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如何传承发展?河南省政协委员鲁璐:形成非遗矩阵 打造文化强省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讯(记者 黄亚芳)今年省两会,省政协委员、箜篌演奏家、非遗箜篌传承人鲁璐关注的话题是非遗保护传承。

河南省作为文化大省,非遗资源博大精深,截至目前已拥有世界非遗4个,国家级125个、省级1030个,以及万余项市、县级非遗。

在长期的非遗工作实践中,鲁璐观察到我省非遗头部力量强大,中坚力量扎实,但是在万余项市级及县级非遗项目中,仍有大量非遗项目处于亟待发展甚至是急需抢救的阶段;有相当一部分市级、县级非遗传承人虽有满腔热忱,但迟迟不能探索出成功的非遗保护与发展路径,迟迟不能真正展现其魅力,激发其活力。

鲁璐 省政协委员、箜篌演奏家、非遗箜篌传承人

鲁璐建议,首先要成立专门工作机构。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等单位牵头成立工作机构,市、县一级非遗相关部门参加,邀请专家学者加入,统筹规划部署、指导相关工作推进。

其次,选好矩阵“领头羊”。总结征集近年来河南非遗工作的宝贵经验,从非遗十大门类中遴选保护、发展得最好的百项非遗,深入研究总结,提炼出科学规范有效的发展范式、实施路径,将这些范式和路径孵化给更多的非遗项目。分门别类汇编成册,打造“非遗发展模板”,在全国形成独树一帜的河南非遗发展模式。

她还表示,要打造非遗数字资源专门平台,为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搭建交流互鉴平台。

她建议,尽快实施河南省非遗矩阵计划,早日形成群星辉耀的河南非遗矩阵,努力打造河南文化强省的靓丽名片。当万余项非遗项目珠联璧合,形成非遗矩阵,便能集聚出强大的爆发力,既可以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还可以极大地凸显河南文化大省、文化强省的独特优势。

箜篌,诞于河南,源于黄河,兴于汉,盛于唐,并在清朝一度失传。民国时箜篌被重新复原出来,喜获新生。由于曾经断代,箜篌发展步履艰辛。近年来,鲁璐带领团队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指导思想,摸索出了一条“九位一体”,且具有自我造血功能的非遗保护、传承、发展新范式。其中包括:深挖历史内涵。发掘整理古籍中4000多条记载,600多首古诗,3000余幅历史影像等。活化历史印记。将壁画等文物上的历史箜篌形象复原成为数百件箜篌实物,创建久鼎箜篌博物馆。

如今,鲁璐带领团队创建的“久鼎箜篌”已成为河南省非遗研究基地、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被列为国家发改委大运河三带建设典型案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河南省   矩阵   政协委员   宣传部   满腔热忱   箜篌   文化   范式   演奏家   河南   县级   路径   项目   工作   历史   鲁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