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公募A股投资策略集体失算:冠军万家基金也只猜中了开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庞华玮 广州报道

2022年是一个出人意料的年份。

站在2023年的起点,回望2022年年初,大家会惊讶地发现基金公司当时发布的2022年A股投资策略最终发生集体“大翻车”。

马后炮来看,2022年初基金公司对A股走势和全年投资行业几乎都做出了错误判断。

绝大多数基金公司猜错了2022年资本市场的大方向。比如2021年底,大家普遍看好A股的高科技和消费行业,看好港股,并认为2022年一季度有望迎来春季躁动行情。

回头看,这些预判全错了。

不过,尽管没有基金公司给出正确的2022年全年投资地图,但还是有个别基金公司猜对了开头,做出了更有利于2022年上半场开局的预测,并且随后在基金经理随机应变修改年初的投资策略之后,拿下了权益基金的前面排名。

但2022年多数明星基金经理从一开始就押错了方向,并且没有机会重新再来,只能硬扛着等待漫长的市场反转。

集体“大翻车”

2022年,资本市场表现非常出人意料,其实背后原因是这一年发生了很多出人意料的事。

一是俄乌冲突的爆发,加剧了能源危机,加速了全球经济衰退。

二是美国通胀超预期,欧美等进入快速加息通道。

三是国内疫情反复,对消费、生产、物流等造成扰动。

四是房地产销售投资出现明显下滑。

这些因素导致2022年A股牛转熊。

回头看,投资界会发现一个尴尬的事实:站在2021年底,几乎没有基金公司的投资策略报告猜对2022年行情走势。

总体来看,2022年初,基金公司对A股投资看法有几大共同点:

一、“震荡”是多数基金公司对2022年A股定调,但他们多偏中性看法。多数基金公司都认为,2022年权益市场指数层面风险不大,但也没有指数级别的行情。

谁料到被现实狠狠打脸:2022年上证指数累计下跌15.13%;深证成指累计下跌25.85%;创业板指累计下跌29.37%。

这出乎几乎所有基金经理的预料,大量的权益基金定期报告里充满了对市场意料之外大调整的无奈,劝投资人做理性的长期价值投资者。

二、不少基金公司看好2022年一季度春季行情,普遍憧憬跨年行情。比如永赢基金表示一季度短期看好周期地产、券商。

然而2022年初却迎来了市场的剧烈调整。沪指从2021年底到2022年4月底近4个月时间下跌超20%,创业板指跌幅更是接近40%,这种调整幅度在A股历史上也非常少见。

三、“有结构性行情”是2022年初的共识。多数基金公司看好高科技(代表是新能源)、消费、农业(猪周期),不少基金公司认为,2022年成长是主线。比如广发基金认为,2022年投资行业上的排序是科技制造>消费>金融>周期。

结果基金公司普遍猜错了2022年的结构行情,上述基金公司看好的行业全部亏损。2022全年31个申万一级行业,仅有煤炭、综合行业保持正增长,分别上涨11%和10.6%,2022年是“得传统能源者得天下”。

2022年排名落后的行业是电子、建筑材料、传媒、计算机和电力设备。这与大多数基金公司的2022年投资策略正相反。

四、大量基金公司看好港股。比如,南方基金、景顺长城基金等2022年投资策略报告里都提到看好港股。

然而,港股却表现得比A股还差。

谁猜对了2022?

由于大多数基金公司2022年的投资报告都给出了错误的“地图”,导致押错了方向,当年权益基金业绩普遍不佳。

2022年,仅有3%主动权益基金取得正收益;54只超百亿主动权益基金中,仅3只正收益。

不过,尽管没有基金公司给出正确的全年投资地图,但还是有个别基金公司猜对了开头,做出了更有利于2022年上半场开局的预测,并且随后在基金经理随机应变修改年初的投资策略之后,拿下了权益基金的前面排名。

比如,万家基金2022年初时表示,在2022年一季度阶段性看好政策“稳增长”主线,如:钢铁、建筑、建材、煤炭等。

这个预测开了一个好头,万家基金的基金经理黄海就是重仓煤炭、地产、建筑等行业。并把这一投资策略一直贯彻执行到底。

最终,黄海管理的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以48.56%、万家新利以44.66%、万家精选A以35.51%,拿下2022年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冠军、亚军、第四名。

另一位万家基金的基金经理章恒管理的万家颐和A,以20.44%拿下2022年主动权益类基金的第七名,他也重仓了不少煤炭股。

最终,2022年的主动权益基金收益前十名,万家基金占据了4个名额。

不过,万家基金2022年投资策略也只猜对了短期投资的开头,对于2022年的中期和长期配置也没有猜中正确的方向。

2021年底,万家基金的投资报告表示,展望2022年,建议从三个视角挖掘三大投资主线机会:

一是长期配置维度,持续坚定看好政策和产业趋势并存的高景气赛道,如:新能源、军工、高端制造等;

二是中期轮动维度,全年看好全年通胀向下游传导下必选消费的配置机会,如:食品饮料、医药、农林牧渔等;

三是短期博弈维度,在一季度阶段性看好政策“稳增长”主线,如:钢铁、建筑、建材、煤炭等。

回头看,除了第三条的短期投资之外,万家基金猜错了2022年中长期投资策略,同时万家基金也猜错了短期行情,其认为A股“春季躁动可期”。

值得一提的是,但当发现2022年资本市场行情出人意料之后,黄海、章恒等基金经理没有按照公司2021年年底制定的2022年投资策略走,因时制宜地重仓投资了煤炭、石油、地产、航空等行业,拿到了好成绩。

但在“黑天鹅”频现的2022年,多数明星基金经理从一开始就押宝错了方向,并且没有机会修正重新再来,只能将错就错,硬扛着等待漫长的市场反转。

2022年,谢治宇、葛兰、刘格菘、胡昕炜、傅鹏博、冯波、李晓星、崔宸龙、蔡嵩松等知名基金经理旗下多只产品年回报率跌逾20%,有的甚至跌逾30%,最高的跌幅超过40%。

总体来看,2022年是一个出人意料的年份,基金公司当年A股投资策略报告集体“大翻车”,这或许也间接说明了“择时”是一件多么不靠谱的事。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基金   翻车   维度   出人意料   主线   煤炭   开头   年初   主动   权益   集体   冠军   经理   行情   报告   行业   市场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