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古人出游的那些事:居庙堂之高望江湖之远,为偷浮生半日闲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对我们今天的人来说,旅行已经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不管你身在何方,也不论你年纪大小,只要你愿意,随时都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我们可以说走就走,古人的出游就没有那么简单了,从皇亲贵族,到士族文人,再到平民百姓,没有谁可以做到像我们一样说走就走。

一、皇帝的巡游

关于古人的出游,我们在史书上看到得最多的,莫过于皇帝的政治巡游。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黄帝击败炎帝之后便巡游天下。往东走,他到了大海边的山东,登上了泰山。向西到了甘肃平凉,登上了崆峒山。向南到了湖南,向北到了内蒙古一带。

这可以说,是史书记载的最早的皇帝出行记录。

这种巡游,与其说是出游,不如说是一种政治宣示。就像动物会不断巡视自己的领地一样,皇帝们也要通过这种方式,告诉别人,自己才是这片土地的主宰。所以,在古代历史上,但凡有一定政治抱负的君主,都有巡游天下的记录。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扫六合,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为了宣扬威德、震慑边民,秦始皇先后五次巡游全国。

公元前220年,秦始皇开启了他的巡游之旅。他先巡视了陇西、北地(今甘肃东部、宁夏一带),接着到了鸡头山(今甘肃崆峒山),最后经回中(今甘肃回山)返回咸阳。

公元219年,秦始皇开始巡视函谷关以东的东方诸国。他来到鲁地,登上了邹峄山,树立了石碑,并在石碑上刻下了颂扬秦朝功德的文字。接着,他登上了泰山,在泰山上举行了封禅仪式。秦始皇继续向东走,来到成山(山东荣成),登上芝罘山(山东烟台)。最后,秦始皇到了琅琊山。在这里停留了三个月,建造了琅琊台,并树立了石碑。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最后一次巡游。这一次秦始皇的车队,先到湖北的云梦泽,又沿长江顺流而下,经过丹阳,来到浙江会稽,在会稽山祭祀了大禹,立下了石碑。之后,沿海岸北上,重返山东琅琊。在西返咸阳的路上于平原津(河北邢台)病逝。

在中国的历史上,说到皇帝出游,除了秦始皇的5次巡游,那就是乾隆皇帝的六下江南了。

乾隆皇帝也是一个好大喜功的君主,他曾经自诩为“十全老人”,而六下江南也是乾隆生平最重要的事功之一。从1751年到1785年,34年里,乾隆六下江南。每次南巡,历时四五个月,随行官差几千人,沿途征用的役夫也有数千人,可谓劳民伤财。

尽管乾隆巡游江南,有着一定的政治目的,比如巡视水利、收服人心、巡查政务等,但从过程上看,更多的是一种游览、享受。每次出行之前,要有专人负责勘察路线,整修名胜,兴建行宫。每到一处,都会游览该地的名胜古迹、奇山异水。

最早的皇帝巡游,蕴含着复杂的政治含义,皇帝的出巡,是一种勤政的表现,有作为的皇帝,几乎都有巡游的记载。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巡游的政治意味变淡,游玩的意图更加明显。商朝出现的巡省、田猎,便开始有了娱乐、旅游的含义。

如果皇帝们把很多的精力放在了巡游、田猎上,那他就不是勤政,而是懒政、慵政了。隋炀帝8次巡游,大兴土木、挥霍无度,最终身死国灭。有过六次巡游经历的乾隆皇帝,也在他晚年对南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说,自己在位六十年并无失德,只有六次南巡劳民伤财,作无益,害有益。

二、士族文人的山水田园

严格意义上讲,皇帝们的巡游不能算是真正的出游,也不具代表性,士族文人们的山水田园梦想,才能让我们了解到古人更真实的出游情形。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士大夫、落魄贵族文人的出游记载。孔子为了推广自己的学说,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他们是从鲁国出发,先后辗转到了齐国、卫国、陈国、曹国、宋国、郑国、蔡国、楚国等地。

根据史书记载,孔子周游列国的过程非常艰辛。孔子和弟子们不仅屡屡碰壁、备受冷遇,而且经常断粮,甚至连基本的生活需要都满足不了,以至于被人讥笑为丧家之犬。

像孔子这样一边游历,一边传播自己思想的思想家,并不在少数。庄子、孟子、墨子,这些人都是四海为家,哪里推崇需要他们的思想学说,他们就到哪里去。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混乱,门阀世族独享特权,士族文人们无法参与主流的政治生活。于是,这些人便寄情于山水,将心思用在游山玩水上。另一方面,当时盛行的玄学悟道思想深刻地影响着当时的文人,让他们更加谈玄论道、纵情山水。

最能代表这个时期士族文人特点的是竹林七贤。竹林七贤是指魏晋时期的七位名士,他们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这七个人,因为经常聚在一起谈琴、纵酒、高歌,而且聚会的地点经常选在风景秀丽的户外竹林,所以被称为竹林七贤。

陶渊明、谢灵运、孟浩然、王维,从魏晋开始,山水田园成为中国文人的一个理想家园,几乎每一个读书人心中,都藏着一个纵情山水、归园田居的梦想。

古代士族文人的出游,除了游学和避世之外,还有更加实际的目的和意义。

太史公司马迁,为了更好的完成《史记》,足迹遍布华夏大地。司马迁一生有三次较大的出游。第一次是在他20岁那年,司马迁从长安出函谷关,经河南、湖北,来到湖南。然后司马迁沿着湘江逆流而上,登上了九嶷山,考察了大舜埋葬的地方。

接着他又到了江西庐山、浙江会稽山。之后,他一路向北,在彭城、沛郡考察了刘邦的故乡,在齐鲁大地,考察了孔子的故里。最后,司马迁经魏都大梁(河南开封)回到长安。

之后,司马迁还考察过四川、云南等地的风俗民情,跟随汉武帝参加过泰山“封禅大典”。

通过三次考察,司马迁接触到了各地不同的文化风貌,还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以后编写《史记》作了充分的准备。

司马迁遍游神州,完成了鸿篇巨制《史记》,徐霞客则把自己三十年游历名山大川的经验,撰成了60万字的地理学名著《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旅行家,同时也是一位地理学家,他生活在明朝万历年间。徐霞客在年少时,便立下了阅尽名山秀水的旅行大志。22岁从家乡出发,一直到54岁去世,徐霞客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出游的路上度过的。

在三十多年的旅行生涯中,徐霞客的足迹遍布21个省市。在这些考察中,他主要靠徒步跋涉,连骑马乘船都很少。每到一处,徐霞客都会详细记录各种地理、人文、动植物情况。为了“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徐霞客多次深入人迹罕至的边疆地区和荒凉的穷乡僻壤,尝尽了旅途的艰辛。

三、平民百姓的民俗节日游

皇帝的巡游是前呼后拥、浩浩荡荡,士族文人的出行是超脱现实、寄情山水,而普通老百姓的出游只能是近郊的民俗节日游。

在古代,普通的老百姓的旅游出行是很少见的。一方面是因为古代户籍管理制度,不允许普通百姓自由的流动。另一方面,出游的高额经济支出,也不是普通人所能承担的。

既不能像皇帝一样巡游天下,也不能像士族文人一样游山玩水。但老百姓也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出游方式,这就是民俗节日游。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说的是清明时节,人们出门祭扫先人的情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说的是九九重阳节,大家登高祈福的状况。古代的诗词中,还有很多关于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描述。

可以说每一次传统佳节,都是老百姓们一次出行、游览的契机。

清朝画家沈宗维有一幅《虎丘龙舟图》,就是描绘了端午节时,当地的人民观看虎丘赛龙舟时的景象。水面上龙舟竞渡,岸上的民众呐喊助威,好一幅全民同乐的画卷。

结语: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出去走走的愿望,每个人都有。皇亲贵族们要出游,士族文人要出游,平民百姓也要出游。

相比于古人,我们是幸运的。交通发达、信息畅通、后勤充足、成本降低,这些都让我们可以更好的享受出游带给我们的美好体验。只要我们愿意,随时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参考文献:

《史记》

《资治通鉴》

《前唐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望江   史记   乾隆   竹林   孔子   士族   泰山   庙堂   江南   浮生   文人   古人   山水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