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汉画像砖里的九尾狐形象,探究九尾狐对古代帝王的隐含意义

引言

《封神演义》和《聊斋志异》等古典文学作品中,有一个神异动物广为人知,那就是九尾狐。作为上古时期的图腾神,它有着“多子多孙、太平盛世”的祥瑞寓意。因此,九尾狐备受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青睐。

秦汉时期的画像砖石,也将其视作最重要的描摹对象,且形态内容包罗万象。狐仙、狐神等意象,在画像中反映着在古代社会生活背景下,人们所产生的哲学思想意识形态。

秦汉画像砖的用途

中国秦汉时期的物质遗存大体上可分为地上和地下两大类。

地上主要涉及祠堂、庙观或者其他考古发现的建筑群体;地下则多是历代帝王或皇室的墓葬建筑,里面囊括了数量可观、种类丰富的文物。画像砖就是其中的重要文物形式之一。

汉阳陵东司马门道建筑遗址发掘现场

画像砖专指一种用于宫殿府舍装饰的建筑构件,最早起源于战国晚期,在秦朝开始流行。西汉中期以后,则被主要用作墓室壁画的装饰品。

彼时,西汉王朝经“与民休息”的政策之后,社会经济繁荣昌盛,而后汉武帝推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代的厚葬之风随之盛行。墓葬画像砖艺术便是在这个时期得到了有利的发展机会。

图-秦汉时期的画像砖

与画像砖并齐出现的还有画像石,即刻在石材上的画作。

但两者成画方式略有不同。画像砖主要是通过粘土成型后,使用半干的印模制作图像,等到砖坯干燥后再入窑烧制。也有少部分砖画是通过刻雕显示出纹饰的。这种表现形式无外乎浅浮雕、阴刻线条和凸刻线条几大类。

而画像石则更接近雕刻。但是雕刻与绘画之间,是在墓室、墓阙等地下建筑上直接创作成像,通常采用浅浮雕和线刻的形式。

图-秦汉时期的画像石

由于受到材料和工具的限制,画像石没办法像绘画一样精细展现大量细节,只能通过外在明显的形体动作来反映所要表达的内容,风格上相对粗犷。

最有名的《二桃杀三士》画像砖描绘的就是两人持剑伸手取桃,一人拔剑自刎,最左侧一人做弯腰拱手恭敬的姿势,以四人的肢体动作来还原呈现《晏子春秋》里的典故。

作为墓葬装饰的重要表现形式,秦汉画像砖和画像石能够通过图像呈现出连续构成的壁画内容,不过整体遵循“取其大貌,不拘小节”的原则,是记录当时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料。

秦汉时期的经济、文化和艺术都比较发达,画像创造的主题也包罗万象。生产劳动、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一应俱全。

就数量来论,秦汉画像砖、石与同时期的壁画、帛画、漆画等艺术品相比,可谓是数量众多,且分布地域广泛。

西汉画像砖之四灵聚首

更加庆幸的是,很大部分都至今保存完好。

汉代的画像砖以河南和四川两省分布最多,其中四川的最富特色。

当时这两地是封建达官贵族的聚集之地。他们在生前都大兴土木,积极为自己建造规模庞大的豪华墓室,以期望在自己羽化成仙后可以继续过着从前的富贵日子。所以不难推测,这两地墓室的雕饰都花样丰富,细致精美。画像砖艺术也在这几个地方尤为发达繁盛。

九尾狐作为西王母的部众出现的象征意义

在众多出土的秦汉画像砖中,九尾狐的形象被频繁应用,而且总是作为西王母的部众出现。因此,想要研究九尾狐就离不开西王母的图像系统。

在中国上古三经之一的《山海经》中,对西王母和九尾狐都分别有过记载。

其中描述:“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是住在洞穴中凶星,掌管五行灾疫和五刑残杀之气。而九尾狐叫声像婴儿,且会吃人。虽然特征诡异渗人,但吃其肉可以不被妖邪蛊惑。

西王母和九尾狐的形象和涵义经过了错综复杂的演变后,在汉代思想体系中发生了本质变化。西王母不再是兽人,而转变为生育万物、掌管长生不老药的上古女神。九尾狐也不再是邪魅之物,有了更多的正面气息和祥瑞寓意。

现藏于四川省博物馆的西王母画像砖,出土于1955年的四川成都。

从画像砖的内容上可以看出,砖面正中央的龙虎座上是西王母的神尊之像,右侧则是九尾狐的形象,狐尾处分九叉,且狐身带翼。

左边是为西王母取食的三足乌,与手持灵芝仙草的玉兔相映成辉。龙虎座下方为大行伯和操弓而舞的蟾蜍。砖面左下方一人伏地祈祷,右下方二人则象征着祈祷者的祖先。砖面的空隙处则用流云线条做装饰,烘托出神秘仙境的氛围。

西王母画像砖

西王母和三足乌、玉兔以及九尾狐的动物形象,也多次在山东嘉祥纸坊画像中出现。

第七石第二层的图像里描绘西王母坐在矮榻之上,旁边有一个长着鸡头的人身怪,在怪物身后有一只鸟和一只九尾狐。

第九石第二层图像中西王母正襟危坐,左侧四人手持仙草面向中央,其中一人颇似鸟首人身怪,右边两人分别持仙草和持版,最右侧是一只鸟和一只九尾狐。

因此,人们普遍认为西王母有三神兽伴其左右,且各司其职。

西王母画像砖

三足乌负责寻找珍食玉琼,玉兔负责捣制长生不老药,而九尾狐则被委任为西王母的使者,有任何需要随时待命以侍奉。

鉴于九尾狐的特殊身份,在很多汉代墓刻中,人们通过膜拜西王母和九尾狐的形象,来祈求在另一个世界的长生,因此九尾狐也被赋予了长生使者的身份。

随着对九尾狐形象深入的研究,有国外学者发现,秦汉画像砖中的九尾狐所含寓意并不简单。除了有“长生使者”的身份外,它还代表着王权的象征。

六博画像砖

“九尾狐”是王权的象征

东汉班固在《白虎通义》中,对九尾狐的瑞兽身份从另一层面进行了诠释:“必九尾者也?九妃得其所,子孙繁息也”。

这里的九尾与“九妃”相对应,隐喻九尾狐有“子孙繁息,延绵不绝”之祥意。

之所以将九尾狐的形象与“子嗣绵延”相联系,是因为这是一种潜意识的生殖崇拜。大尾巴也在喻指生殖器,是性能力旺盛的象征。这在本质上也是古代男权社会的一种重要体现。

这一涵意的重点,其实在于九尾狐的“尾”上。但如果从数字“九”的内涵上进行探索解读,不难发现九尾狐的形象还在折射政治与权力,有天下一统、基业昌盛的寓意。

历朝历代的帝王都希望自己可以集政权于一身,自诩“九五至尊”。

秦汉时期对王权的尊崇尤其强烈。这一时期,以“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为主要的政治体制,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所谓“三公九卿”其实是一种朝廷官员制度,三公中权力最大的为丞相,管理事务也最为庞杂。因此丞相府不仅是官员府邸,更是一个体量庞大的政治机构。

接下来是太尉,地位和丞相其实相差无几,主管军事。三公中权力最低的是御史大夫,主要负责监察。九卿则是下设的九个机构单元,分管祭祀、禁军、全国赋税和开支等不同事务,由下一级的官员协助管理。

朝廷的官员体系跟九尾狐的外形特征如出一辙:尾部分九股,九尾集于一狐,恰恰体现得就是汉代人对王权的尊崇,以及对天下一统政治局面的集权控制的强烈愿望。

此外,“九”这个数字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是王权的象征,是古代最高统治者的专属数字。《易经》里认为九是阳数之极,是单数的最大数,所以只能与帝王相关。

追溯到西周时期的礼仪制度,食器的使用规定是元士为一鼎或三鼎,大夫为五鼎,诸侯为七鼎,只有天子才可以使用九鼎。包括衣着服制,天子才可以在黄袍上刺绣九条金龙以示权威。

九尾狐同样九尾而生,又是祥瑞之兽,结合它的生殖图腾属性,经常被用作帝王宫殿的装饰图案,寓意子嗣延绵,江山永固。

后记

九尾狐的图像在秦汉时期的意义神圣,不仅承载着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长生的渴望,还彰显着秦汉王朝对中央集权统治的雄心理想和政治抱负。

总的来说,九尾狐图像是中华文明和艺术进步的重要体现。

通过研究九尾狐在秦汉装饰艺术中的创作应用,为人们开辟了一个贯通古今、思接千里的时空隧道,对中国思想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山海经》、《史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秦汉   王权   画像   形象   西王母   墓室   汉代   寓意   帝王   图像   时期   古代   意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