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两岸关系展望

作者 柳金财 佛光大学公共事务学系副教授

2023年来临之际,民进党当局送给台青年一份“难以承受的轻”之新年礼物,即服兵役时间将于2024年起由4个月延长至一年,为未来两岸可能发生战事预作准备。自蔡英文就任以来,不仅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两岸一中”;更是宣称“对岸邻国”、“两岸互不隶属”。同时,倡议“抗中保台”路线及“联美抗中”战略,链结美国印太战略,成为围堵中国大陆的“马前卒”角色,致两岸关系恶性循环、敌意螺旋上升。

尤其伴随2022年2月俄乌战争爆发,致台湾民众产生一种“乌克兰情境效应”,对美国协防保卫台湾的信心下降,更强化两岸对话协商渴望;8月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大陆解放军围台军演产生极大威慑作用,台湾安全风险系数增加。11月台湾举行地方选举,民进党仅获取五席县市长,印证民进党倡议“抗中保台”路线进行集体动员操作“芒果干”危机意识,其边际效用递减。

因此,民进党内出现公开呼吁调整两岸论述及路线的议论,倡议以 “和中保台”取代“抗中保台”。但12月民进党当局又宣布兵役延长一年,加强备战训练;同时,美国总统拜登签署2023年度“国防授权法案”,美国介入两岸“武装台湾”其意甚明,这可能也会导致两岸冲突急速升高。展望本年两岸关系发展,既充满机遇也充满挑战。

首先,民进党内逐渐形成 “和中保台”的政治氛围。自蔡英文执政后公开否认 “九二共识”,两岸欠缺共同政治基础,关系陷入恶性循环。民共间因缺乏“九二共识”难以进行对话协商,既往曾在“九二共识”基础下签署23项协议。大陆对台政策强调“九二共识”及“反独促统”、“反台独、反干涉”,也坚持“融合渐统”、“融合和统”。“抗中保台”路线极易导致两岸关系恶化,让台湾陷入战争边缘风险。

2024年台湾领导人选举中重大议题选择,和平与战争是两岸政策主轴,国民党鉴于两岸关系敌对,应会顺势讨论两岸和平协议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检视既往国民党领袖的两岸论述,除同意“九二共识”外,无论是王金平、洪秀柱、吴敦义及朱立伦等人都曾主张签订“两岸和平协议”。马英九竞选连任时,也曾呼吁签订“两岸和平协议”。因而,倡议“两岸和平协议”可谓是国民党既有的政治传统及优势,也是避免两岸兵凶战危的避战之道。

其次,美国印太战略继续利用台湾为民主同盟,提高台湾遭遇战争风险。民进党建构“抗中保台”路线,并以联美日抗中战略与美国印太战略彼此镶嵌。美国积极拉拢台湾作为其战略棋子、马前卒角色及作用,而其“以台制中”策略则碰触大陆对台政策的底线及红线。美国试图“武装台湾”,在印太战略中发挥“制中”、“耗中”效应;如同俄乌战争中,美国极力 “联乌抗俄”、“以乌耗俄”,以耗损俄罗斯的军事及经济力量。

美国视台湾为围堵中国的战略前沿,视中国战略竞争对手国;且因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造成大陆对台军事围演成为恐成为一种新常态。2022年美国参众两院提出的“台湾政策法案”草案,背离“一中原则”及中美联合三公报,藉此“武装台湾”,欲与台湾形成某种形式的军事同盟关系,这恐将会强化民进党当局“倚美谋独”、“倚武拒统”的底气。尤其新任众议院议长麦卡锡可能本年及2024年台湾领导人选举前访台,凸显美国“联台制中”路线,这将进一步激化两岸冲突与对抗。

值得说明是,民进党虽深知延长兵役必招致青年人反感,降低年轻人对其政党认同及支持度;然因美国的政治压力,迫使民进党以强化备战方式宣布延长兵役年限。美国的政治理性算计企图把俄乌战争模式复制至两岸问题,设定台湾充当美国的代理人角色强化与大陆对抗,借两岸战事削弱中国国力及阻扰发展机遇。从美国不断增加对台军售次数、质量及提供军事贷款及、融资;公开倡议台湾延长兵役及要求台加强自我防卫能力,台湾恐成为其印太战略马前卒自陷战争困境。

复次,非民进党势力在地方选举中大赢,扩大两岸城市交流机遇及扩散至相关领域交流之质与量。地方选举印证“抗中保台”路线失败,国民党大赢掀起蓝白及无党籍以“地方包围中央”战略态势,利于两岸城市交流及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国民党认同 “九二共识”,若能妥善整合各区域治理平台,就能产生“蓝地方”包围“绿中央”效应。若国民党及民众党共同推动两岸城市交流及地方治理经验分享,将边缘化民进党在两岸事务话语权及主导权。台湾社会中的蓝白政治阵营支持两岸开展多元化及良性交流,藉此缓和两岸紧张局势,避免陷台湾于战争危险边缘中。

蓝白阵营及无党籍拥有十七席县市长执政,占据台湾地方政治版图高于四分之三,未来可在 “九二共识”基础上加强两岸地方城市交流。这显示台北市在国民党重新执政后,由于国民党奉行“九二共识”,这与民众党执政宣称“一五新观点”、“两岸一家亲”、“世界上没有两个中国”等,在政治上将与大陆更具共识。

国民党掌握大多数地方执政后,两岸城市交流将更上一层楼,有助于缓和两岸敌对僵持。若能藉由沪台双城论坛为平台,产生示范扩散效应,共推两岸城市交流提升区域治理平台质量。这不仅利于提升两岸城市治理质量,也可解开为低迷两岸局势打开“机会之窗”。同时,据此进一步参与国共及民众党与大陆间政党交流、海峡论坛及各种对话平台,扩大两岸政党、社会组织及公民社会对话及协商,促进了解及合作共创双赢。

最后,两岸撤消阶段性、局部性 “小三通”,未来可朝向完全恢复状态,利于两岸关系开展。无论是金门地区或台湾社会皆有七成以上支持重启 “小三通”。2022年10月两岸青年交流协会针对金门对小三通民意调查显示,结果有71.3%的民众赞成尽快恢复金门、厦门小三通。12月《Yahoo奇摩》针对台湾地区民众调查,结果指出对于两岸重启“小三通”,有70.2%台湾民众认为“非常赞成”,与单独针对金门地区民众调查结果相当。

此民调也调查 “你认为开放小三通会对岛内疫情造成影响吗”,其中认为 “有所影响”、 “影响极大”约35.8%,认为“影响甚微”及“毫无影响”约54.3%。显见,台湾民众并不认为疫情是阻碍小三通的关键因素。尽管民进党当局提出在春节前,开放金马民众及陆配透过小三通往返,但普遍民众认为这是“半套式开放”。

当前岛内已开放,唯独与台胞及金马民众民生利益息息相关的小三通,却以各种理由之说,而难以恢复完全开放。无论是从台湾地区或金马民意调查显示、国民党及民众党质疑及台商的反应来看,台湾普遍民众难以接受民进党当局所采取半开放式措施。

总体而论,普遍台湾民意显示,应加强两岸交流及合作,全面进行两岸城市交流及全面开放小三通,并拓展扩大化恢复两岸各领域交流,包括陆生来台就学及陆客来台观光;两岸应重启两岸对话及协商,方是两岸关系行稳致远之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两岸关系   金门   中保   民进党   台湾   美国   国民党   共识   民众   两岸   路线   战略   大陆   地方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