯西金的锐意改革让苏联重新焕发了发展活力,但事实上,勃列日涅夫本人并不支持改革,他不仅带头拒绝改革甚至还压制创新。

当柯西金离开苏联中枢后,苏联的改革实际上已经宣告失败。在这种情况下,苏联经济体制的无效性日益显著,经济发展也进入“滞胀”状态。尽管勃列日涅夫企图通过抬升石油价格的方式获得经济利益,进而刺激发展疲软的苏联经济,但收效甚微。毕竟石油红利不能吃一辈子,苏联靠出口石油获取了巨额收入,可弊端也很明显,这一时期的苏联科技也处于落后状态。

国家的停滞带来的不仅是人民生活水平的倒退,还有特权阶层的“繁荣时期”。当年靠着苏联干部集团的扶持,勃列日涅夫从一群苏联政客中脱颖而出,成为庞大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作为回报,勃列日涅夫也投桃报李,在苏联社会各方面给予干部集团诸多特权,最终催生了“特权阶层”的发展壮大。

在斯大林执政前期,苏联干部、国家工作人员的选拔完全是看实力,不存在“价高者得”的现象。等到勃列日涅夫上台后,风向为之一变,干部集团从为国家服务的阶层摇身一变成为国家的幕后操控者。他们按照利益需求逐级安排亲信担任地方职务,形成了盘根错节的政治经济集团。

以至于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竟一时无从下手,真是可悲可笑!

总之,1977年的苏联社会虽然表面上祥和稳定,可实际上却暗潮汹涌、危机重重。当稳定转为停滞之后,苏联社会几十年积累的矛盾便一朝爆发,葬送了庞大的苏维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苏联   苏维埃   斯大林   特权   粮食   时期   干部   社会   集团   国家   勃列日涅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