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孩子一起成长

“有一种绝活既神奇又好看,活脱脱一副面孔,热辣辣一丝震颤,那就是舞台上的川剧--川剧中的变脸……”

紧密的锣鼓声中,刚满4岁的恩恩,右手握着一把打开的明黄色纸扇,扇面严严实实遮住脸颊,左手捏着红色披风下摆,斜着身子,急急地踏着地板,煞有介事地从卧室冲出来,沿着过道跑到客厅,戴着安全帽的脑袋随着音乐节奏,摆了又摆,然后提起左脚,来个“白鹤亮翅”。等坐在客厅沙发上的大人鼓掌,齐声高叫:“好!”“好!”他小小的身子就在客厅里来回跑起来。

这是继“升国旗”之后,外孙恩恩又一个表演节目。

也许是小孩子都有表演欲望,或者恩恩对激越昂扬的歌声有天生的喜爱,我们对他也特别宽容,恩恩是家里的“表演狂”。听见国歌声,便要升国旗;听见川剧,就要变脸。做这些游戏最少不了的,是必须要有大人给他当观众。

有些时候,我坐在电脑前忙碌,就向他“请假”,不过被“批准”的时候不多。恩恩在我准备生气的时候,就开始“义正辞严”地“教训”我:“爷爷,你都工作了这么长时间了,不注意休息嗦?眼睛整坏了你才安逸嗦?”看他小大人的样子,我不忍心看他失望,只好“忍气吞声”坐到客厅的“观众席”去。

我们总是尽力帮助恩恩实现他想要实现的各种想法。想升国旗,但家里没有,楼下的商场又没有卖,恩恩指着我挂在墙上的地图,说:“爷爷,那不是?”我想了想,把地图上的红色国旗标识剪下来,用一根小竹竿做成旗杆。他高兴得手舞足蹈:“我高兴得很!”“我高兴惨了!”恩恩把这样的话,当成口头禅挂在嘴边。

一个4岁的孩童,天真幼稚、无忧无虑,身心正在成长,对世界的认知才刚刚开始,做大人的又何必在他想高兴的时候去横加干涉呢?

说来好笑,我曾经也很认同“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早就提醒女儿女婿“注意恩恩的教育问题”,意思是要尽早教他读书认字。不是我希望恩恩成为“神童”,但他将来长大,肯定要能自食其力。

这也是我曾经对女儿的愿望。

恩恩和其他娃娃一样,对“颜色益趣园”等节目情有独钟,久看不腻。我怕影响他的视力,多次阻止。后来,我发现他对各种颜色信口拈来,而且可以说出部分水果的英文,便不再坚决反对他看电视,只是在时间上稍加约束。

再小的娃娃,都有自己的脾气性格。比如,恩恩在小区游乐场学会了荡秋千,一下子就爱不释手。这哪是“爱不释手”,纯粹就是“爱不放手”,不但连饭不回家吃,就是撒尿也要憋着,拉着秋千不放。只要他去荡秋千,其他的小朋友基本不可能等到他下来。我有些忧心他这样的性格,不过再怎么诱导教育,都无济于事。直到他又长大一些,竟然不用我们劝说,他自己就能主动与其他小朋友换着来。

为了让恩恩集中注意力做好一件事,家里准备了不少拼图。这成了他的最爱。只不过,小家伙要大人陪他一起玩。我的动手能力不好,也没有耐心,便只能给恩恩做学生。看比自己小半个世纪的“孙子老师”,一板一眼地“教学”,有模有样地当起“老师”,我心里感慨不已。

小时候的我,哪曾享受过这样宽容的爱?被生活压迫得喘不过气来的父亲,不要说陪我们兄弟玩,就是一个温暖的拥抱也很少。等到我意识到童年缺乏爱和温暖,性格就有可能增加缺陷,便下定决心对自己的孩子弥补。等我自己做了父亲,生活一样艰辛。虽然我对女儿也许要比父亲对我好,但回过头去看,依然有很多不足。于是,我把曾经想给女儿的爱,一起交给她的儿子。

人是感情动物,任何爱都有回应。恩恩看我天天呆在书房,基本不做家务,就站在书房门口,对着打电脑的我,开始替他婆婆打起“抱不平”来:“你一天吃了饭啥子事情都不做,又不陪我玩,你看我要来教育你……”我听见他压低声音的小声嘀咕,感到好笑,想让他继续“表演”,假装没听见。等他再次重复,我也故意压低声音,回应他:“不是‘教育’,是‘教训’。”

恩恩早就做好逃跑准备,看见我没动,伸出去的腿收了回来。听见我在说话,愣了愣神,注意听着我再一次的重复,接下来他就变成“你看我要来教训你”了。通过这样的方式,恩恩学会了不少词语,连“可是”“然而”等转折词也能顺畅地使用在一句话中了。

从前的我,把每一天都当成人生的最后一天在过,我认为人生要想取得成功,就只有不断给自己增加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恩恩走进我的生活,我才知道快乐也是一种生产力,更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因素。我缩短看书写作的时间,主动帮妻做家务、陪恩恩玩耍。生活里如果只有苦行僧般的专注,那就是一种得不偿失的“自律”。

恩恩一直要抱着他小时候穿的一件白睡衣,才能安稳地睡觉。有一次他来我们这里,忘记带他的“白睡衣”,这小子就不肯睡。任凭谁劝,他都不干。看他哭闹不止,我用头去摩挲他的头,他忽然安静下来。原来他刚看了《动物世界》,从电视里的动物嬉戏中知道了这也是一种表达爱的方式。我趁机给他讲解人“不可能事事顺心,做人要知敬畏”,他自然似懂非懂。我想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恩恩会懂得爱、敬畏、温暖这些词语的真正含义。

想象和温暖,就是一种爱。我陪恩恩长大,恩恩也让我再一次成长。在这些难忘的日子里,我回忆着我的人生,反省着我曾经的错误。生活给人磨难,不是要人将苦难蔓延。人生苦短,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创造更多美好,把一切看得简单?

成长就是放下约束人生的所有包袱,轻装上阵;成长的快乐,其实最幸福。

作者简介:冯俊龙,男,汉族,1970年代出生,四川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作家文摘》《中外文摘》《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等刊物转载。新华网、人民网、中国军网、中国作家网等多次转发其作品和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川剧   中国   文摘   客厅   教训   大人   家里   温暖   女儿   孩子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