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半导体去库存调查

作 者丨张赛男,实习生邹晨钰,潘双

编 辑丨朱益民


韦尔股份(603501.SH)的业绩失速,让市场不得不关注起半导体行业2022年高库存背后的隐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2022年三季度末,不少半导体企业的存货金额都处于历史高位。据Wind数据,半导体板块158家公司中,有44家公司三季度存货环比增长超过20%,7家增速超过50%。


一个季度过去了,半导体企业的去库存进度如何?尤其是前三季度净利润下滑的企业情况如何引人关注。就此,记者于近日采访了多家产业链公司了解相关情况。



千亿芯片龙头的“存货堰塞湖”



日前韦尔股份披露的2022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实现归属净利润为8亿元-12亿元,同比减少73.19%-82.13%。其中,存货跌价减值准备是影响业绩的重要因素之一,预计2022年度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13.4元至14.9亿元。


记者注意到,2021年末,韦尔股份的存货为87.81亿元,为近五年最高,上一年则为52.74亿元。2022年一至三季度,其存货分别为104.7亿元、126.4亿元、141.1亿元,环比增长20.7%、11.6%。


在行业“速冻急停”的情况下,高库存带来的风险可想而知。2022年三季度末,韦尔股份进行了4.9亿元存货减值,但对于百亿库存显得“杯水车薪”。


韦尔股份的高库存风险是整个行业的冰山一角。这并非韦尔股份单个企业的问题,只是在其巨大体量的情况下风险被放大。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73家公司去年前三季度业绩出现下滑的半导体公司中,51家的库存在三季度末仍在环比增长,16家公司的库存环比增速超过20%。


以瑞芯微(603893.SH)为例,在2021年底、2022年一至三季度,存货数据分别是4.74亿元、6.38亿元、8.29亿元、12.81亿元。去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5.7亿元,同比下滑23.66%;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2.76亿元,同比下滑32.31%。


公司方面表示,2022年遭遇了多年来行业最冷的第三季度,需求处在全年的最低点。一方面,疫情、国际形势等因素造成全球性经济下行,客户购买力和购买意愿下降。另一方面,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客户在第三季度普遍进行备货策略调整,优先去库存。


普冉股份(688766.SH)的情况与之类似,2021年底、2022年一至三季度,存货数据分别是2.25亿元、3.31亿元、4.19亿元、5.95亿元。公司主营业务为非易失性存储器芯片的设计与销售,去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下滑近38%,下滑主要系下游市场需求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叠加半导体行业周期下行,出货量同比减少。


此外微导纳米(688147.SH)、富满微(300671.SZ)、恒烁股份(688416.SH)、中微半导(688380.SH)、汇顶科技(603160.SH)等高库存情况也比较明显,前述公司在去年前三季度业绩下滑超过50%,但存货环比增长达到约30%。



去库存路漫漫



在行业下行的情况下,去库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根据TrendForce的数据,全球半导体月销售额同比增速已连续11个月下降,全球前十大IC设计企业3Q22营收环比减少5.3%,预计4Q22和1Q23将继续环比减少,晶圆代工厂4Q22的产能利用率和产值将环比下滑。


普冉股份去年底接受机构调研时曾透露对行业去库存情况的预判,其称,2023年景气度要基于Q4(2022年)库存的消化情况去推敲观察。“公司从整体行业的库存情况来判断,预计在2023年Q2、Q3行业库存消化情况会见底,一般情况下,存储感知周期会早于整体行业。”


从去年四季度的情况来看,不少企业都释放了相对乐观的消息。比如小米集团在去年四季度对外表示,“三季度公司整体库存水位稳步下降,同环比降低9%,呈现良好的态势。”


去年12月,realme中国区总裁徐起也向媒体透露,公司自身的库存压力问题已经不存在了,预计整个手机行业将在2023年下半年复苏。


考虑到下游行业备货周期,对上游半导体的需求相对会提前,也就是说,诚如普冉股份之预判,半导体行业库存拐点或最早要在2023年Q2才能看到。


近期也有产业链分析人士在谈及韦尔股份去库存周期时对记者表示,“由于2023年手机需求仍然较弱,手机厂商备货积极性不高,公司去库存周期拉长,整体存货水平或于2023年第二季度左右回到正常。”


近期,多家半导体公司对记者回应库存问题。


如士兰微(600460.SH)库存从去年一季度的21.30亿增长到三季度的28.11亿,幸运的是,公司业绩也在增长,显示需求并未下降。相关负责人在受访时表示,“目前公司库存已经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对于2023年的行业展望,其表示,“2022年受到疫情影响,对行业伤害较大,2023年疫情迎来了转机,因此会有更加乐观的态度。没有特殊情况的话,整个消费类电子应该会比22年复苏一些。”


2022年前三季度,恒烁股份(688416.SH)实现净利润4664万元,同比下滑61.78%,存货金额为2.26亿元,环比增长29.7%。记者以投资者的身份致电恒烁股份询问去库存情况,接线人员表示,“公司现阶段库存量与第三季度保持差不多的结构。”其进一步称,“整体来看2022年市场业绩环境不佳,随着疫情政策的放开以及经济回暖,下游的消费电子市场发展将逐步好转,公司的具体表现与市场环境相关。”


此外,联创电子(002036.SZ)对记者表示,“公司是以销定产的模式,库存压力相对较小。”受访的多家企业都对2023年的行业需求表示出乐观情绪。


浙商证券指出,预计在23Q3至23Q4进入被动去库存阶段,该阶段随着全球经济回暖,手机、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下游消费电子市场需求复苏,芯片库存持续去化,价格趋于平稳。预计2024年消费半导体将步入量价齐升的上行通道,需求侧增长驱动供给侧产能逐步释放,供需错配或将催化价格上涨。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芯片设计环节有望率先复苏。“半导体行业进入筑底期,关注有望率先触底复苏的设计环节。”国信证券指出。



E N D

本期编辑 江佩佩 实习生 黎蔼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半导体   库存   存货   疫情   净利润   周期   季度   业绩   需求   记者   情况   股份   行业   企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