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花街咯!”久违了,广州迎春花市

大红灯笼挂起,年花争奇斗艳……近日,越秀西湖花市主牌楼“岭南第一楼”和多个花市景观陆续亮相,吸引了不少市民提前来打卡。

“年廿八,行花街”,行过花街才是年,成为老广们独有的新年仪式感。

很多老广心中的花街,指的就是有“百年花市”之称的越秀西湖路花市。作为传统民俗,其规模之大、影响之广、游客之多为全国瞩目。2021年,越秀区申报的春节(行花街)民俗正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明日,包括越秀西湖路花市在内的广州多区传统迎春花市将开门迎客。这是时隔三年,广州传统迎春花市正式回归,也是疫情以来首次恢复传统花市。今年的花市既有传统的花市特点,又吸收了近两年“云上花市”的经验做法,内容更丰富,年味更足。

热闹的是年节,回归的不只是城市烟火气。城市的活力,如同年花一样,绽放在年节的热闹中和消费复苏的人气里。历经三年的等待,广州正以传统花市的重启,圆满对新一年的期待,传递出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信心。

新年到了,一起去逛花市吧。在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带着对未来的热切期待,尽情拥抱岭南“春暖”。

回归:传统花市里的“广式年味”

“花市要来了,我的快乐回来了!”

上月,复办“迎春花市”的消息成为不少社交平台上的热门话题。去年12月14日,在广州市“抢机遇 拼经济 抓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越秀传统西湖花市率先官宣“回归”,历经一个多月的紧锣密鼓筹备,传统花市终于回来了。

行过花街才是年,这是老广们独有的新年仪式感,承载广府年俗文化和广州城市记忆,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走在北京路上,时不时就会偶遇印有“越秀西湖花市”的花档。15日,北京路步行街“迎新春 购年货”促消费活动率先开始,提前为越秀西湖花市预热。活动在北京路中段和西湖路广场共设有20多个“广州过年 花城看花”档位,并用“一花一档”装扮档位。

牌楼、水上花市……岭南特色年味,在今年的花市中充分体现。既有浓厚的广府风情,更兼具了城市烟火气。

作为广州花市的发源地,越秀西湖百年花市除设置主牌楼外,还在周边设置9处花市景观,展现广府风情,以及兼容、开放、创新的岭南文化气息。

在荔湾区,花市以“岭南明珠、活力荔湾”为主题,由传统迎春花市、“湾畔花海”水上花市、“玉兔笑迎锦绣春”迎春花会等多个板块组合而成,打造西关风情的“十里花街”、最有荔湾特色的“水上花道”,带领广大市民重温久违的岭南特色年味。

非物质文化、工艺品也在花市中亮相。天河区花市除了在奥体优托邦举办传统迎春花市外,在天河体育中心南广场打造迎春赏花及非遗展览点,充分展示非遗手工、创意作品、传统手工艺品等,同时还以舞狮等方式开展嘉年华活动。

17日晚,在天河体育中心南广场,由鲜花、兔子吉祥物等组成的花市景观洋溢着节日气氛,虽还未正式开放,但已吸引不少心急的市民游客前来打卡。

天河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在天河体育中心,设置了迎春赏花、年货采购及非遗展示点,穿插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在1月19日(农历腊月廿八),体育中心南广场中央位置还将以舞狮等方式开展嘉年华活动。

市民迫不及待,花市筹备也紧锣密鼓。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市花市办)迅速推进传统花市筹备工作,努力唤回烟火气,提振信心。在应急处理方面,各区设立现场监控指挥中心,严把安全关,加强花市外围整治,维护迎春花市正常交易秩序,切实保障消费者和花市经营户的合法权益。

活力:复苏复市岭南“春暖”

热闹的是年节,回归的不只是城市烟火气。

处处有花迎新春,背后是推动花卉行业复苏复市,加速企业复工复产的步伐。

近期,市花市办实地走访调研了有关生产基地和年宵花供应点,发现今年传统年花品种备货供应充足,以蝴蝶兰、菊花、年桔、桃花为主,价格总体平稳,部分品种(如年桔、兰花等)受疫情减产影响,价格有所上升。

“随着新品种逐步推出,国产花卉品种逐步取代进口品种占主导地位,例如冬青、香格里拉、蜂鸟、梦幻婚礼、神话、樱花公主、甜格格等。传统线下渠道恢复的同时,线上销售方式如直播带货等进一步拓宽了销售渠道。”市花市办相关负责介绍。

“今年线下花市回来了,我们更有信心了。”岭南花卉市场档主陈生说。

2023年广州迎春花市不单是各区主题花市精巧构思,辖区内各个街道也百花齐放。得益于往年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春节鲜花售卖活动经验,街道开始了迎春花市主题装扮。

在天河,各街道精心打造“一街道一品牌”主题花市,天河区每个街道至少设置1个小型主题花市,不少街道花市已经开门迎客,吸引市民游客前来赏花买花。

涌动的消费活力将释放。番禺区设置了五大迎春花市会场,五大花街都设计牌楼或大型背景板供市民打卡拍照,各具特色,既扩大了传统花市活动点,又延长花市举办时间,迎合部分市民对延长花市活动时间的“闹新春”需求,同时提高了花农、花商经营销售时间,促进了消费。

复苏复市的步伐加速。从化区结合第二届广州国际(流溪)花卉博览会,以“踔厉奋发 梦想花开”为主题,注重多元融合,推动花卉行业复苏复市,加速企业复工复产,巩固经济恢复态势,将花卉产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创新:云端“花街”开拓新场景

手机一点,年花到家。忙碌的白领何小姐通过天河区“线上花市”购买了兰花、年桔,准备布置一个年味十足的家居角落。

今年,天河花市办与阿里巴巴饿了么平台积极联系,努力搭建天河花市线上交易平台,引导辖区花商进驻线上平台销售。有200多家花商进驻饿了么平台,让市民购花更加方便、快捷。

畅通供需两端,云上、线下齐发力。

“一方面,各区线下传统花市如火如荼筹备推进,热闹喜庆显年味;另一方面,往年积累大量经验的‘云上花市’平台也进一步发挥作用,诸如盒马等电商平台加入了迎春花市行列,发挥线上配送优势。”广州市花市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2023年广州迎春花市既恢复了线下传统迎春花市举办模式,又巩固发展了前两年“云上花市”经验做法,涌现出数字化新业态,也打开了文商旅的新渠道。

百年花市“触电”元宇宙,大大拓宽了文旅活动的想象空间。通过5G移动互联网技术,配合3D视觉技术等来搭建全新的“越秀西湖元宇宙花市”,越秀区全方位、立体化地提高市民游客对“越秀西湖花市”的感知。

数字经济为花市注入新活力。海珠区线下选择了以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为中心,辐射至各街道便民的传统花市,同时,线上联合数字经济平台,创建虚拟海珠花市,在熟悉的3D道路场景下融合AI特效,融入科普教育,依托京东、饿了么等电商平台提供贴心便民配送服务,打造“足不出户,鲜花到家”的新型购花模式。

文商旅开拓新场景。番禺区打造“番禺线上花市”微信小程序,将16个镇街的主要地标建筑和文化特色绘画进花市地图,并通过语音详解方式展示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和旅游资源禀赋。市民选定心仪的售卖点,一键导航直达现场购买年花年桔,方便群众挑选年花年桔。

荔湾区岭南花卉市场继续沿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岭南花市线上交易平台”和“易批花+”小程序,实现足不出户买好花。

广州过年,花城看花。

烟火气回来了,久违的热闹春节回来了。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郭苏莹

【摄影】梁钜聪 金镝 董天健 吴伟洪 梁文祥 钟涌

【作者】 郭苏莹;梁钜聪;金镝;董天健;吴伟洪;梁文祥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花市   广州   迎春   越秀   天河   西湖   岭南   街道   市民   传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