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皇帝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

 子自古以来就有多情女子负心汉之说,这指的是平民百姓,而作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身边美女如云,后宫佳丽三千人,他却只把挚爱留给唯一一个女人。这个皇帝就是清朝的顺治帝,而独得其爱的女人就是董鄂妃。

董鄂妃,本是顺治异母弟弟,博穆博果尔的嫡福晋,是清廷内阁大臣鄂硕的女儿,大将军费扬古的妹妹,从小和父兄一起,在江浙一带居住。不但姿容绝代,而且琴棋书画,经史子集、佛学经典,均有不俗的造诣。在当时的满洲世家女子中,像她这么才貌双全的人,还真就是寥若辰星。

顺治娶第二个皇后时,博穆博果尔兴致勃勃地带着福晋,特赶来参加他的婚礼。没想到顺治看见董鄂妃的第一眼,就被她深深的吸引住了。

他面前的董鄂妃清秀儒雅,举止大方得体,身材匀称,艳而不妖,媚而不俗,和这些争奇斗艳的满洲贵妇相比,令人耳目一新。顺治是皇帝见到她的那一刻,就深深地爱上了弟弟的这个福晋。


他明明知道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那是弟弟的福晋,他不能夺人所爱,去无法控制自己,尽管自己刚娶的皇后 貌美如花,可顺治一点感觉也没有。他的脑子里都是董鄂妃的影子,她的举手投足,她的一颦一笑,像电影一样,在他眼前,闪来跳去无法忘怀。日子一天天过去,顺治对董鄂妃的思念也越来越强烈,终于,他实在熬不住了,就来到军营中找到了博穆博果尔,

将自己对董鄂妃的爱慕与思念告诉了他,恳求弟弟成全他,不然他实在活不下去。

博穆博果尔听哥哥说要强占自己的福晋,当然不同意。顺治见弟弟没有顺从,被爱情冲昏头脑的他已经失去了理智,当着众多士兵的面,抬手就抽了博穆博果尔几个响亮的耳光。博穆博果尔悲愤交加,他哪堪忍受如此羞辱,可哥哥是皇上,他斗又斗不过他,那晚,又气又恨的博穆博果尔,用一根白绫,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博穆博果尔死后还不到一个月,董鄂妃就接到一纸诏书,要她马上进宫见驾。当晚,顺治就迫不及待的将他留在了自己身边。

第二天,顺治就下诏,立她为贤妃。一个月以后,顺治又破格把她晋升为皇贵妃,颁布诏书,大赦天下。在清代历史上,因为册立皇贵妃而大赦天下的,这也是绝无仅有的一次,一切待遇都是按照皇后标准举行的。

 董鄂妃是个冰雪聪明的女人,她的知书达理,她的恬淡随和,都决定了她不可能不知深浅,恃宠而骄。她时时处处为顺治着想,为大清后宫的和谐安宁着想。她平易近人,与人为善,太监和宫女们谁犯错误,都来找她求情。皇后由于受冷落,后宫的所有大小事务,都由董鄂妃来管理。董鄂妃刚柔相济,恩威并施,将复杂庞大的后宫,管理得井井有条。没有一个人不佩服 ,顺治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对董鄂妃更加宠爱,无论批阅奏折,忙到多晚,董鄂妃都始终陪伴在身边,侍奉汤茶果品。顺治每次听完内阁大学士授课,回来面对董鄂妃时,都要再复述一遍课程内容。两人一起分析讨论,消化吸收。她就像他身边的一把戒尺,督促他勤政上进,督促他心怀天下、督促他以身作则。每当顺治要和她同阅奏章时,她连忙拜谢,并解释说,后宫不能干政。甚至顺治要和她同桌吃饭,都被她婉言谢绝了。

他们两个人都热爱佛学,闲暇时,常常在一起比赛抄写《心经》。即加深了对佛教经典的理解,又练习了书法。有时,顺治会别出心裁地出几道谜语,考考董鄂妃,可董鄂妃没有一次被难住。有时,董鄂妃也会出几个脑筋急转弯之类的成语,让顺治去猜,顺治有时猜得出,有时还真就猜不出。 每逢这时,董鄂妃就因势利导,鼓励顺治要多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博览群书,贯通古今。为将来做一代明君,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她反复劝谏顺治,治理朝政要谨慎小心,不可以发布错误的政令累及百姓。秋季处决犯人时,她流着眼泪,请求顺治再三细查案情,不能枉杀无辜。

 

随着相处时间越来越长,顺治越来越感到,董鄂妃德才兼备,贤淑善良,足以母仪天下。不做自己的皇后,真是委屈她了。于是不顾孝庄皇太后的反对,执意要废皇后,改立董鄂妃为皇后。

 董鄂妃听说后,苦苦为皇后求情,甚至以死相谏,才让顺治放弃了这个念头。皇后生病,她衣不解带,昼夜服侍。对待宫里其他嫔妃,她也是如此。格妃石氏患病,她亲自照料了三天三夜。她还扶养承泽郡王的两个女儿,还有安王的一个女儿,照料这三个小姑娘,如同自己亲生到一样。至于服侍孝庄皇太后,她更是察言观色,小心翼翼,生怕惹老人家不高兴。

结果,她的努力,终于化解了孝庄皇太后的敌意,得到了孝庄皇太后的认可。到后来,孝庄皇太后竟离不开了董鄂妃,走到哪里,都带着董鄂妃,几乎把她当成了自己亲生女儿。有什么心里话,也都和董鄂妃说。董鄂妃也知道,因为多尔衮,顺治和母亲心里有隔阂,就站在女性的角度,劝导顺治要理解当年母亲的良苦用心。经过董鄂妃的多次开导,顺治终于向母亲道歉。母子俩的关系,逐渐得到了缓和。

 

顺治紧锁的心窗,因董鄂妃的到来,在一扇扇打开。他第一次感觉生命是那么美好,这个世界是那么美好,他的心里充满了明媚的阳光。他不再偏执、不再暴躁、不再忧郁。他变得越来宽厚、越来越豁达、越来越洒脱。

后来,董鄂妃为顺治诞下了皇四子,顺治欣喜若狂,再一次颁布诏书,大赦天下。谁都猜得到,这个襁褓中的婴儿,将来肯定是要继承皇位的。

 也许是孩子与这个世界缘分浅薄,他只在这个世界上活了三个多月,就原因不明的死去了。顺治悲痛欲绝,封死去的孩子为硕荣亲王。为了减轻董鄂妃的痛楚,顺治下令为孩子修建陵寝,并亲自写下了《皇清和硕荣亲王圹志》。这一举动,在清朝历史上,也是破天荒的头一回。

 

爱子的突然离世,让董鄂妃本就孱弱不堪的身体,更加雪上加霜。她每天以泪洗面,茶饭不思,免疫力急剧下降,不幸染上了天花。

 那时,天花属于瘟疫,没有啥特效药。不幸染上的人,只有听天由命。而且这病,传染性还很强,人们避之唯恐不及。顺治却不管这些,他天天亲自侍奉,端汤熬药。尽管这样,还是没能留住董鄂妃。

 1660年八月十九日,在一个雷电交加的夜里,董鄂妃病逝于乾清宫,死时还不到二十三岁。

 

顺治哭得昏天黑地,死去活来,为了防止他自杀,孝庄皇太后派专人,日夜看守在窗外。为了表达悲痛心情,顺治辍朝四个月,将梓宫抬到景山。不惜劳民伤财,在景山修建水陆道场,选108位僧人,日夜诵经祈福。并下令全国服丧,要众大臣和皇亲国戚都去哭灵。他一边垂泪,一边撰写《孝献端敬皇后行状》,情真意切,如泣如诉,令山河无光,日月动容。

董鄂妃走了,顺治的心也死了,他百无聊赖,万念俱灰。感觉自己与红尘的缘分,已经到了尽头。于是,他偷偷来到五台山,希望可以剃度出家,从此脱离苦海。

孝庄皇太后得知这一消息,肺都快气炸了,他哪能允许一国之君的儿子,这么任性胡来。她带着众大臣来到五台山,软硬兼施,将顺治请回了紫禁城。


回来后,身心俱碎的顺治,每天都是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饭也懒得吃,朝也懒得上,每天都拿着董鄂妃的遗物发呆

没多久,顺治天花发作,医治无效也驾崩了。两个人的骨灰,合葬在清孝陵,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在另一个世界里,他们依然不离不弃,继续着他们惊天动地的爱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顺治   满洲   福晋   感天动地   诏书   皇太后   天花   后宫   皇后   爱情故事   皇帝   弟弟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