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兔量极高!古人的“兔兔简史”

三千多年前

殷墟甲骨文

“兔”在象形文字中初露端倪


▲商 殷墟甲骨文中的“兔”字


二千多年前

《诗经·兔爰》

诞生了一只逍遥自在的野兔:

“有兔爰爰,雉离于罗。”


▲竹雀双兔图 局部 辽 佚名 辽宁省博物馆


一千多年前

唐代李商隐

在《嫦娥》遥想“嫦娥奔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让人想起传说中那只失落的玉兔


▲唐代 月宫镜 上海博物馆藏


这只兔子从神话中走来

从嫦娥的月宫“跃入”人间

在铜器玉雕、书画珍玩中出没不穷

殷商到明清皆有它的身影


▲西周 晋国诸侯家里的青铜兔尊


2023年

农历癸卯年是它的主场

人们用俏皮与灵动夸奖它

又将圆满与美好之意赋予它


究竟是什么

让“兔”从古至今充满魅力?

让我们一起揭开千年玉兔的

庐山真面目”!


▲敦煌莫高窟 西魏第249窟南披西王母乘坐的凤车


神话·兔


“冰轮挂处,有千寻丹桂,七宝层楼……”


相传千年前

嫦娥偷走西王母的不死之药

奔月而居于广寒宫

或许是天宫的寂寥清冷让人不忍

讲故事的人又“造出”了

玉兔常伴嫦娥左右


▲商 青玉兔形片 故宫博物院藏


“嫦娥奔月”的传说被作典故

引用于西汉《淮南子》

晋代傅玄《拟天问》中曰:

“月中何有?玉兔捣药。”

白兔拿着玉杵捣药

炼成的“蛤蟆丸”

可助人“飞仙”


▲汉代 石祠后龛盖顶石


从汉代的画像石可窥见

古人“求仙”的丰富想象

中间正是玉兔捣药

周围西王母、羽人、东王公

九尾狐、青鸟、天马等神话形象

轮番出场

再现天上宫阙的热闹与繁华


▲洛阳古墓博物馆 汉代画像石上的西王母与玉兔


兔子身姿敏捷

跑起来极快

又因兔子是食草动物

对植物的药性自然了如指掌

让其捣药最合适不过


▲宋代 新邵县壁画墓上的玉兔捣药


历代不同版本的玉兔传说

成就了“玉兔捣药”这一经典纹样

这不,宋代的一家店铺

就用它作为自家的招牌招揽生意


▲宋代 刘家功夫针铺铜版


这块铜版广告中间为“玉兔捣药”

上方刻有店铺名称

“济南刘家功夫针铺”

两侧文字“认门前白兔儿为记”

意在向顾客强调店铺的标志


最下方的说明:

“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

不误宅院食用,转卖兴贩,

别有加饶,请记白。”

则详细介绍了刘家针铺所售商品

质地和销售的方式


▲明 孝靖皇后 金环镶宝石玉兔捣药耳坠


玉兔捣药象征着长生不老

在民间流传甚广

人们绘制彩色的泥塑“兔儿爷”

祈愿为天下百姓治病去灾


▲清宫旧藏 泥制兔儿爷


兔儿爷常以文官形象出现

手持捣药杵

端坐在梅花鹿上

因“鹿”与俸禄的“禄”谐音

也有官运亨通之意


生肖·兔


“子鼠也,丑牛也,寅虎也, 卯兔也。”


兔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四

与十二地支中的 “卯”对应

一天十二时辰中之 “卯” 时

(即清晨五时至七时)

又称 “兔时”


▲唐 绞胎琉璃十二生肖兔俑


相传玉皇大帝排生肖的日子

动物们争相竞跑

灵巧的兔子原本遥遥领先

却因为傲慢中途偷懒

输给了愚钝的老黄牛

最后只取得第四名


▲唐 白釉十二生肖兔俑


古代有六畜,分别为:

马、牛、羊、鸡、犬、豕(猪)

同属十二生肖的兔子虽不在六畜之列

却常用于各大祭祀典礼


《礼记·曲礼下》记载:

“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兔曰明视。”



▲宋 青瓷十二生肖兔


宋代陶谷《清异录·馔馐》曰:

“犯羹,纯兔。”

古人称兔肉汤为犯羹

因兔子豁嘴

汉族妇女生育时忌兔肉

避免孩子将来也是“豁嘴”


▲宋 石湾窑蓝白釉兔形砚滴 故宫博物院藏


俗话说:

“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古人将兔比于“六德”——

敏、勤、勇、智、仁、和

属兔的人往往聪明伶俐

像兔子一般有着灵敏的警觉性


▲清 青玉十二辰-兔 故宫博物院藏


祥瑞·兔


“赤兔大瑞,白兔中瑞。”


俗话说“玉兔呈祥”

《淮南子》中记载“月中有桂树”

果实每年四五月后飘落人间

兔是月中仙童隐于桂树丛中

找到它便会有“蟾宫折桂”的祥兆


▲清 青玉嵌宝石卧兔 故宫博物院藏


自古以来

兔子被视作祥瑞之物入文入诗

屈原《天问》中的一句:

“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

(蟾蜍和兔子在月亮的肚子里)

更让它成为月的“代名词”


▲明 陶成蟾宫玉兔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唐代白居易《中秋月》曰: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李白《把酒问月》曰:

    “白兔捣药秋复春,姮娥孤栖与谁邻。”


    宋代辛弃疾《满江红•中秋》曰:

    “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


    天上的明月固然不能“收入囊中”

    却可纳入一方小小铜镜中

    遥寄思念与祝福


    ▲唐 桂树嫦娥纹铜镜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唐 月宫婵娟镜 西安市莲湖区电容器厂出土


    也可以化作瓷枕上的玉兔

    在睡梦中许愿

    “黄粱一梦”中的荣华富贵


    ▲唐代 三彩卧兔枕 1972年河北省安新县唐墓出土 来源:微博



    ▲北宋 磁州窑白釉剔花兔纹八方枕 天津博物馆藏


    ▲宋 三彩刻划兔纹枕 故宫博物院藏


    兔子的繁殖能力旺盛

    在民俗文化中

    象征着“多子多福”

    是人们祈求生育的神灵


    ▲商 玉兔形片 故宫博物院藏


    古代兔子与“吐字”谐音

    相传西伯侯姬昌之子伯邑考

    无意中惹恼了妲己

    而被纣王杀害做成馅饼

    姬昌为证明自己的衷心

    不惜食下爱子之肉

    不料腹中难受,心如刀绞

    风一吹尽数吐出

    呕吐物化作三只兔子奔走他乡


    ▲清 龚吉(传) 三兔图局部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东汉班固在《尔雅》中记载:

    “兔子曰娩。”

    古代布置婚房时常在窗花上

    贴上“蛇盘兔”“鹰抓兔”等纹样

    暗喻男女之间阴阳结合

    并祈盼夫妻能够儿孙满堂


    ▲金代 磁州窑鹰逐兔瓷枕 河南博物院藏


    “兔衔草纹”是一种常出现在

    瓷器(碗、枕、盘)上的纹样

    洁白的玉兔口中衔着仙草

    寓意繁衍后代、生生不息


    ▲明 天启仿成化款青花兔纹花口盘 故宫博物院藏


    此外

    三兔首位相连互相追逐的

    “三兔莲花藻井纹”

    上尖下圆似滴落的水珠的

    “滴珠窼兔纹”

    以及前文中提到的“玉兔捣药纹”

    也是颇受欢迎的兔子纹样



    ▲敦煌莫高窟中的“三兔莲花藻井纹”


    除了以上固定“cp”

    兔子还常与花朵、祥云、桂花等

    传统吉祥纹样组合出现

    寓意生活幸福美满

    具有浓厚的象征意义



    明代兔子纹样被大量运用

    它不再局限于摆件或者挂件

    也作为一种时令纹样

    出现在女性佩戴的饰品或衣物中


    ▲明宣德 黄地桂兔纹妆花纱 故宫博物院藏


    这件藏于故宫的

    明宣德时期“黄地桂兔纹妆花纱”

    做工细腻,形制优雅

    上绘着白、灰、黑三色兔子

    穿行于牡丹与菊花之中



    牡丹代表春天

    菊花代表秋天

    灵芝与月桂则与长生有关

    该纹样体现了

    对生命无限延长的追求


    ▲明代 中秋节时令补子“兔补”


    清代由于受到礼制的限制

    匠人们没有绘制纹饰的自由

    与兔子有关的纹样也逐渐消失


    ▲清 绿色缎绣桂兔金皮球花纹花神衣 故宫博物院藏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那只神话中来的兔子

    来无影去无踪

    它的足迹停留在这些古物上

    与我们一起迎接、期盼、祝福着

    新的一年,越来越圆满美好


    参考资料:

    1.陕西日报《中秋节里的文物往事》

    2.不忮堂《定器“一百式”, 见微知著——宋定窑蓝釉金釦卧兔形枕》

    3.澎湃新闻《遥望千年的月宫灵物:月中何有,玉兔捣药》





    飞花令


    飞花令是古人的文字游戏

    得名于唐代诗人韩翃

    《寒食》中的名句

    “春城无处不飞花”



    青春深圳在“诗意青春”栏目

    推出“飞花令”环节

    邀您在评论区留下

    含有令牌中指定汉字的古诗词

    以诗会友,共赏诗词之美

    本期飞花令的令牌之字

    ·

    ·
    ·


    END
    编辑:孟丽君
    校对:陶铮
    审校:余治国
    来源:博物馆丨看展览



    ▼关注"青春深圳"微信、抖音、快手、B站、视频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0

    标签:兔儿爷   故宫   西王母   纹样   玉兔   简史   飞花   宋代   嫦娥   古人   生肖   兔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