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发现深海采矿的噪声污染可延伸数百英里

2022年7月7日,《科学》(Science)刊登了一项由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牵头,“海洋倡议”(Oceans Initiative)、日本国立先进工业科学技术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澳大利亚科廷大学(Curtin University)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完成的新研究,指出海底采矿作业造成的噪声污染可能会影响深海物种。

深海拥有独一无二的生物,在漆黑的环境中,许多生物利用声音进行导航、交流、寻觅食物、发现捕食者和其他危险。研究发现,在非极端天气条件下,仅1处采矿点产生的噪声可传播约500公里,在多个采矿作业同时进行的情况下,将产生大量的累积影响。目前17家承包商正在克拉里昂-克利珀顿区(CCZ)研究采矿的可能性,CCZ位于夏威夷和墨西哥之间,面积达450万平方公里,是深海采矿的主要热点地区。如果每个承包商选择一处采矿点,产生的噪声水平预计将覆盖550万平方公里的地区,比欧盟面积还大。这种程度的采矿活动不仅会极大地影响对噪声敏感的物种,而且还会破坏对不受采矿影响的地区,即“保护参考区”(preservation reference areas)的保护行动,“保护参考区”主要用于科学比较。

太平洋岛国瑙鲁在两年前援引了一项联合国规则,该规则可能迫使国际海底管理局(ISA)在2023年7月之前完成允许大规模采矿的规章,或者在尚未制定国际规章的情况下考虑采矿提议。该研究则进一步证实,不太可能在2023年7月之前采集足够的数据评估采矿噪声引发的生态风险。为此,越来越多的国家、专家、企业和环境组织呼吁在提供充分的科学和管理支撑以确保采矿不会对海洋环境造成损害之前,应停止海底采矿活动。

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及作者:《资源环境动态监测快报》2022年第14期,薛明媚;王金平 编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深海   夏威夷   噪声污染   承包商   作业   物种   噪声   海底   环境   地区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