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孩子学的知识比欧美多这么多,中国教育却未超过欧美?

对欧美教育不了解。


仅仅谈下我们教育的一些需要改善的地方:


1,我国孩子学的知识看起来多,其实覆盖面很窄,用途主要是升学考试或者竞赛,家长和学校没有意愿也没有精力,让孩子全面的系统的学习知识,说白了,为了考分而学,而不是为了塑造人而学。


2,由于在相对贫瘠的时代,习惯了所谓高效的填鸭式教育,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不会启发式教育,而更多的是依赖老师这个身份带来的权威感,去灌输知识点给孩子,因而对于理解力并非天赋异禀的孩子来说,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记忆训练和范式训练过程,知其所以然不重要,因而培养出大量很匠气的人,而不是能够启发、归纳和通盘思考的人,但现在我国更需要后者。

3,社会上的观感,对于个体的容错率很差,成绩和一些失误会变成强烈的指责甚至谴责,导致一般孩子很难建立自信,也很难被发掘工业化流水线教育以外的天赋。


4,大学的教育和教材,跟不上生产力发展节奏和社会需求,又不能严格的要求基本功,导致大量的大学生,既没有扎实的学术基础,也没有对应社会变化的专业态度,大学更多的变成了套着专业的皮,教授过时的知识的场所,实际上有些已经沦为延迟就业的成人幼儿园。


5,家长和学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过于功利性,倒逼学校对专业进行“包装”,但其实内里还是古旧的教育理念和已经落伍的知识,这种“热门专业”每过几年都会出现,而无一例外的,面对就业时热度已经消减了。

6,对考分和考证以外的学习的轻蔑习惯,以及填鸭教育导致的“学习就是累”的思想钢印,导致我国的大量年轻人,在不面对考试,也不需要考证时,几乎没有自学能力;且对于兴趣,也只是浅尝则之,很难深入到兴趣的专业研究。


7,填鸭工业化教育,对逻辑学和包容性、创新性思考方式的伤害很大,而这一点我们的教育中在大学没有进行补救,从而导致一些年轻人在面临社会时,心态很容易失衡从而产生迷茫感和愤恨情绪。


8,由于考分考证几乎不需要实践能力,因而在长达十来年的教育中,一些年轻人逐渐变成了与社会实践脱节的全职文人,这种长期状态,会使得他们面对实际问题时,会低估事务复杂性,并且严重缺乏行动力。说和分析的头头是道,一上手全是挫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孩子   知识   填鸭   考分   中国教育   中国   天赋   年轻人   欧美   我国   社会   大学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