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萨德问题到“挂黄牌” 韩国为何屡屡挑衅?

近日,韩国针对来自中国旅客的入境限制不断加码,有旅客反映过海关时被要求走特殊通道,挂上黄牌以代表其14天内去过中国大陆,并须做“高价”核酸检测。

不久后,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发布公告称,暂停签发韩国公民赴华访问、商务、旅游、就医、过境以及一般私人事务类短期签证。上述措施将视韩国对华歧视性入境限制措施取消情况再作调整。

本来韩国旅游界对中国游客早日到访韩国,已是满心期待,却因此按下暂停键,而此番不友好行为,也使双方舆论场掀起滔天大浪,历史问题也一再被翻出来热议。从萨德问题到“挂黄牌”,韩国为何屡屡挑衅?这一系列事件又将如何影响两国外交以及韩国“脆弱”的经济?1月15日,天目新闻记者专访了山东大学中日韩思想库网络研究基地(威海)主任、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冬新。

(图源:新华社)

从萨德到“黄牌”

韩国挑衅不止一次

历史上,韩国曾屡屡挑衅中国,威胁双边关系的事也并非第一次。最为典型的事件是,2016年至2017年韩国部署萨德事件,韩方不顾中国反对,执意把萨德部署在韩国星州基地,导致中韩关系迅速恶化,萨德问题引发了中国抵制韩国产品的风波,一时间“限韩令”沸沸扬扬,给中韩经济合作造成了连续几年的障碍和创伤。

“当时,中国主要抵制的韩国产品为乐天集团旗下,因为据当地媒体报道,乐天集团将名下的一个高尔夫球场转让给国防部供他们部署萨德系统。” 李冬新表示,部署萨德本身就受到了众多国人的抗议,乐天集团在此时做出这种决定无疑是往枪口上撞。“我国的消费者们得知此消息后,便公开抵制乐天集团的产品。”

据悉,乐天集团曾在我国的市场上花费了高达21亿人民币的投资,此次事件使得其在中国的发展直线下降。“可见,任何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

一直以来,韩国挑衅行为并没有停止。2022年12月28日至31日,韩国国会副议长郑宇泽组建了一个所谓的“访问团”窜访台湾地区,会见蔡英文、游锡堃等人。李冬新认为,这严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和中韩建交公报精神,与中韩友好关系发展背道而驰。这种干涉中国内政的行为,让中韩关系再度进入紧张状态。

韩联社报道称,韩国总统尹锡悦自2022年5月上台后奉行价值观外交,积极修复韩美同盟,力推外交安全战略转型。总统室官员表示,尹锡悦政府将在执政第二年在外交和安全领域进一步加强与美国合作,同时争取韩日关系重回正轨。

“就目前韩国的种种行径表明,仍然会继续奉行追随美国的战略,并作出各种利于自己国家的事情。” 李冬新表示,中国最有效的办法应是非原则性事件不为其做牵制,原则性的事件严厉且作出积极的干涉。

此次针对近期少数国家对中国公民实施歧视性入境限制措施,1月11日起,中国国家移民管理机构,对韩国、日本公民暂停签发口岸签证,暂停韩国、日本公民来华实行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这次韩国的入境政策,存在入境政策不统一、不公平的问题。中国对出入境防控政策也随之调整优化,部分国家加强了对来自中国旅客的入境检验检疫措施,但只有韩国对中国采取了最严‘限制入境令’,并暂停向中国公民发放短期签证。” 李冬新说,韩国只要求中国游客佩戴黄牌,强制核酸检测并自费,甚至要由士兵带领进入中国专属通道,对中国游客制定了带有歧视性质的入境政策。

(图源:新华社)

危机关头还要“搞事”

经济前景不乐观

随着中国防疫政策不断调整和优化,许多韩国友好人士以及旅游、酒店、零售等相关从业者纷纷对中国游客早日到访韩国表示诚挚期待与热烈欢迎,但突如其来的限制措施,也让当地旅游业陷入担忧与迷茫。

“中国作为韩国最大的客源国及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疫情导致中韩两国人文交流受阻,中国限于韩国疫情持续蔓延及国内疫情防控的需要,加上民航局‘熔断’措施的影响,跨境旅游市场需求萎缩不振。” 李冬新说。

疫情导致各国国民旅游意向的转变,韩国文化产业观光领域企业景气度(BSI)及消费者意向(CSI)均在疫情三年内创历史新低,韩国出入境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大幅减少。

与此同时,韩国制造业的核心产业也遭遇重创,韩国贸易部数据显示,12月半导体销售额同比下降29.1%,为连续第五个月下降。此外多个产业也出现滑坡,钢铁、石化和显示器出口分别下降20.9%、23.8%和35.9%。

李冬新说,韩国经济脆弱的一大原因,是依赖国外市场的出口导向型经济。韩国的对外贸易政策由最初进口替代政策转换为出口导向型政策,后演化为极大胆的金融和贸易自由化政策等,这些政策导致了韩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高,经济不稳定性显著增加。

“韩国经济结构不平衡,依靠较单一的优势产品出口发展经济。同时赖以支撑的财阀经济也具有严重挤压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造成资源配置失衡与生产效率低下、裹挟政治致使贪腐丑闻频出等弊端。” 李冬新表示。

种种迹象表明,韩国对危机抵御能力不足,受到强烈外部冲击时易陷入困境。自疫情爆发以来,韩国旅游业、餐饮、交通运输、影视、传统零售业等服务行业,因人口聚集特性受到直接冲击,国际油价大跌后的反弹、震荡对韩国国内产业造成整体性影响。

对2023年韩国经济的走向,外界预期并不乐观。此前,韩国央行发布《经济展望更新报告》,将2023年韩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期从原先的2.1%下调至1.7%,调降了0.4个百分点。亚洲开发银行也对明年韩国经济增长率的预期调低至1.5%,较9月公布的2.3%下调了0.8个百分点。

(图源:新华社)

缓和两国民众情绪

恢复友好对话是当务之急

从“挂黄牌”到“关小屋”的一系列防疫要求和做法,目前双方国民在情绪上已经受了影响,舆论场上更是争论不休。李冬新建议,双方应该尽快开启对话渠道,韩国及时纠正不当做法,缓和两国民众的愤愤情绪,尽量恢复正常交流和来往,防止引起因过度的防疫要求情绪上不愉快的做法。

“目前来看,根据韩国要求香港、澳门旅客入境韩国并承诺在仁川机场落地的政策来看,韩国并不是开启更有效的友好对话的势头。” 李冬新说,更重要的是,韩国总统尹锡悦的态度还很强硬。 他于1月9日向韩国疾控部门表示。“在应对传染病时,请只考虑国民的健康和安全,不要在意外交、经贸、政治因素。”他还强调:“必须构建保护国民安全的强有力的制度。”

这似乎不是一个好兆头。李冬新解释,如果继续恶化,双方的误会可能越深,势必影响韩方商务人员来华,也阻碍中国游客赴韩商务之旅。尤其是对经济已经受损严重的韩国来说,无望恢复旅游业,将对经济雪上加霜。

那么,韩国应如何处理好和中国的关系?李冬新表示,为了增进政治互信。相互信任是合作的基础,为保持中韩经济合作持续健康发展,中韩两国应进一步增强政治互信,充分利用现有对话磋商平台确保两国高层能及时有效地沟通,增加两国在议题探讨或问题解决方面的合作机会。

此外,双方应深化互利合作。扩大互利共赢合作始终是中韩关系稳定的压舱石,中韩两国应不断扩展新的产业合作领域。新冠疫情严重冲击了各国的经济增长,但确实也出现了逆势增长的产业,如健康医疗、物联网、跨境电商、生物技术等领域都具备巨大的合作潜力。

同在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朋友圈”,双方更应积极地完善经贸规则。中韩两国应在双边和多边贸易框架内加快完善经济合作规则,提高两国适应高标准经贸合作的能力。同时,随着RCEP协定的签署与生效,两国应积极推进RCEP协定的有效落实,推动东亚区域内供应链和产业链的高质量成长。

除此之外,两国也应注重推进人文交流。“采取合理的出入境政策,有序恢复两国旅游往来。全面推进中韩两国的人文交流,偏见和谎言就会不攻自破,两国国民的误解和情绪也将有所缓解,为两国经济合作营造健康良好的社会环境。” 李冬新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韩国   黄牌   疫情   乐天   中国   措施   事件   政策   经济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